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通话。尽管双方谈了超过2小时,但成果远未达到欧洲预期。美俄元首通话的前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普京必须表明他想要和平,接受由特朗普提出,并由乌克兰和欧洲支持的30天无条件停火提议。然而,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并未同意停火30天,
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通话。尽管双方谈了超过2小时,但成果远未达到欧洲预期。美俄元首通话的前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普京必须表明他想要和平,接受由特朗普提出,并由乌克兰和欧洲支持的30天无条件停火提议。然而,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并未同意停火30天,而是提出愿与乌克兰方面就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条约起草备忘录。
事实上,普京拒绝停火30天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直接会谈,普京都没有接受停火,更何况是现在。此前欧盟就已经起草了新一轮制裁俄罗斯的计划,旨在施压普京同意停火。5月19日,有消息人士透露,欧盟计划在本周G7财长会议上提议进一步降低俄海运石油的价格上限,将现行每桶60美元的限价标准降至50美元。
简单来说,降低俄石油价格上限这一措施意在压缩俄能源出口的利益空间。毫无疑问,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及出口大国,该措施对俄经济发展将造成严重冲击。相关数据显示,在俄出口的大宗商品中,石油和天然气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重。为此,俄方的反制强度也是比较大的。普京已下令禁止向任何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设定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产品。
无论是欧盟降低俄石油价格上限,还是俄禁止向实施该措施的国家出口石油,本质上说是互相伤害的剧本。于欧盟而言,将面临价格高昂的石油供应;于俄罗斯而言,将重挫本国能源出口收入。眼下,欧盟和俄罗斯各自在寻求止损的途径,比如欧盟开始转向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以摆脱对俄气的依赖;俄罗斯则推动能源“东向转移”战略,以拓宽出口渠道。
事实证明,俄能源出口“向东看”是一条光明大道。5月19日,俄副总理诺瓦克宣布,俄方准备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增加250万吨石油年供应量,并指出这是中方提出的需求,俄方愿意予以保障。可以说,中俄扩大能源贸易合作是一种双向选择。眼下,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挑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基于经济安全方面的考虑,都不约而同选择更加可靠的投资和贸易伙伴。今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悍然挑起对华贸易战,这使我们更加确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又是中国的邻国,而且中俄双边关系稳定持续向好,可以说是一个值得信赖、可靠的能源合作伙伴。
来源:军机处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