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8日,正值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重庆自然博物馆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深度的科普展览活动,为市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文化盛宴。
2025年5月18日,正值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重庆自然博物馆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深度的科普展览活动,为市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文化盛宴。
为展现自然遗产的科研价值与艺术魅力,推动摄影艺术与科学传播的跨界融合。重庆自然博物馆邀请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26名摄影师走进场馆,以“自然之镜——用镜头定格生命史诗”为主题,聚焦博物馆内的地球演变、生命进化、生物多样性等主题,通过沉浸式采风创作,拍摄了大量精美的照片。
▲重庆自然博物馆恐龙厅全景。(毕雷 摄)
▲国际博物馆日,游客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罗川 摄)
▲国际博物馆日,游客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吕晓晖 摄)
▲国际博物馆日,游客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体验VR互动展项(肖志洪 摄)
摄影师们不仅记录了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和展览场景,还捕捉了观众参观时的生动瞬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推动了摄影艺术与科学传播的跨界融合,还为博物馆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今天,我们就跟随大师们的镜头,回顾这精彩的一天吧!
▲重庆自然博物馆动物星球展厅金钱豹标本。(刘选民 摄)
▲小朋友在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动物星球展厅。(熊旭辉 摄)
▲小朋友们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零距离接触“恐龙腿骨触摸标本”。(肖志洪 摄)
▲产于甘肃和政动物群的哺乳动物化石,大唇犀头骨化石清晰可见。(王梅 摄)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库房,在公众面前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时值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了激发民众对古生物学的兴趣,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博物馆特别策划了“古生物库房开放日”活动,开启线下实地参观与线上视频直播同步进行的科普互动活动。
▲博物馆专业人员正在教小朋友们如何用化石制作石膏模型。(肖志洪 摄)
▲参与活动的观众正在利用化石制作石膏模型。(曾红 摄)
现场,40余名“小考古学家”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佩戴好安全装备,踏入了这座神秘的库房。库房内,4500余组、7700余件珍贵藏品整齐排列,涵盖了古动物、古植物、古人类及石制品等多个类别,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参观,亲眼目睹了恐龙化石、古植物化石等珍贵标本,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简易的化石模型,亲身体验了古生物学家的工作过程。工作人员还详细介绍了化石的科学价值、保护方法及库房管理规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藏品保护意识。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游客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卫芬 摄)
▲5月18日,重庆自然博物馆《野性中国·校园守护计划》巡回特展上展出的华南虎标本。(王伦利 摄)
《野性中国·校园守护计划》巡回特展围绕生态文明与国家公园保护,通过珍贵影像与濒危物种标本的对比展示,构建了一场关于生命与保护的深度对话。展览精选五大国家公园的生态影像,生动呈现了藏羚羊迁徙、大熊猫栖息地修复等保护成果;同时展出功能性灭绝的长江白鲟、斑鳖等濒危物种标本,深刻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当代意义。
▲摄影师正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展厅创作、采风。(屈涛 摄)
▲小朋友们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体验互动展项。(杨平 摄)
重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重庆自然博物馆还推出了“菌影迷踪·毒鉴知防”毒蘑菇类型与中毒防治科普互动展示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毒鉴知防”科普展台,免费发放重庆市常见毒菌宣传册,还组织了“菌影谜踪”互动猜谜环节,让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学习毒菌辨别知识。
▲5月18日,小朋友们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加“菌影迷踪·毒鉴知防”毒蘑菇类型与中毒防治科普互动展示活动。(彭光智 摄)
▲5月18日,小朋友们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加“探秘地震脉动 掌握避震知识”主题活动。(肖志洪 摄)
此外,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重庆自然博物馆还同步推出“探秘地震脉动 掌握避震知识”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亲子活动。百余组亲子家庭在科普辅导员的带领下进行展厅探索、科普课程学习并动手制作创意手工作品,在趣味互动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两大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让博物馆日成为公众亲近自然、感受科学的创新教育平台。
▲5月18日,小朋友们正在参加重庆自然博物馆组织的科普活动。(杨平 摄)
▲5月18日,游客正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好奇心书橱采购纪念品。(涂常云 摄)
▲重庆自然博物馆山水都市展厅长江鱼类展区。(王益生 摄)
会员们在自然博物馆前合影 作者:杨平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重庆自然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更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有效提升了公众对自然科学与生态保护的认识与兴趣,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科学的宝贵平台,更为推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智汇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