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揉揉眼睛继续看,结果在剧情推进到神父在对八爪鱼外星人说“有时她会出现”的桥段,闲鱼他又又又又出现了。
作者:鸟哥笔记
下班到家,准备打开网盘就着美剧下饭时,一个神奇的声音就冒出来了:
“吃喝玩乐,先上闲鱼!”
你心想不对,我点开的不是奈飞的《爱死机》吗?
揉揉眼睛继续看,结果在剧情推进到神父在对八爪鱼外星人说“有时她会出现”的桥段,闲鱼他又又又又出现了。
就很离谱,包括《爱死机》在内,闲鱼最近频频亮相在诸多热门剧集中。
众所周知,在热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是有效做法。例如,《狂飙》中"大嫂"的耳饰在淘宝一周内热度上升130%,相关商品上架超7.2万件。
基于开源与共享精神的互联网世界,可谓海阔凭闲鱼跃。通过巧妙方法,闲鱼不仅徜徉「网盘」,还渗透了其他非标准化的传播媒介,从而走到用户生活之中,这便是“闲鱼无处不在”的诀窍。
这背后的商业价值有多大?闲鱼又是如何做到的?
闲鱼,一条深谙互联网精神的鱼
互联网上存在大量小而美的兴趣圈层,因共享符号(如黑话、表情包)和协作创作(如UP主生态),往往比现实社交关系更具凝聚力。
以二次元圈层为例,闲鱼既是谷圈拼团、潮玩改娃、捏脸服务的“明面阵地”,又是网络文化中的“隐形赢家”。 后者价值往往不见诸于报端,显然被低估了。
任何一个兴趣圈层,其生命力都根植于高频、多元的内容流通,从同人本电子版,到游戏MOD制作教程、动画分镜设定集,海量UGC内容需要一个官方发行体系外的庞大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网盘。
在营销传播上渗透网盘,在交易支持上覆盖兴趣服务,闲鱼构建起全球独有的兴趣经济闭环。这使闲鱼事实上成为中国最大的非标资产交易首选阵地。
人们之所以感觉“闲鱼无处不在”,正是得益于网盘的两大传播优势:
其一,网盘市场比想象中大很多。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数据存储与分享工具,2023年中国云存储市场规模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
其二,「网盘剧」有独特的裂变传播方式。无论是社交平台上的小组,还是你二姨把网盘链接发送过来的家族群,这些拥有强信任关系的传播渠道,是花钱也难以渗透的流量蓝海。
虽然缺乏传播路径的数据统计,但网盘剧的裂变传播可以切入用户社交关系,实现低成本扩散。相比官方发行,网盘剧的内容能精准触达学生、海外剧、二创社群等圈子,且传播过程更高效,用户既是接收者也是传播节点。
闲鱼,神奇在哪里?
闲鱼瞄准媒介点位的眼光非常毒辣,从地铁、影院再到写字楼梯媒,直至上文所述的全球热播剧集,不仅每个地方能见到它,它表达的方式也在适应每个地方。
比如在地铁里,当人们乘坐地铁快到站时,会冒出一个声音:
“吃喝玩乐先上闲鱼,神奇的闲鱼提醒您,XX站到了,担心脚下空隙”
地铁到站广播是乘客必经的听觉流程,在乘客专注下车时自然触达,同时,“吃喝玩乐”和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心境关联起来,容易接受。
并且设置了“神奇的闲鱼”这一简短重复的广告标语,在不同站点形成规律性刺激,是一个有效的记忆点设计。
虽然只是一段语音,但能看出闲鱼的巧思。
考虑人类行为习惯的广告才是好广告。再换个场景,在白领上班的电梯间,闲鱼的广告又又又迭代了。
而如果你在工位上,竟然对汉堡炸鸡都没有想法,闲鱼还贴心的补上了“9.9咖啡奶茶买两杯”
这种优惠券太“坏”了,让我一人独享就够了。
同样是线下场景,切换到人来人往的地铁站,思路又会产生变化——和电梯间不同,这些行人不仅有白领,也有众生百态。此时要说些什么呢?
闲鱼设计了“观潮点”,主打AI发布轻松卖,并展现沙发、灯具、电动车等常见的闲置家当,表示只需打开闲鱼,就能“有钱花”:
并在一个长条中展示多个场景,面对数码产品,强调“回收价涨了”,不容错过,而面对一些三分钟热度买来的东西,比如滑板、吉他之类,则表示这是别人的“疯狂心动”,暗示闲置物比你想象中的要受欢迎(值钱)。
从地铁到电梯间,闲鱼的媒介选择始终在回答一个问题: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最容易接受什么样交易建议?
通勤时的大脑放空状态、消费后的价格敏感时刻、工作中接触职业相关物品的场景,眼光毒辣背后,是对用户的深度洞察,从而建立起品牌信息通道。
当用户意识不到自己在看广告,只记得“需要东西就上闲鱼”时,事就成了。
当然,闲鱼不仅神奇,而且无处不在,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是电梯、地铁、网盘,更是把神奇延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某汽车品牌经营危机,40万车主面临配件断供,闲鱼用户自发组建拆车件交易群,通过竞拍报废车辆的电池、车灯等配件实现低成本维修,价格较4S店降低60%。
王力宏新歌MV中燃烧的钢琴原是从闲鱼购买的2200元二手钢琴,不仅破解了“烧毁百万古董”的谣言,更暴露影视行业对闲鱼的深度依赖。刘德华广告拍摄用的钢笔、剧组《樱桃琥珀》中的旧藤椅道具,均通过闲鱼以低成本实现“真实感美学”。
闲鱼的“神奇性”源于其对互联网传播的再定义。
结语
开辟网盘这一流量蓝海,渗透大量兴趣圈层和生活场景,再通过闲置物品交易,使原本孤立的圈层因共同需求产生交集。
闲鱼这些非标准化的商业传播与交付,往往比消费主义更具温度。
都说流量昂贵,普通人讲现代生活成本高,但无论神奇的闲鱼还是买卖闲置的这些人们,都证明了一件事。
市井智慧总能找到勃勃中的生机和蓝海。
对用户来说,生活中总有各种难题出现,往往需要一个非标准化的解决办法。此时闲鱼扮演了这么一个超级英雄般的角色——不仅神奇,而且无处不在——让物品响应生活需求而流通,使之超出了商业交易本身,成为连接人与人生活方式的介质。
来源:鸟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