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下午4时许,放学后的双胞胎兄弟李沂升、李吉欣,被母亲接到湘西苗鼓长沙传习所学打苗鼓。看到兄弟俩的到来,苗鼓老师肖纳姣为兄弟俩开始了一招一式的苗鼓舞教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昨日下午4时许,放学后的双胞胎兄弟李沂升、李吉欣,被母亲接到湘西苗鼓长沙传习所学打苗鼓。看到兄弟俩的到来,苗鼓老师肖纳姣为兄弟俩开始了一招一式的苗鼓舞教学。
90后的肖纳姣出生于湘西州保靖县葫芦镇的苗族集聚村,自幼深受苗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苗鼓更是情有独钟。“母亲与外婆都是打鼓能手,在她们的影响下,我四五岁时就拿起了鼓棒学打鼓。”肖纳姣告诉记者,如今,自己是保靖当地的苗鼓技艺传承人。
2005年,凭借着对苗鼓的热爱和超高天赋,肖纳姣担任了葫芦中学首批苗鼓队的队长,并于次年拜苗鼓技艺传承人龙梅翠为师,系统学习武术鼓和花鼓舞。多年来,肖纳姣在苗鼓之路上不断探索,斩获多个苗鼓艺术类奖项 。
然而,肖纳姣并不满足于苗鼓只在湘西山水间回响。“苗鼓是民族瑰宝,要让更多人领略它的魅力。”怀着这样的信念,去年,她毅然来到长沙,开启了苗鼓传承的新征程。在长沙岳麓区,肖纳姣成立了苗鼓传习所,广纳学员。让她欣喜的是,长沙市民对苗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有18名市民拜她为师,跟随她学习打苗鼓。
今年55岁的何音是一名退休教师,春节过后,她跟着肖纳姣学习苗鼓舞,如今能打简单的鼓曲目了。而住在星沙的刘美俐则每天吃了午饭就坐公交车往肖纳姣的苗鼓传习所赶。“自从去年11月跟着肖老师学打苗鼓后,我就没上过麻将桌了。”今年53岁的刘美俐告诉记者,学打苗鼓前,每天两场牌是雷打不动。23岁的长沙妹子王瑜是一家电商公司的员工,一有空她就来到苗鼓传习所学打鼓,一开始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半年时间下来,她说自己深深爱上了打苗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跟着肖纳姣学习打苗鼓的18名学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年龄段,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中老年人,还有在读的大学生和小学生,其中两名大学生学员是中南大学的留学生,俄罗斯人。尽管基础不同,但他们都被苗鼓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在肖纳姣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基本的鼓点学起,逐渐掌握了苗鼓的技巧和节奏。如今,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演奏多首苗鼓曲目,并跟随肖纳姣在长沙的各个舞台上进行演出。
每个月,肖纳姣和她的学员们都要在长沙进行多场演出,无论是热闹的商场活动,还是庄重的文化庆典,都能看到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他们的表演,时而气势磅礴,时而灵动活泼,每一次击打都传递出苗鼓的独特魅力,赢得观众的喝彩。这些演出,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也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苗鼓。
随着苗鼓在长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肖纳姣的生活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演出邀请不断增加,她的收入也逐渐稳定,在传播苗鼓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创业增收。更重要的是,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苗鼓而相聚,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肖纳姣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在长沙推广苗鼓文化,计划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苗鼓真正在长沙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成为长沙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