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弟张飞,被人戏称张屠夫,可是他却拥有容纳三百宾客的桃园,三人起家的底气也是三弟的那句:俺颇有家资。
刘备每次进行军事行动,总会自己带一路兵,另一路由二弟关羽所率领。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除了来自桃园结义和千里单骑送嫂,更多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才能。
然而,许多人认为在关羽败走麦城,急切向蜀中求援无果那刻,这种信任便进而丧失。
凶手的嫌疑也纷纷落在了诸葛亮和刘备身上,彼时蜀汉的实际掌权人到底是谁?
关羽的出身是在桃园三兄弟中最卑微的。
大哥刘备是落魄的汉室皇族,名士卢植高徒,人人敬其为刘皇叔。
三弟张飞,被人戏称张屠夫,可是他却拥有容纳三百宾客的桃园,三人起家的底气也是三弟的那句:俺颇有家资。
反观二哥关羽,一路从山西推车往来各地,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文化水平是三兄弟最低的。
尤其是在那个乱世,官僚豪族全都靠压迫老百姓为生,关羽早已经看够了士大夫阶层的虚伪。
正是因为这种身世背景,所以依仗武力起家的关羽更偏爱士卒,对士大夫痛恨万分,唯有真性情的大哥和二弟才是英雄。
可以说,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关二爷最终败走麦城,这种傲慢士大夫最集中的矛盾就是诸葛亮和黄忠。
与狐狸斗智斗勇在关羽的认知里,他的世界除了自己,就只剩下刘备和张飞,所以当刘备折腰三请诸葛亮的时候,他心中为大哥所惋惜。
在刘备与诸葛亮完成隆中对的美谈时,关二爷就在身外给脾气暴躁的张飞拱火,认为诸葛亮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白面书生,何敢妄谈天下。
张飞认知水平很高,他并不讨厌诸葛亮,但是他心中有着尊敬的大哥二哥。
在他看来折腾大哥,让二哥不爽就是错!
所以当刘备没有将兵权留给两兄弟,而是放心地给了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时,张飞第一个不服,也有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的念头。
关羽则是永远以一副藐视的态度,傲慢地看待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是一个“乡野村夫”,但是刘氏集团对他的恶意,那一双狐狸媚眼早就看透了:先折服关羽。
三足鼎立在诸葛亮等茅庐高士中是最高认同,这恰好促使诸葛亮不能对曹操赶尽杀绝,而关羽又欠了曹操的诸多恩情。
于是,在曹操遭受火烧赤壁的打击后,有了“天不亡我”的错觉其实是对的,因为曹操知道如果他死了,刘备也要被东吴吞并。
在曹操一笑引来张飞,二笑引来赵云,直到三笑引来关羽时,曹操就更加自信,因为他看上的英雄不会有错。
果然,关羽为了还丞相汉寿亭侯的加封、爱才送赤兔的恩情,终究在华容道给曹操放生。
诸葛亮本来就是要让关羽服从自己,在关羽放走曹操后,军令状自然是已经立在了关羽心中。
但是,关羽不孤傲,那就不是关二爷。
诸葛亮自然心知肚明,所以领兵打仗,诸葛亮总会让关羽尽显才能。而涉及一些关键的计谋上,他却不敢驱使关羽,这也是以防关羽觉得被轻视,心生大材小用的不满。
刘备去东吴拜帖迎娶孙尚香,身边不是已经成为家人的二弟三弟,而是赵云。
包括先前火烧赤壁,诸葛亮也是点名道姓让赵云来接回自己,便是考量这些原因。
不过,在诸葛亮加盟刘氏集团后,大哥的事业一片欣欣向荣,关二爷对诸葛亮也就没有那么反感,多了些许尊敬。
甚至,当关羽看到诸葛亮来信说,西凉锦马超只是与张飞一般,不足自己时,二爷高兴地收下诸葛亮的夸赞。
但是,关羽不知道的是,丞相来信夸赞只是在打消关羽听说马超武艺了得,想要前去比拼的傲气,以防两位大将心生嫌隙。
蜀汉集团高层领导和曹操可以纵容关羽的傲慢,可是,敌人不会放纵。
诸葛亮非常明白天下三方,只有曹操倒台,蜀汉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所以在征伐西蜀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关将军不可与东吴交恶。
不过,诸葛亮高估了关羽的自制力,张飞说不饮酒便不饮酒,再次嗜酒也是因为他二哥被东吴杀害。
关羽镇守荆州,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威震华夏。
再加上刘备成为汉中王,有了蜀汉的根据地,关羽是愈加自恃清高。
当关羽听说黄忠并列五虎上将时,非常愤怒,直接说出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
可是,关羽忘了黄忠只是年长自己十岁,并且在之前的战斗中,关羽与黄忠算是平局,并非战胜黄忠。
不仅如此,关羽将轻视士大夫的言行一直沿用,对其下属的糜芳和傅士仁傲慢无礼,动辄要惩治。
糜芳作为糜夫人的哥哥,曾经在刘备落难时,拿出全部的财产帮助其重新起兵,还将妹妹嫁给刘备。
关羽对糜芳等人如此无礼,自然造成怨愤。
更加糟糕的是,在关羽利用天时地利水淹曹魏七军,围困樊城时,关羽的傲慢直接将自己送入了死亡的绝境。
对于关羽的绞杀,曹操开始定好的计策就是利用江南封地诱使东吴对关羽发兵,而自己则在汉中拖住刘备。
东吴并非无贤士,知道这是曹操的圈套,所以还是主和。孙权便派遣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想要与关羽政治联姻。
而此时的关羽认为刘备是皇家子弟,自己作为二弟也是王爷,对诸葛瑾毫不客气。
关羽先是直接大骂:孙权的孩子是犬子,自己的儿子是虎子,认为孙权不配;又骂诸葛瑾:若不是看在诸葛亮的份上,早就把他砍了。
在此之前,关羽曾多次大骂东吴来使,致使无人敢去,甚至因嫌弃孙权的支援缓慢,也是破口大骂。
关羽还表示,等拿下樊城,下一个就是孙权,尽管孙权已经写信为援兵迟缓而道歉。
但是,关羽没想到,此时孙权已经和曹操暗中有所联系。
当关羽骂退诸葛瑾时,依旧胜券在握,直到看见吴兵通过自己的岗哨,成功偷袭自己。
吕蒙的白衣渡江之计,也是被后世唾骂的一件计策。
彼时虽然处于战乱,但是各方都遵守支持商旅交往的规矩。而吕蒙却让吴兵假扮商人过关卡偷袭关羽,致使关羽腹背受敌。
不仅如此,因为关羽在水淹魏军后,遗留了许多俘虏和降兵,粮草需求大幅增长,关羽便催促糜芳等人进行支援。
因为关羽长期的苛待和孙权的礼待,糜芳等人很快投降,粮草核心南郡也陷落。
就在关云长南撤,向刘备求援的时候,也在向东吴求和,而吕蒙工于心计,将关羽的使者领到城中好好照顾,还让使者见到了被俘将士及其家属目前的安逸状况。
等到使者回来,将士听闻亲属的状况,军心逐渐涣散。
彼时的关羽又使出了诈降,却没想到自己有了“诈降”曹操的前例,被早早看穿。
当关羽率领十几人,在大雪皑皑的麦城逃亡时,刘备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到来,关羽只能轻轻一叹,以其高傲一生的姿态从容赴死。
而得知关羽遇害消息的刘备悲痛万分,更加绝望的是诸葛亮,因为他知道蜀汉大业将亡。
一切正如诸葛亮所想,一直以来对其言听计从的刘备选择“叛逆”一次,挥师东吴,以蜀汉基业祭奠关羽。
由此可见,蜀汉掌权人一直都是诸葛亮,关羽之死,皆因自身不听那句:勿与东吴交恶!
参考文献:
试论关羽痛失荆州的必然性,中国知网,2013-04-12
诸葛亮为何疏远关羽,中国知网,2013-11-04
关羽攻打襄樊目的:恢复荆州版图以备北伐——兼评刘备、诸葛亮借刀杀人说,中国知网,2014-04-30
关羽:恶语伤人又害己,中国知网,2016-02-25
关羽因语致败的教训和启示,中国知网,2016-02-29
浅析关羽失荆州的因与果,中国知网,2017-01-09
来源:旧历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