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关于“PPG关闭博域华福涂料(珠海)有限公司及工厂”的消息在行业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诸多猜测。面对这一不实信息,PPG亚太区于2025年5月12日正式发布官方声明,及时澄清事实:无稽之谈!
近日,一则关于“PPG关闭博域华福涂料(珠海)有限公司及工厂”的消息在行业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诸多猜测。面对这一不实信息,PPG亚太区于2025年5月12日正式发布官方声明,及时澄清事实:无稽之谈!
一则乌龙传闻掀开了涂料行业的冰山一角——当PPG紧急辟谣珠海工厂关闭时,人们突然发现,真正在关厂退场的跨国巨头早已排起长队。从关西涂料注销苏州公司,到立邦涂料转手上海工厂,国际玩家接连收缩战线的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暗流?
PPG用13年布局给出否定答案:珠海工厂从未投产却被传关闭,江门基地却悄然建成了亚洲重要生产基地。这种"关A开B"的产能腾挪,恰是跨国企业深耕本土化的缩影。但同样关厂的中涂化工、关西涂料,却是另一番景象——前者上海工厂设备折价1.5亿甩卖,后者3万吨产能的天津合资公司走向清算。同样的动作,不同的结局,揭开行业残酷真相:关厂究竟是战略转移,还是断腕止血?
行业数据透露寒意:国内建筑涂料需求连续三年下滑,工业涂料陷入价格战红海。曾经外资引以为傲的集装箱涂料,随着中集集团等巨头自建涂装线,市场份额遭腰斩。而立邦收购的长润发工厂转手,更像是对家具漆市场的撤退——房地产下行连锁反应下,曾经占涂料用量60%的家具、建材领域已成重灾区。当产能利用率跌破60%生死线,关厂或许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PPG天津研发中心的8000万美元投入,暗示着另一种破局思路。其江门工厂电子级氟碳涂料已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种每公斤超千元的高端产品,毛利率是传统建筑涂料的3倍。相比之下,关西涂料仍在船舶涂料领域苦战,却不知全球造船订单量已较峰值缩水40%。这场撤退与进攻的博弈,暴露出行业分化逻辑:押注光伏、锂电等新赛道的玩家正在穿越周期,而坚守传统领域的巨头,却困在产能过剩的迷局里。
生产线关停的轰鸣声中,涂料行业正经历残酷的时刻。当立邦把上海工厂改名为"仟骕新材料",这个生僻的名字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能活下来的,不再是靠规模取胜的"涂料商",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材料科学家"。
来源:氯碱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