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天水讯【记者 吕天军 胡玉虎】当前正值夏粮产量形成和秋粮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为有效缓解旱情、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天水市、县(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扎实推进小麦“一喷
新天水讯【记者 吕天军 胡玉虎】当前正值夏粮产量形成和秋粮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为有效缓解旱情、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天水市、县(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扎实推进小麦“一喷三防”措施落实,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为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4月初,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统筹调度,督促指导各县区落实“一喷三防”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各县区制定《2025年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统筹推进技术方案制定、培训宣传等工作。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天水市“一喷三防”补助资金925万元,实施面积185万亩。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小麦种植结构与病虫害发生实际,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开展田间调查和品种适配研判。截至目前,全市共采购杀菌剂58.08吨,杀虫剂34.52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70.76吨,并按地域面积和病虫害发生程度,及时发放至各镇村种植户,确保物资保障到位。
入春后,天水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方针,采取“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策略,对零星发病田块实施精准“挑治”,有效降低菌源基数和虫口密度。自4月中旬起,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利用植保无人机,对白粉病以及麦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重发区域开展统防统治,同步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小麦、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149.6万亩次和35.76万亩次。
天水市以小麦“两病两虫”防治为重点,加强监测预警,落实“打点保面、压前控后”措施,做到防早防小、应防尽防。通过镇村统防、示范点统防、合作社统防及群众自防等多形式推进,已完成喷防45.4万亩,发放防治药剂、叶面肥等163吨,为粮食稳产提供有力支撑。
市农业农村部门还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镇村,针对小麦病虫害调查结果及“一喷三防”技术要点,对统防组织、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主体开展分类培训。各县(区)同步在镇村开展喷施作业指导,累计举办培训会22场次,培训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通过在重点村示范推广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等新型器械,带动全域“一喷三防”高效开展,营造了政府重视农业、部门服务农业、社会关注农业的良好氛围。
来源:新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