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男青年,正在远离相亲市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5:58 1

摘要:先声明,今天的文章,只是作为一个直男的观点,因为个人性格特点,语言可能较直接,略显犀利,不代表两性或社会普遍的意见,文末写一些有关的投资思考,仅供参考。

先声明,今天的文章,只是作为一个直男的观点,因为个人性格特点,语言可能较直接,略显犀利,不代表两性或社会普遍的意见,文末写一些有关的投资思考,仅供参考。

一、520彻底凉凉

今天是520,谐音“我爱你”,几年前兴起有“网络情人节”之意,后被商家利用卖货,朋友圈里暗戳戳晒礼物的比比皆是,520成为所谓男女朋友“仪式感”和送礼展示的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男女关系和社会的剧烈变化,520有点江河日下的感觉。

今年商家都不大宣传了,近乎战略放弃这个所谓节日,而把重点放在618打折。

我今天没有收到一条让你520去买东西的短信,朋友圈至今没看到一条秀礼物的PO文,而社交媒体上那些卖花卖礼物的更是一片卖惨之声。

在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最惨520!舔狗经济走向崩盘,这是一篇10万+文章,可惜里面很多留言可能比较敏感,现在已不可见。

看来过了一年,相关社会趋势越来越明朗,越来越少的男青年愿意做舔狗买单了,而且还有新的动向:

那就是——

一线城市的男青年,正在远离相亲市场,放弃相亲游戏;数据显示,各大城市相亲市场基本都是女多男少,上海著名的相亲角人民广场男女比例是1:9,有些城市男女比例甚至达到1:43,

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女性在疑惑,我学历不差,也是小美,有工作,为什么就没优质男性追求呢,即使有恋情也多是短择?

二、一线城市的男青年,为什么远离相亲市场?

那么我现在就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解释这些问题。

1、部分女性择偶标准过高,超过自己的匹配程度,导致无法成交

或许受各种霸总电视和言情小说影响,部分女性对男性的期待值太高。

在大城市,女性择偶标准普遍是:男方学历本科以上(最好是985理工科),身高175以上,有的自称身高控,自己160甚至不到,要求男方180以上,号称最萌身高差;有车有房(房子是全款或男方工资还款没压力,有的限定区域,如要求上海内环有房)、工作稳定、月入过万;父母有退休金。

还有的要求更细化,比如:男方可以有妹妹,但不能上面都是姐姐,据说是避免家庭“重男轻女”;有的不要单亲家庭;有的不能有两兄弟,要独占婆家财产;有的不要妈宝;有的要求男方提供情绪价值。

而女性自己呢,婚恋门槛相对低很多,专科学历、没车没房、没户口、没工作也可去相亲,还有自称脾气不好的,这种门槛的不对等,造成了相亲市场“女多男少”的尴尬局面。

完美满足女性要求的男性,叫A男,数量非常稀少,可能还没出社会,就已名花有主。也有的游戏人生,愿意和你谈短期恋爱,但是婚是不结的,不能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

而不符合要求的大量普通男性,比如身高不到175,工作不够稳定,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农村户口,家里有兄弟姐妹要养,可能就知难而退,离开了相亲市场。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还不断被洗脑,认为只要能生育就不愁找不到好人家,秉持宁缺毋滥、绝不将就的观念。

2、大量男性在觉醒,拒绝做“舔狗”去满足女方要求,不再热衷追求女性

所谓“舔狗经济",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由男性主导的消费模式,通常与男性在情感关系中的投入和消费行为有关,尤其是在追求异性时的消费。

男性舔狗很多来自年轻人和农村市场,年轻人更多是荷尔蒙分泌旺盛导致的生理需求,而农村男性很多是传统的传宗接代需求。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很多年轻人面临着失业、生病、生活费用、房贷、车贷等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上,而不是去追求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而在农村市场来看,过去彩礼最旺盛的地方就是乡村,动不动几十万彩礼,举全家之力贷款娶一个祖宗回去供着的农村少奶奶现象。

但是随着房地产和装修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农民工也没钱了,加上骗婚骗彩礼事件频发,有的还闹出诉讼案件,很多时候结婚生孩子也变成了负收益行为,自然舔狗就少了。

很多女性认识不到舔狗已经急剧减少的现实,在相亲平台上,不少看似真诚征婚的30多岁女性说自己“慢热”、“追求精致生活”、“喜欢仪式感”、“对方要有付出意识”、“少年感爹系”、“喜欢环球旅游”等。

但是形成对比的是,男性到了30以上,在残酷的社会压力下,很多舔狗开始清醒,他们反思在过去年轻时,因为追求异性而丧失自我尊严和价值观,浪费了太多金钱和时间,到最后还动辄被女方以“不思进取”、“工作这么多年没升职加薪”、“和你在一起看不到未来”为由分手,一无所有。

一些聪明的男性,于是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他们意识到,一个优秀的自己会天然吸引他人,良好的感情靠的是互相吸引,而不是靠单方面跪舔和转移支付,这些人自然就不会去做舔狗了,没有兴趣和时间去花钱追求异性了。

3、满足生理或情感需求有大量替代品,使得相亲或谈恋爱不再那么必需

现在,网络游戏、短视频、直播、虚拟恋人、AI聊天、甚至数字女友都能轻易提供情感陪伴与心理满足。至于生理需求,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有很多男女不再奔着结婚去恋爱、去上床,也有很多短择和合法的方式去解决。

数据显示,00后线下约会频率下降73%,虚拟房产交易破10万套,游戏内婚礼系统日活用户超1亿。单身男性在Steam平台占比达1/3,健身房会员比例突破65%,医美消费激增300%,形成“独自灿烂”的新生活方式。

男性通过各种手段满足情感或生理需求,降低了参与现实相亲和谈恋爱的动力。

三、一些投资思考

大量男士离开相亲市场,大量青年或中年男女不再恋爱,单身经济盛行,正在深刻改变消费市场的格局,催生了新的商业机会,同时也对部分传统行业形成冲击。

受益行业(有利)

1.宠物经济:替代亲密关系的情感寄托,年轻人更愿意养宠物。涉及宠物食品、医疗、保险、美容、社交等细分领域。最近可以看到很多宠物股创历史新高。

2.单身经济 / 一人消费:一人食、一人旅行、小家电、迷你健身器材、单人沙发床、独居租房等需求上升。

3.“悦己型消费”:如高端护肤品、香水、小众时尚品牌。

4.精神娱乐产业:如游戏、短视频、潮玩、动漫、盲盒、虚拟偶像、直播等替代现实中的情感互动。这个可以观察泡泡玛特作为潮玩IP在近年的大涨和日本万代的多年全球扩张。

5.医美与健身行业:单身人群更关注外表与健康,医美项目、健身房、轻断食、塑形课程受欢迎。

❌ 受损行业(不利)

1.婚庆产业: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车租赁、婚宴酒店、中高档白酒等市场明显收缩。

2.房地产:大户型住宅、新婚刚需房、学区房等需求下降,可能压缩高价改善型住房市场。

3.母婴与儿童相关产业:婴儿奶粉、儿童教育、幼儿园民办教育等因出生率降低受到长期冲击。

4.传统餐饮与旅游(情侣/家庭导向):情侣餐厅、亲子主题乐园、情侣酒店等客户减少,需向个性化、社交化转型。

今天文章说的是,我从一个社会观察者和投资者的角度,如何看待520作为一个商家一度热捧的节日,好景不再,走向凉凉;如何看待国内男女关系和相亲市场的变化;以及如何在社会趋势影响下,对各类消费行业进行取舍。

个人认为,当代年轻人不再热衷相亲,不再过度追求异性,不一定就是什么不好的现象,反而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社会中,女性很难直接就业和继承家产,男女需要组成家庭,才能在乱世中生存、繁衍、养老和抵御各种风险;而在当下社会中,中国走向现代化、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男女平等深入人心,女性受教育程度飞速提高,无论男女,只要有一份正常工作,就可以独自生存和发展。

恋爱和婚姻就不是人生的必须项了。

当然这不是说结婚和生儿育女不重要,比如我欣赏的芒格就说,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明智的挑选伴侣大有裨益。

“李光耀的例子再恰当不过了。上学的时候,李光耀是全校第二名。有个女生,比他大一岁,是全校第一名。后来,他娶了这个女生。他们生的儿子也聪明,后来是新加坡的总理。”

个人觉得,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李光耀的过人之处,仅仅18岁,就可以摆脱生理需求带来的追求美貌冲动,而转向支撑家族长期发展的“智性恋”。

据说李家的家规是,家族男丁一律要娶女学霸,这就造就了他们的一家都是学霸,例如第三代李绳武是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获2023年斯隆研究奖,更是辩论高手。

这是因为,女性的智商对下一代要重要得多,男孩智商主要遗传自母亲,父亲的影响非常小;而父母亲对女孩的影响,差不多各占一半。

所以个人认为,对一线城市男青年来说,最优秀的女性对象,是颜值中等偏上,家境尚可,有正当工作,性格不偏执的女学霸。最下策是追求空有美貌溢价,智商不高,学历低,热衷花钱甚至去整容的女网红。

最后提一下,近日研究标的的时候,意外发现腾讯理财通小程序里有个活动挺有意思的。

说白了就是模拟投资体验,给你最高100万体验金,30天体验基金投资过程,如果挣了收益可以提现;如果没挣也不亏钱,纯模拟。领的时候没门槛,完全0 本金,重点是收益归你。

(以上图片点击可以参加活动)

所以我就顺手去“腾讯理财通”里找了一下“南方基金”,点进去后就能领这个体验金了。体验到期收益出来还能转到零钱里。说白了这波就当是给自己练练手、顺便薅个小羊毛。

现在港股那边资金在持续流入,而且科技股弹性大,布局节奏抓得好收益弹性真不小。如果你最近也在关注恒科,或者一直想上车又不敢买,不妨先体验一波,反正0 成本、还有机会白赚一笔。

若页面无法访问或显示已抢光,手动参与流程供参考:

2.在小程序搜索栏输入【南方基金】,可直达活动现场

风险提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中所列行业或公司名,仅是案例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

来源:仓都加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