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传染病在校园内时有发生,加之学生群体免疫力相对较弱,健康意识不足,易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为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风险,经文安县疾控中心与文安县教体局领导协调,于5月16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传染病在校园内时有发生,加之学生群体免疫力相对较弱,健康意识不足,易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为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风险,经文安县疾控中心与文安县教体局领导协调,于5月16日在教体局三楼大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培训会。文安县各中学、乡镇文教室及各民办学校主管领导共59人参加培训。
文安县教体局体卫股王成均股长主持会议,强调了当前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严峻形势,一旦暴发,将会严重影响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要求参会人员要认真学仔细听,领会培训会议精神,会后抓好落实。
本次培训会集结了文安县疾控中心五大科室的骨干力量,根据不同文件要求及从不同角度为师生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科科长马崇涛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详细讲解了目前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廊坊市及文安县近年来学校结核病疫情形势,肺结核的常见症状、诊断依据、传播途径、发生及流行特点、预防措施以及发生学校结核病疫情后的处置方法等,利用多年来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各参会单位做好日常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如果发生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一定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处置工作,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学校卫生科科长马艳用PPT课件的形式详细讲述了学生常见病的现状数据、六项行动干预工作、学生常见病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积极改善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完善校园饮用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中的卫生设备配备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宿舍、餐厅、图书室等公共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及消毒工作,加强学校传染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课、休学登记和随访等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掌握手卫生习惯、咳嗽礼仪、正确佩戴口罩、合理作息、适量运动、均衡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免疫规划科科长赵连芳详细解读了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查验单位和对象、工作流程等,要求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将查验工作纳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对需要补种疫苗的儿童,要督促监护人及时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预防接种单位要与辖区幼儿园、学校建立联系人机制,做好工作对接,对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工作持续落实。应急科科长吴红领介绍了学校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特征、感染途径、种类、高发季节、易感人群、常见症状以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等,并讲解了学校对于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职责,明确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时限和报告方式,重点强调学校要加强传染病(症状)的监测和管理,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如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在第一时间报告。食品科工作人员主要讲解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相关内容,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等,重点强调少油少盐等相关知识。夏季到来之际,为预防食物中毒,重点强调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点,食物生熟要分开,在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食物要煮熟煮透再食用,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等相关知识。
健康校园,需要你我同行。文安县疾控中心将持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创新宣传形式,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也呼吁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校园传染病防控,携手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