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各大媒体,“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不是新血型名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8:22 2

摘要:近日,各大媒体在互联网发文,声称郴州第三人民医院发现罕见“新血型”,甚至连光明网、丁香园等知名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以“在郴州发现的新血型命名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标题进行了广泛报道。

近日,各大媒体在互联网发文,声称郴州第三人民医院发现罕见“新血型”,甚至连光明网、丁香园等知名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以“在郴州发现的新血型命名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标题进行了广泛报道

然而,经过核实,这一消息纯属子虚乌有。据医疗行业人士回答,此次不是发现了新血型,而是发现了ABO等位基因上的新突变;其次,新血型的命名不是“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而是ABO c.106delG

对此,有网友表示:文化传播的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

新血型,如此命名?

5月14日,某权威媒体在新闻中写道:“近日,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鉴定出一种全新的B等位基因型血型,这是该血型基因序列在全球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人类ABO血型系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输血协会(ISBT)将这一新型B等位基因命名为“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报道中,该报声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鉴定出一种全新血型,并煞有介事地引用了国际献血组织的报告作为证据。

然而,只要稍具英文阅读能力的人便能发现,报道中的翻译存在严重错误,连基本的“勘误”之意都未能准确传达。此外,国际上对于血型的命名有明确的规定,格式为:基因名 + 变异类型及位置 + 核苷酸/氨基酸变化。

因此,“ABO c.106delG”的名称含义为——人类ABO血型等位基因的第106位G碱基发生了缺失,导致了移码突变。

而报道中所提及的“新血型”实际上仅是一种基因变异型,远未达到新血型的认定标准。

也就是说,此次发现的并不是新血型,而是血型的新突变;其次,这一基因变异的正式名称也不是“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事实上,这一基因变异的正式名称的全称为“ABO coding DNA position one hundred and six deletion of g”。

它描述的是在ABO基因型上,DNA的第106位发生了鸟嘌呤的缺失,从而导致了这次基因突变。ABO基因型是我们熟知的A型血、B型血等血型的遗传基础,而这次变异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小小改变,远不足以构成一个新的血型。

写作不审核,转载不留心

根据牛媒大数据所采集到的信息,报道此次新闻的媒体有不下20家之多,媒体五花八门,但大多以转载为主——可想而知,这些媒体并没有在发稿之前仔细核实新闻事实。

媒体报道中将血型命名为医院名称的偏差,表面看是科学知识的匮乏,实则是“流量至上”思维的产物。从新闻标题“比熊猫血更稀有”的夸张表述,到将基因突变与医院名称强行关联的戏剧化处理,均体现了对传播效果的刻意追求。

这种操作模式与近年来频发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一脉相承——例如某地宣传“护士靠信仰活一年不领奖金”引发舆论反噬,或是虚构“德国下水道神话”贬损国内工程,均显示出部分媒体为博眼球而放弃事实核查的倾向。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郴州血型报道中,医院名称的“猎奇性”显然被算法视为流量密码,而科学准确性则沦为次要考量。

这一事件也凸显了媒体融合进程中价值观的撕裂。一方面,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转型中陷入“技术焦虑”,如“传播大脑”试图通过整合资源、开发智能采编系统重塑行业生态;另一方面,商业平台依赖算法流量形成“信息茧房”,倒逼内容生产者迎合用户偏好,甚至牺牲专业性。当“技术护卫舰”与“流量海盗船”并行时,伦理标准难免出现漂移。

这是否意味着,张雪峰讲的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来源:牛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