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今年新推出“荔枝产业试验园”项目,以700亩试验田和700万元专项投入,重点培育中国红、越州红、仙进奉等优质晚熟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错峰上市,既能保障品质又能保障群众收益。”钦北区新棠镇党委书记介绍,被誉为“中国黑叶荔之乡”“广西黑
镇村干部与群众在果园里做荔枝坐果率调查。
维护好抽水设备,让荔枝园灌溉用水无忧。均 周顺彬 刘丽艳 摄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今年新推出“荔枝产业试验园”项目,以700亩试验田和700万元专项投入,重点培育中国红、越州红、仙进奉等优质晚熟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错峰上市,既能保障品质又能保障群众收益。”钦北区新棠镇党委书记介绍,被誉为“中国黑叶荔之乡”“广西黑叶荔第一镇”的新棠镇,正着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作为拥有8.5万亩黑叶荔种植规模的新棠镇,5万多壮族群众曾依托这一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如今,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管护”的现代化种植体系,积极探索“品质+时差”的双重增收模式,让“黑叶荔之乡”的金字招牌焕发新活力。
品质突围
媒体赋能促升级
新棠镇荔枝虽以品质见长,却曾面临着“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品牌认知困境。
“于是,我们积极推进‘新棠荔枝’品牌打造,2022年荔江人家荔枝产业示范区获评为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新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说,正是因为该镇持续落实“强农有品牌、兴农有抓手”工作思路,已建成600亩核心区的“荔江人家荔枝产业示范区”才荣获此项殊荣。
在成功打造标准化示范区后,新棠镇积极构建“媒体矩阵”传播体系,通过与《钦州日报》、钦州广播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深度合作,系统性地向全国市场推介荔枝产业升级成果。原先单一的黑叶荔种植格局已转型升级为涵盖“珍珠红荔”“桂味”“无核荔”“鸡嘴荔”“仙进奉”等40余个优质品种的多元化产业体系。这种“示范引领+媒体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有效放大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声量。
面对各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该镇2022年顺势筹措资金建立了新棠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做到了“前店直播宣传,后店装车送货”的线上线下“双驱动”。尤其是2023年央视新闻向全国现场直播推介新棠荔枝后,各路电商平台也递出“橄榄枝”。目前,这一集散中心的购销效应,已辐射到全镇9个村(社区)以及钦北区长滩镇、南宁市百济镇等地的10万多亩荔枝。
“酒香也怕巷子深”困局的破解中,该镇还积极动员种植大户敢于自我推介,携新棠荔枝积极参加各类荔枝竞赛。“在2020年的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中,我们示范区的荔枝就喜获‘桂味组’金奖。”回忆过往成绩,“荔江人家荔枝产业示范区”负责人黄凤夏津津乐道。
为了让新棠荔枝的吸引力再次提升,该镇还通过举办荔枝采摘节,把荔枝蜜、果园鸡等食材同步进行展示,使游客和客商的体验感不断增强,新的美誉度节节攀升。
科技赋能
链条延伸谋发展
群众热情高,镇党委、政府热情为群众争取项目,还不足以撑起新棠荔枝的未来。因为在全国所有荔枝产地中,用科技使荔枝的色、形、味更适应消费者要求,已是目前的普遍做法。
新棠荔枝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靠群众种植热情和政府项目支持已显不足。在荔枝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全国各主产区普遍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果实品质、优化消费体验。新棠荔枝要实现产销两旺,也必须补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课。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为掌握荔枝种植的规律和原理,做到心中有数,该镇积极邀请18名来自自治区、市等多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特派员进驻荔枝产业人才驿站,在果园地头,为果农“开课”,使他们的种植技术与植物科学知识相融相合,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
经过与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新棠镇荔枝的品种繁育引进、科技示范与培训、项目申报等工作细节,都有了“学艺之处”,全镇荔枝种植科学化、产业化都有据可依。
在众多科技人才的助力下,该镇荔枝产业的“改低创高”工程也显露效果。目前,从原先以黑叶荔为主,渐渐向产值更高的“南局红”“桂味”“无核荔”“仙进奉”等优质品种转化,新品种荔枝占有率达到了40%,先期参与群众一举突破2000多户。
在防虫方面,该镇首批示范的120亩荔枝果园,采用“光驱避”技术,使具有畏光、昼伏夜出习性的荔枝蛀蒂虫危害发生率一举降到了2%,品质和质量取得“双提高”,实现产销两旺。
为让荔枝在抢占市场中有更多优势,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支持下,该镇还积极引进鲜果留树时间在20天至40天的新品种“越州红”,有效延长了荔枝的市场占有时段,使优质品种在助农增收的探索中,再次发挥了新作用。
补足短板
产销融合谱新篇
新棠荔枝虽以品质优良著称,却曾因采后冷链储运技术滞后、包装标准化程度不足等供应链短板,导致这一特色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转化,使产业增效陷入“最后一公里”困境。
为了补足“短板”,该镇成立了钦北区首家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公司——钦州新棠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加了荔枝产业发展中的仓储、分拣、包装、物流等业务,使新棠荔枝“走得远”“走得快”成为可能。这一“补短板”操作,为改变以往荔枝销售“小、散、乱”局面寻找到了一个好的破解办法。
目前,新棠红公司已与企业合作成立广西小蜂嗡嗡农业科技公司,依托新棠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启动电商销售模式,打造“云端荔乡”直播矩阵,全力畅销产销渠道,力争实现1万吨荔枝“云端突围”。
看到镇上建设了5000多平方米的冷链仓储基地,并同步建成了电商直播中心,该镇群众走上荔枝产业发展“高速路”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新建的试验园,将成为培训群众深入掌握新型荔枝保花保果技术的新“教室”。得益于不断地引入农业高级人才团队,群众用科技提升荔枝品质的观念已不断深入,今年全镇荔枝的坐果率可望达到80%。
面对可能到来的丰收年,该镇已着手联系今年的荔枝买家。
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新棠镇的关怀,镇上除了通上了高速公路,还建成了灵山县沙坪镇经新棠镇至南宁市大塘镇和大垌镇至新棠镇的二级公路,使“10分钟上高速,60分钟上飞机、登海轮”的荔枝销售目标成为现实。
新棠镇8万亩荔枝林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这片承载着群众致富梦想的果园,通过“品种优化+品牌打造+渠道升级”的三维创新,持续实现着品质与收益的双赢,每个产销环节的提质增效都在为“荔农笑颜指数”注入新动能。
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