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道长的丹道秘法:卯时服气的精髓在这里,这个时段最为关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14:01 2

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道藏》、《青城山志》、《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经》、《太平经》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道藏》、《青城山志》、《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经》、《太平经》

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自古就是道教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道家讲究修真养性、炼气化神,而在道教丹道修炼中,时辰的选择往往蕴含着天人相应的深刻智慧。

卯时,正是日出之际,阳气初生,万物复苏,古人为何特别重视这个时辰的服气修炼?

青城山道长们世代相传的丹道秘法,又有何等玄妙之处?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正藏在那清晨山中云雾缭绕的道观里。

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青城山上居住着一位名叫张守一的道士。

张守一自幼体弱多病,十五岁时拜入青城山天师观门下,跟随当时的住持李玄机修行。

李玄机乃是当时道门丹法的集大成者,精通内丹外丹之术,尤其擅长吐纳服气之法。

“师父,我听说修道之人有辟谷之法,可以不食五谷,只靠吞服日月精华维持生命,此言可信否?”一日,年轻的张守一向师父请教。

李玄机捋了捋长须,微微一笑:“守一,你可曾听过’谷气养形,神气养性’这句话?”

张守一点了点头:“听师兄们说过,可弟子不明其理。”

“人之有生,全赖气之所养。世人只知食谷以养形,却不知服气以养神。古人云’谷入于胃,气入于肺’,意思是说,谷物入胃后才能转化为养身之气,而天地之气则直接入肺转化为养神之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为何要特别在卯时服气呢?”张守一继续追问。

李玄机引领张守一走出道观,指着东方刚刚升起的朝阳说道:“你看那初升的太阳,这时的阳气正在蓬勃生发,天地间的元气最为纯净。

《黄庭内景经》中说’日出东方,先说三光’,就是教导修行人要在日出之时迎接纯阳之气。

卯时正是日出时分,乃一日之中阴阳交替之际,天地间元气最为充沛。

这个时辰服气,如同饮得甘泉,事半功倍。”

从此以后,张守一每日卯时起床,面向东方服气。

他按照师父教导的方法,先是调整呼吸,使之绵长细微,如婴儿般自然。

待心神安定后,想象天地间清新的元气如春风般徐徐吹入体内,经过鼻、咽、肺,最后流向丹田。

这般服气三百六十息,再配合师父传授的导引之法,活动筋骨。

坚持了三个月后,张守一发现自己体质明显改善,不再像从前那样动辄咳嗽发热。一年后,他的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就连多年的旧疾也渐渐痊愈。

“师父,弟子感觉身体越来越好,这卯时服气之法果然神奇。”张守一欣喜地向师父汇报自己的变化。

李玄机却摇摇头说:“你只学到了皮毛。真正的卯时服气,不仅仅是养身,更重要的是养神。卯时服气之妙,不只在于时辰选择,更在于心法。”

“请师父明示。”张守一恭敬地请教。

“你且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身体如同一个炉鼎,丹田为火源,吸入的清气为药物。当清气入体,要意守丹田,以心引气,以气养神。服气之时,心不可妄动,念不可杂乱,要做到’心息相依,神气相守’。”

张守一虚心接受教诲,每日卯时服气时,不仅关注呼吸的节奏,更加注重心神的安定。他渐渐领悟到,服气不仅是一种身体修炼的方法,更是一种心性修炼的途径。

三年后的一个清晨,张守一如往常一样在卯时起床服气。

当他站在山巅,面向初升的朝阳,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他仿佛看到了空气中流动的细微粒子,感受到了宇宙间的能量流转。

他的呼吸变得无比自然,似乎与天地的呼吸合而为一。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吗?”张守一暗自思忖。

正当张守一沉浸在这种奇妙的体验中时,师父李玄机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

“守一,你已初窥门径。卯时服气的真正奥秘,在于——”

李玄机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守一,似乎在等待弟子自己领悟。

张守一专注地等待师父揭示那关键的秘密,这个他修行多年一直未能完全参透的奥义。卯时服气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为何这个时段如此重要?难道仅仅是因为日出时分阳气初生那么简单吗?

“守一,你可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相对应?”李玄机终于开口道,“卯时乃肝经当令之时。

《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主疏泄,藏血养神,与人的精神意志息息相关。

卯时服气,实际上是在调和肝气,使人神清气爽,思维敏捷。”

张守一恍然大悟:“难怪弟子每次卯时服气后,总感觉思路格外清晰,视野也更加开阔。”

“不仅如此,”李玄机继续道,“卯时正是一阳初生之际,万物复苏之时。

这个时刻气血运行至肝经,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若能此时服气,可助肝气条达,对情志调节大有裨益。

古人云’怒伤肝’,现今世人多有郁结之气,若能坚持卯时服气,可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李玄机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张守一:“这是我多年来钻研卯时服气的心得,今日传于你。

记住,卯时服气贵在’三合’——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即选择卯时这个阳气初生之际;地利,即选择背阴向阳、清净无扰之地;人和,即心神合一,意守丹田。”

张守一接过竹简,恭敬地说道:“弟子一定谨记师父教诲。”

“还有一点,”李玄机语重心长地说,“卯时服气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真机’。

所谓真机,即’心息相依,神形兼修’。

呼吸只是形式,心神才是核心。

若能做到呼吸自然,心神安定,意守丹田,则气自生,神自固,寿自延。

修行之人,切忌执着于形式而忽略了本质。”

张守一悟性极高,当下便领会了师父的深意:“师父是说,卯时服气的关键不在外在的时辰选择,而在于内在的心法修炼?”

“正是如此。时辰虽重要,但若心不在焉,即使选对了时辰也是徒劳。反之,若能做到心息相依,神气合一,即便不在卯时,也能收到服气的效果。若能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效果自然更佳。”

此后,张守一更加精进地修行卯时服气之法。他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注重内在的心法修炼。每当卯时服气,他都能做到心神专一,意守丹田,感受体内气血的流转。

多年后,张守一已成为青城山有名的道长,他的身体健康,面色红润,虽年过七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

他将师父传授的卯时服气之法融会贯通,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青城卯时服气法”,成为青城山道教丹道修炼的重要法门之一。

张守一常对弟子们说:“卯时服气,贵在坚持,重在心法。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调和阴阳,平衡五行,方能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界。”

青城山的卯时服气之法,就这样代代相传,成为道教修炼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

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身与心的统一修养,正是健康长寿的真谛所在。

‌‌​​‌​‌​​‌‌‌‌​‌​​‌​​​​‌​​‌‌​​​‌​​‌‌​‌​‌‌​​‌‌‌​‌‌​​‌​​​‌‌​​​‌‌‌‌‌​​​‌‌‌‌‌​​​‌‌‌

来源:趣味知识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