摘要:当黄河千年文脉映照水利工程智慧,当非遗太极神韵融入职教课堂,当思政教育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在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以“豫见职教,文化赋能”为主题,通过文化铸魂、技艺传薪、思政育人三大路径,探索出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范
当黄河千年文脉映照水利工程智慧,当非遗太极神韵融入职教课堂,当思政教育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在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以“豫见职教,文化赋能”为主题,通过文化铸魂、技艺传薪、思政育人三大路径,探索出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溯源水脉文明 厚植专业育人根基
组织师生先后走进水利文化馆与黄河博物馆,开启沉浸式文化研学之旅。在水利文化馆,学生通过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数字化展陈,穿越“源起·中华水脉”“奔流·水润华夏”等四大主题展区,直观感受水利事业发展脉络;在“大国重器”体验区,通过分组模拟操作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领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治水理念。
在黄河博物馆内,师生循着历史文物与影像资料,探寻黄河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水利建设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这场文化实践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点燃了学生投身水利事业的奋斗热情。
传习非遗太极 浸润校园文化生活
以“豫见职教,文化赋能”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精神为主线,将非遗太极拳作为文化赋能载体,在航空港及花园路校区开展从“拳影传承”到“课堂创新”的跨界融合。
太极拳工作室传承人带领师生在体育场、体育馆习练拳法,从基础招式到哲学内涵,全方位传授太极拳的精髓。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领悟了太极拳所蕴含的“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哲学思想。
学校将太极拳纳入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教学让学生在强身健体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课程通过教授太极拳技巧及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非遗价值与传统体育精神。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太极拳已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传承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教学,让非遗文化真正活在校园、融入生活。”
深耕思政融合 培育时代职教工匠
以“传承爱国精神,吹响职教时代号角”为主题,创新采用“思政+职教”融合模式,开展思政工坊“优秀党员+优秀思政标兵”双优培育,构建爱国传承教育与当代职教精神哺育双体系。
活动以“溯源·爱国精神的千年回响”开篇,聚焦屈原爱国事迹的宣传视频震撼首播。汨罗江畔的千古浩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誓言,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爱国精神的历史传承,瞬间点燃全场师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传承·新时代的职教担当”主题宣讲环节、“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密码”实践环节,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的实际行动。这也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生动体现。
未来,该校将持续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思政+非遗”“思政+创新”等多元融合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与精湛专业技艺的新时代工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让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供稿)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