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娘娘坝镇:大山养殖好“蜂景” 甜蜜产业酿出富民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18:01 1

摘要:“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在大山里的土蜂蜜,养颜美容润肺通便,请大家放心购买”。这是白音村76岁养蜂人王天有在自己快手直播间里吆喝的话语。当地养蜂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通过科学养殖,不断提升养蜂产能,壮大甜蜜产业,酿出富民新曲,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在大山里的土蜂蜜,养颜美容润肺通便,请大家放心购买”。这是白音村76岁养蜂人王天有在自己快手直播间里吆喝的话语。当地养蜂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通过科学养殖,不断提升养蜂产能,壮大甜蜜产业,酿出富民新曲,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初夏时节,有30多年养蜂经验的王天有正坐在自家炕头进行快手直播,去年自家所产的1000多斤蜂蜜已通过网上销售所剩不多,院子后面的近百箱蜜蜂正在孕育着今年的新蜜。

“我是从2017年开始直播的,截至今年都有8年了。去年的蜂蜜、前年的都基本销完了,1000斤都卖完就能达到四五万元。”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村民王天有说。

白音村地处秦州区娘娘坝镇小陇山林区,群山叠翠,森林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是中蜂养殖的优质天然蜜场。成群的中蜂在花丛间穿梭忙碌,王天有一边检查着蜜蜂的采蜜情况,一边向记者算着养蜂的经济账,憧憬着今年的甜蜜收获。

“现在有100多箱,有蜜没蜜要看天气气候,去年蜜源好一些,收获1000多斤。今年天旱,预计七八百斤,中蜂一年收获一次蜂蜜,一般到夏至取蜜,最迟到八月份。”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村民王天有说。

在白音村,养蜂产业几乎家家都有。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持续做强中蜂养殖产业,结合白音山文化旅游,让闲置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养了大概60多箱,6月份能达到80到100箱,蜂蜜每箱平均下来能收10来斤,天气好的话能达到20斤左右,一年能收七八百斤到一千斤,收入在销量好的情况下能有几万块钱。”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村民苟岩说。

“目前在家农户养殖的中蜂有500余箱,几乎家家都在养殖中蜂,游客来我们白音村游玩的同时,也可以带点我们的百花土蜂蜜,这样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我们村民的经济收入。”秦州区娘娘坝镇白音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万红贯说。

近期正是养蜂的分蜂期,娘娘坝镇金池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引代和全家人忙碌着中蜂分箱扩群操作。在中蜂养殖的众多环节中,分蜂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艺,它不仅有助于控制蜂群规模,还能促进新蜂群的形成和发展,为中蜂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去年养了三十几窝,现在已经发展成五六十窝,后面分结束就达到七八十窝,一群蜂一般分三窝左右,最少的就是分两窝,这个季节正是分蜂的时间。”秦州区娘娘坝镇金池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引代说。

王引代虽然养殖中蜂只有三年多时间,但他通过多次培训、参观、学习,熟练掌握了养殖中蜂的技巧,中蜂养殖的收益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们也从他身上看到养殖中蜂的前景,纷纷跟着他养起了中蜂,目前全村养蜂户数达到56户,全村蜂箱达到400多箱。如今,金池村正因养蜂产业的兴起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窝蜂最起码来说能产20斤蜜,20斤蜜按40元算,就是八百元一箱蜂。以后的话,我们就准备搭起电商平台,村上统一把蜂蜜的销路打开。”秦州区娘娘坝镇金池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引代说。

近年来,秦州区娘娘坝镇积极推广中蜂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中蜂养殖户达到400多户,蜂群存量达5000余箱,年产优质蜂蜜100余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下一步,娘娘坝镇将持续加大力度,让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中蜂养殖产业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记者 杨文慧)

来源:秦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