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由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府蓉城教育周组委会主办,四川园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园全学前教育培训学院承办,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成都市龙泉驿区学前教育协会、上海尔雅润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园全甄选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 年度天府蓉城教育
中国经济时报韩清华
5月18日,由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府蓉城教育周组委会主办,四川园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园全学前教育培训学院承办,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成都市龙泉驿区学前教育协会、上海尔雅润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园全甄选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 年度天府蓉城教育周在成都盛大开幕。
本次活动以“追寻优质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立法背景下的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之道。
该活动从5月18日持续至5月22日,历时5天,以“追寻优质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立法背景下的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议题,围绕“新理念·新格局”教育强国建设学术会议、“新视野”成都展示园开放观摩活动、“新生态”幼教产品、成果、装备博览会三大体系展开。
天府蓉城教育周总策划罗丽平
在天府蓉城教育周总策划罗丽平的主持下,活动拉开了盛幕,介绍了现场与会专家及嘉宾团队阵容。
成都大学教授、成都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先强
成都大学教授、成都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先强围绕“听见成都声音”的主题,分享成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朱宗顺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朱宗顺教授带来主旨报告《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做主旨报告《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博士、成都市教育局智能教育项目专家 陈静萍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博士陈静萍带来跨界报告《智能时代的教育取向》分享,探讨教育创新方向。
据介绍,跨界学术报告会议的举行,旨在带领学前教育工作者“跳出学前看学前,跳出教育看教育”,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多元思路,引起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反响。
天府蓉城教育周活动现场
参会代表心声
“这场培训干货满满!专家对《学前教育法》的解读,让我明确了工作准则和法律对行业规范的重要性。此次培训不仅更新了我对教育者的认知,更为我今后创新教学、提升质量指明方向,深化了我对学前教育使命的理解。”
——遵义市播州区泮水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杨孝丽
“今天能在成都迎来这场学前教育盛会,我倍感荣幸与自豪,这不仅是行业的盛事,更是成都学前人的骄傲!希望教育周的活动能持续举办,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成为推动成都乃至全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前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成都市青白江区元迪怡城幼儿园园长李秀芳
“非常荣幸能代表浙派名园长培养班24级全体学员,在充满创新活力的蓉城与各位相遇。首先,请允许我向浙派名园长班和天府荣城教育周的主办方致以诚挚谢意,为我们搭建了这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平台。作为浙派名园长培养工程的受益者,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教育者既要扎根土壤——扎根中国幼教土壤、扎根儿童发展规律、扎根教师专业成长,更要仰望星空。东西部教育智慧的碰撞令我们深受启发。教育者当如芙蓉与西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期待园全教育越办越好,举办更多的交流活动,用专业的力量成就彼此!”
——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金芳
据天府蓉城教育周组委会介绍,接下来4天的活动,还将从“幼儿园管理层理念提升”“幼儿园一线教师业务技能提升”两大类别划分,聚焦学术前沿和一线实际需求,深入、系统设置了会议内容,助力学前教育工作者高效学习、深度思考、有力实践;此外,“新视野”展示园开放观摩活动中,还开放20条观摩线路,共计带来26所成都地区有代表性的幼儿园的实践样态的精彩呈现,并于同期开展“学前教育专家、名师蓉城行”专家入园交流活动7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看见“百花齐放的蓉城学前教育”,更深触摸成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核,感受这片土地上教育工作者的群体精神气质,以及“笑迎八方来宾,广交天下朋友”的包容胸襟。
据悉,教育周还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成都区域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等政策要求和文件精神,特推主题式研讨会两场:“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研讨会”“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通过聚合国内优质专业资源,助力探索托幼一体化高质量教育、学前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本土路径。
“天府蓉城教育周”是一年一度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性教育盛事,会议旨在一方面通过汇聚全国教育界优质专业资源,发布教育前沿新理念,传播教育研究新成果,打开教育视界新格局;另一方面,通过有代表性的园所组团开放展示,进一步呈现四川教育蓬勃生长的新样态,传播四川教育的新声音,塑造四川教育的新名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