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铜器艺术对话,共启千年文明之光——《复兴的铜器艺术》联展即将亮相石家庄市博物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5:42 2

摘要:融汇南北艺术气象,“铜”赴千年文明之旅。为贯彻落实新时期文物工作精神,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博物馆将于5月18日正式推出《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博物院暨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晚期铜器联展》,这是石

融汇南北艺术气象,“铜”赴千年文明之旅。为贯彻落实新时期文物工作精神,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博物馆将于5月18日正式推出《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博物院暨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晚期铜器联展》,这是石湘两地晚期铜器艺术首次联袂亮相,汇聚两馆精品约190件(套),有礼器、造像和文房雅玩等,器类繁多,气韵生动,南北交融,生动阐释晚期铜器艺术所承载的艺术、科技、历史文化价值,引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文化传承的依托,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主体,不仅是文物守护者、传承者,更是文化传播者、创新者。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更是明确指出新时代文物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22字工作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好新时期文物工作精神,如何有效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石家庄市博物馆一直在探索,除了原创展、交流展,还立足于馆藏实际,积极寻求馆际协作新的融合点与切入点,拓宽办展新路径。

自今年年初以来,经与湖南博物院多次协商,最终确定联合举办晚期铜器艺术展,这是石家庄市博物馆历史上首次与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联合办展,也是石博迄今为止展出器物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专题展览。石湘两地携手联动,美美与共,让南北铜器艺术在这里汇聚融合、交相辉映,不仅有利于深化馆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文化遗产的共享与资源整合,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交融共生。

中国铜器的辉煌历史通常聚焦于商周时期,而本次展览的时间线向后延伸,聚焦于宋、元、明、清四个重要朝代,时间跨度逾千年,系统展现这一时期铜器艺术在造型、装饰及工艺上的创新,还深入探讨其文化与社会功能的变迁。不仅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也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中国铜器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重塑”,以及中国古代工艺“法古而不泥古”的传承创新与审美追求。

展览从“礼器-造像-生活”三重维度展开文明对话,礼器庄重古朴,宗教造像神韵庄严,生活器物精工逐艺,铜器艺术发展的千年画卷徐徐铺陈。第一单元·循古从礼——庄重的神坛礼器。作为展览核心单元,礼器部分涵盖供器、酒水器、食器、乐器等六大类,呈现铜器在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的神圣地位;第二单·元和而不同——兴盛的宗教造像。聚焦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造像,展现铜像艺术的多元题材与精神内涵;第三单元·精工逐艺——精致的把玩摆件。涵盖香具、文具、动物形器等,呈现铜器从庙堂到书斋的“生活艺术化”转向。

此次展览经过与湖南博物院专家多次协商协调展览细节,包括展厅环评、展品选择、文物运输及展厅安全等,最终达成借展协议。在展览大纲和展陈设计上更是精益求精,经过多轮研讨修改,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制作公司,力求达到最佳展示效果。本次展览有四大亮点。

亮点一:多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院珍贵藏品,展现湖湘晚期铜器艺术巅峰

湖南博物院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机构,此次精选宋代以来晚期铜器精品参展,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展品涵盖神坛礼器、宗教造像、文房雅玩三大类。其中展出了“浏阳古乐编钟”三件,浏阳古乐全称浏阳文庙古乐器,是"全国仅存之物",山东孔府也曾派人到浏阳观摩古乐,仿制全套古乐器,其历史价值与工艺水平独步全国。

此外,独具湖南苗族风格的“傩公傩婆像”、融合“胆铜法”与珐琅工艺的鎏金兽面纹鼎等,彰显湖湘匠人将传统技艺与时代理念结合的非凡智慧,反映湖湘地区自宋代以来铜器艺术发展的时代风貌和地域特征。

亮点二:跨越千年的艺术探索,晚期铜器的传承与革新

展览精选晚期铜器艺术的优秀代表,以宋、元、明、清的铜器发展为主线,呈现中国晚期铜器的“第二次高峰”。宋代以降,铜器从礼制祭祀转向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如仿古礼器、文房清供及珐琅工艺的创新应用,标志着铜器艺术从“藏礼于器”向“艺用一体”的转型。

展品中既有延续商周纹饰庄严风格的礼器,亦不乏融入地域特色的生活器具。例如,湖南地区出土的铜器常以自然生灵与神话图腾为纹饰主题,反映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与族群信仰的独特表达;而江南文人雅士推崇的鎏金铜炉、砚滴等文房器物,则彰显了宋明时期铜器艺术与士大夫审美的深度结合。

亮点三:跨越千里的艺术交流,南北铜器文化交相辉映

此次联展以铜器为载体,展开一场南北文明的精神对话。湖南博物院精选湖湘文化滋养千年的铜器艺术,器物中浸润着南方山水的灵秀与诗意;石家庄市博物馆藏展品则呈现燕赵大地淬炼的青铜风华,凝聚着北方山河的雄浑与苍劲。

展览通过南北铜器在审美取向与文化表达上的对比,映射出两地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湖湘的婉约与燕赵的豪迈,匠心的巧思与礼制的庄严,在差异中交织出中华文明的多元图景。这种差异与交融,既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亦印证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包容基因。

亮点四:寓教于乐,走进互动式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陈列,更是一场文化溯源之旅。通过视频解说、文物互动等手段,观众可进一步了解铜器知识,观察纹饰细节。展览期间还将设立印章收集、铜器打卡区,并推出以铜器纹样为灵感的拼图游戏等,让文物“活”入生活。

《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博物院暨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晚期铜器联展》筹备数月,精益求精,从长沙到石家庄,不仅是跨越千里的艺术交流,更是跨越千年的艺术探索。吉金不朽,文明有声,让我们走进展厅,在铜器的沉默中,听见中华文明的澎湃心跳!钟鼎回响,南北共鸣,让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千年文明之光,感受湖湘文化与燕赵文化的交融碰撞!

展览地点:石家庄市博物馆一楼展厅

展览时间:2025年5月18日-2025年8月18日

来源:石家庄新闻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