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四步工作法”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嘉峪关建林社区创新方法化矛盾纠纷促和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7:41 2

摘要: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林社区以主动创稳为主线,创新推行预防、排查、化解、回访“四步工作法”,环环相扣,精准发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林社区以主动创稳为主线,创新推行预防、排查、化解、回访“四步工作法”,环环相扣,精准发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播撒法治种子

构筑矛盾“防火墙”

“要不是社区天天宣传反诈知识,我这养老钱可就打水漂了!”2月6日,65岁的独居老人周奶奶心有余悸地说。此前,她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正是平日在社区微信群里学习的反诈案例让她及时识破骗局。

建林社区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线上,社区微信公众号、网格群化身“云端普法员”,定期推送典型案例与法律知识,今年已累计推送40余条;线下,工作人员变身“移动宣讲台”,走进居民家中、街头巷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宪法、民法典,开展2场法治讲座、3次集中宣传,发放3000余份宣传资料。通过这种“浸润式”普法,居民不仅增强了法律意识,更掌握了依法维权的“金钥匙”。

织密民情网络

点亮隐患“探照灯”

“多亏网格员小王及时发现,不然两家矛盾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3月15日,提起前不久的邻里矛盾纠纷,居民刘先生感慨不已。原来,网格员小王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两户邻居因噪音问题发生口角,他第一时间上报并介入调解,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林社区充分发挥“熟人网络”优势,组织楼栋长、网格员、老党员深入居民楼院、商业门店、市场等场所,通过“串门子、唠家常”的方式,全面摸排各类矛盾隐患。依托“1+3+M+X”网格化管理模式,对重点人员、困难群体进行精准走访。同时,对“12345”市长热线反馈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不遗漏、矛盾早发现。截至目前,已走访3000余户,排查重点人员126人、商业门店147家、市场3家,成功化解22起矛盾纠纷,化解率100%。

汇聚多元力量

打造纠纷“终点站”

“真没想到,社区能把我们的‘家务事’处理得这么好!”4月15日,因家庭财产分配产生矛盾纠纷的张氏兄妹,在社区的调解下重归于好。面对复杂的矛盾纠纷,建林社区创新推行“联排联调”模式,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

针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重点领域,社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复杂矛盾,联合“三官一律一所”、人民调解员组成“专家团”,现场分析研判,综合运用情、理、法进行化解;对中高风险纠纷,及时录入预警系统,实时跟踪动态。今年以来,社区召开3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成功调解3件“警调对接”案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做实回访闭环

拧紧稳定“安全阀”

“问题解决了,心里也踏实了!”4月23日,曾因物业纠纷多次投诉的赵阿姨,在社区回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建林社区严格落实“谁调处、谁回访”制度,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和协议履行情况。

对于存在反弹风险的矛盾,社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跟踪处理,确保“事心双解”。通过扎实的回访工作,建林社区有效巩固了矛盾化解成果,让和谐稳定的根基更加牢固。

来源:嘉峪关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