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戈壁熊,作为棕熊的一个亚种,学名为 Ursus arctos gobiensis,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沙漠带的熊类。它们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以及我国与蒙古国边境的大片荒漠区域。
戈壁熊,作为棕熊的一个亚种,学名为 Ursus arctos gobiensis,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沙漠带的熊类。它们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以及我国与蒙古国边境的大片荒漠区域。
戈壁一词,源自蒙古语,意为“砾石荒漠、干旱之地”,这片荒凉的土地便是戈壁熊独特的栖息地。
回顾戈壁熊的科学发现历程,可谓曲折坎坷。1900 年,沙俄军官科兹洛夫的探险队首次记录到戈壁熊的洞穴,但此后对戈壁熊的研究进展缓慢。
20 世纪 20 年代,科研人员多次前往戈壁阿尔泰山地区进行调查,却收获甚微。直到 1943 年,探险队在查干博格多山首次记录到棕熊的存在,并发现一具自然死亡的戈壁熊尸体,戈壁熊这才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1966 年,两名旅行者在同一地区射杀了一头巨大的雄性戈壁熊,蒙古国科学院对其标本进行研究后,发表了关于戈壁熊的首篇科学论文。经过漫长的研究,1992 年,俄罗斯科学家最终承认了戈壁熊的独特地位。戈壁熊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它们主要依赖荒漠中心的绿洲生存,这些绿洲由几眼旱季不干涸的清泉支撑,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也为戈壁熊、野骆驼等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之地。
然而,绿洲的面积有限,植被种类单一,仅有少数耐盐生植物如芦苇、海韭菜等能够生长。戈壁熊的食物来源也相对有限,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它们几乎完全转变为素食者,主要食物包括矮大黄、白刺和野葱等耐旱植物。
此外,为了补充蛋白质,戈壁熊也会捕食蚱蜢等昆虫,甚至不放过狼和雪豹遗弃的动物尸体。在其粪便中,偶尔还能发现啮齿动物的痕迹,这表明它们有时也会捕猎小型动物。尽管戈壁熊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努力生存,但它们的生存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栖息地脆弱、水源匮乏、食物资源有限,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戈壁熊。
而人类活动的影响,更是让它们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早在上世纪初,戈壁熊就被发现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物种,其生存依赖于绿洲与戈壁之间的脆弱平衡。
1953 年,蒙古国政府将戈壁熊列为保护动物,禁止捕猎。然而,为了发展畜牧业,政府开始开发绿洲,并鼓励牧民在戈壁滩外围定居。
大量牛羊的涌入,不仅与野生动物争夺水源,也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堪一击,戈壁熊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研究表明,20 世纪初,戈壁熊的分布范围远比今天广阔。但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牛羊的竞争,60 年代后,北部的戈壁熊完全灭绝,仅在南部残存少量个体。
水源的匮乏成为限制戈壁熊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护大戈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蒙古国于 1975 年建立了大戈壁保护区。
该保护区分为 A 和 B 两个部分,总面积近 5.2 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所有已知的戈壁熊栖息地。尽管保护区的建立为戈壁熊提供了一定的庇护,但它们的生存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近年来,中蒙两国在保护戈壁熊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合作。中蒙建交 70 周年之际,中国启动了“蒙古国戈壁熊技术援助项目”,为蒙古国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分享,助力其进行全面的生态调查和栖息地评估。
这一合作体现了两国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坚定决心和共同努力,为戈壁熊的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 年,一头戈壁熊首次跨越中蒙边境,进入中国新疆伊吾县活动。自 2020 年起,伊吾县的林草部门在与大戈壁保护区接壤的地区频繁记录到戈壁熊的踪迹。
伊吾县丰富的水资源和原始胡杨林为戈壁熊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未来,研究人员计划在伊吾县及周边地区继续开展戈壁熊的种群和栖息地调查,进一步确认其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同时,中蒙两国也将加强跨国联合保护工作,共同为戈壁熊的生存和繁衍创造更好的条件。
戈壁熊的保护之路充满艰辛,但每一次的发现和努力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相信,在中蒙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戈壁熊一定能够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继续生存繁衍,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在伊吾县的野外,科研人员们正默默坚守,他们用手中的设备和心中的信念,守护着戈壁熊的未来。每一次的观测、每一次的数据记录,都是他们为保护戈壁熊所做出的努力。
他们深知,保护戈壁熊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这片广袤的荒漠中,戈壁熊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它们的存在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期待着,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戈壁熊的数量能够逐渐增加,它们的生存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
中蒙两国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双方的科研人员和保护工作者们频繁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戈壁熊,如何解决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更是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积极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关注戈壁熊的保护工作,期待着它们能够在中蒙两国的共同呵护下,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为戈壁熊的生存和繁衍努力,让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来源: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