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郎本的葬礼过后,所有的人都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该打工的打工,该上学的上学,该干什么就继续去干什么。只是有些作妖的人,却已经把自己的嚣张暂时收了起来,因为少了一个为他们撑腰的‘儿子’。
郎本的葬礼过后,所有的人都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该打工的打工,该上学的上学,该干什么就继续去干什么。只是有些作妖的人,却已经把自己的嚣张暂时收了起来,因为少了一个为他们撑腰的‘儿子’。
地球如期转动,不会因为少了谁就不转了。
佩珊躺了两天两夜,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是走,还是留?
走,她带着已经十一岁的光明又能去哪里?娘家早就没有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又去珠海打工吗?这几年她不再往那边去,与黄姐红姐都失去了联系。不过倒是从兰米那里得到一点信息,她说四姑娘和小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据说小米已经升任设计总监,手底下管理着好些个设计师呢。
佩珊现在也不想再见到四姑娘了,觉得兰米可能走了眼,她也不是那么好的人嘛,还不是拜高踩低?当初跟左玐老十不清不楚的牵扯着,后来又跟了小米,闹到后来左玐和老十也闹了矛盾,左玐也离开了打工好几年的珠海。这其中也有四姑娘的‘功劳’。
留下?留在这个完全没有希望的家里?守着两个老-不-死的?为他们养老送终?大概他们还不配。留下把光明光荣带大,为他们把房子守住,然后等他们长大又给他们娶妻生子,又操劳帮他们带孙子?
佩珊几乎也能把自己留下后的往后余生想到了头。
不管是走,还是留,她的人生都完全没有希望。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翠姑唯唯诺诺的来找过佩珊,但是已经不敢摆出大姑姐的架子来,大概是两个老的担心她就此抛下这个家,而让翠姑来探她的 口风。
“佩珊,阿本走了,你的人生还要继续。以后这个家里就靠你了。”翠姑半个屁股坐在佩珊的床边,双手支着膝盖,一脸愁容,一脸悲戚,一脸恳切。
佩珊看也不看她,翻了个身,把脸面对墙壁。
“两个老的年纪大了,也帮不到你什么忙,凡事都靠你了。唉,我又是个出嫁女,凡事我也帮不到娘家什么。”翠姑抹眼泪。
佩珊漠然,心里却反感她这样说话。出嫁女?娘家?哪个出嫁女能做到她这样的?家里有事她就帮不到忙,自己有事需要帮忙了,就跑回娘家来了?
“佩珊,以前大家有什么矛盾的,大家也都是说开去了。他们两个是做老的,你是年轻的那个。你大度一些,不要跟两个老人计较这么多。以后大家都和睦相处,别总生气了。”
这些话从翠姑嘴巴里说出来,不知道她自己觉不觉得烫嘴?
但是听在佩珊的耳朵里,她几乎都要忍不住发笑了。
以前只是矛盾吗?只是简单的家庭矛盾吗?多少次郎本把她往死里打的时候,她怎么不冒出来说,以后大家和睦相处?以前两个老的单方面挑起矛盾的时候,把好好的一个家搅得鸡飞狗跳的时候,她怎么不冒出来指责他们要和睦相处?
这些话佩珊真想当面蹦到翠姑的连上去。
但这几年她真的累了。
累到她连话都不想跟他们姓郎的多说一个字。
“佩珊,你在听我说话吗?”翠姑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了很久,却换不来佩珊的一个字,小心翼翼的问着她。
“我听说了,族人说要把我们的地拿走,分给那些地少的堂兄弟们种。你没有同意,反而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树。佩珊,这点你做得很好。地是不动产,要是给人家种了,时间久了就说不清楚了。”
“现在阿本走了,光明只能依靠你了。啊,还有,光荣。”翠姑强忍着把‘光荣’这个名字说出来,她从来不肯把光荣挂在嘴边,因为那意味着她需要承认‘付豪’从此不再是自己的儿子了。
“佩珊,你把光明光荣养大成人,以后他们哥儿两个会给你养老的。你毕竟是他们的娘亲呢。”
佩珊听得心里莫名反感,尤其是翠姑把光荣和光明一起提的时候,还加个什么“娘亲”,真是莫名让人觉得恶心。
“佩珊,你放心,只要你留下,把光明光荣养大,以后我绝对不会回来认光荣。光荣他就是你的亲儿子。我不会回来抢他。哪怕我以后真的生不了,我也不要他了。我有付柔就足够了。”
翠姑话锋一转:“付柔的生活费学费什么的,我都会按时寄回来给你。这个你放心。连同光明光荣的那一份,我也寄回来。我们姐俩一起努力,把三个孩子养大。”
“我知道,以前阿本对你很坏,屡次打你,这些我也都心疼你。可是我,我也帮不到你啊。如今阿本也去了,往事也可以一笔勾销了。佩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欺负你了。这个家里,就是你做主了。”
“两个老人那边,我也说过他们了,他们也老了,以前对你态度不好的,你就别放在心上,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了。他们两个老的养老问题,不用你操心的,老了病了瘫了,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不用你的。我今天是来跟你掏心掏肺的,我来给你承诺的。真的。你只要留下把光明带大,别让光明成一个孤儿,就行了······”
佩珊已经闭上了眼,但是泪水从眼角滑落到枕头里去。,郎本的葬礼,她一滴泪水都没有。不知为什么,现在这些泪水却晚来了许多日子,汹涌又澎湃。
佩珊当然知道翠姑为什么来说这番话,来来去去就是一个主题,劝佩珊千万不要改嫁,留下来继续主持着这个郎家。不然郎家只剩了老的老小的小,一家子老弱病残。佩珊 这个身强力壮的儿媳再撂挑子走了,他们只怕熬不下去了。
但是佩珊真恨翠姑,真恨郎公郎婆,为什么要来左右她的想法呢?她要留下,也不是为了任何人,不留下,她又能去哪里呢?
她还记得葬礼的第二天,大伯母也陪了她半天,与她促膝长谈。也是关于留下还是离开的话题。
大伯母说,佩珊还年轻,年纪轻轻的守寡,也是太苦了。如果能遇到更好的人,带着光明再嫁或者把光明留下去嫁,全在她自己。但也让她想清楚,光明这么大了,哪个男人能接受一个这么大的‘半路儿子’?
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左父那样的冤大头,能接受银英带着老十这么大的一个‘拖油瓶’,还亲自教养得这么大了,但老十对左父也不是亲生父亲的感觉啊。从左父的葬礼上就看出来了。
左玐连夜赶回来,即使没车了也要腿着走回来,半路被打劫了也要赶回来。
可是老十呢?电报早就发出去了,可是他人晃晃荡荡的,愣是在葬礼举行后才慢悠悠的回来。
大伯母说,两个老的看来也是年纪很大了,人老了,固有一死,只是早死晚死而已。可是如果光明留在家里,家里的田地,家里的房子,地基,就是他的。名正言顺的,谁也不能置喙半声。
嫁人与不嫁人,还不是一样过日子?再婚,要是遇到个好人家,也能幸福过后半辈子。要是遇到个跟郎本一样的,那又何必走这一步呢?
谁的人生不是在赌?赌幸福还是不幸福。但人生也不是幸福或不幸福来定义的,大多数的人一生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滋味,假装过得去也就过去了一辈子。
大伯母的话永远都这么充满了人生智慧。把所有的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关键是她主要是站在了佩珊和光明的立场是出发。跟翠姑的出发点不一样。
佩珊没有给任何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她如常的在郎家生活。不声不响,不言不语,该管光明光荣就管,两个老的现在还没到走不动道的地步,自然付柔还是他们自己来管。郎婆也不管大声跟佩珊说话,郎公也不再溜溜达达,上了山头该干活还是干活。
有一天,郎正告诉佩珊,他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也申请了勤工俭学,以后学费和生活费都不需要佩珊给钱了。
佩珊看着这个已经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小叔子,心下有些宽慰,觉得他总算是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郁郁寡欢的躲在阁楼里的小小少年了。
“阿正长大了。”佩珊由衷说道。
郎本离开了,郎正也长大了,佩珊肩上的担子陡然轻松了一大半。她的责任在一点点的减少,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左玐的婚事了。
这一年,隔壁邻居马大娘家有了喜事,小马从广州带回来了一个广州姑娘,要举行婚礼了。
马大娘真是喜上眉梢,高兴得几乎合不拢嘴了,带着那即将过门的儿媳妇访亲朋走邻居,带着炫耀的目的。
同样一起出门去打工的,而且还是一起去广州学开车,后来也一起留在了运输大队工作,怎么人家小马就遇到了广州的姑娘。而左玐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佩珊心里难受啊。
左玐也三十好几的人了,怎么着也该成家立业了,哪怕没什么钱,在城里买不起房子,回老家来难道还不能有个屋檐住吗?
如今小马也要成家了,而且娶的还是广州的姑娘,婚后大概率要在广州生活了。老马一家全力以赴的为小马的幸福在努力添砖加瓦。
佩珊只有左玐一个弟弟,自从父亲离世后,她一直在为左玐操心着他的婚事。可是左玐总是说,还没到时候,缘分到了他自然就有老婆自然就有假了。
他总是不急!
这种顺其自然的个性,让佩珊真担心他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这日是个街日,佩珊又往街上去,小笋说接了几个大单,有得她忙了。
原来是隔壁村子的大龄姑娘要出嫁了,找佩珊做几套中式礼服,打算在婚礼上换着穿。人家给的价格很高,但是要的也很急。
有生意,佩珊当然很高兴,但是见人家一个一个的出嫁,一个一个成家,而她的左玐三十好几还没个着落,她的心真是难受啊。
这中式礼服,又要花式,又要古风,还要喜庆,很考验佩珊的手艺。
佩珊一边跟小笋讨论,一边在心里想,要是左玐结婚,她也要给未来的弟媳妇做一套比这套还要好的,让她未来的弟媳妇更拉风。
准新娘来监视的时候,带着她的一个远房妹妹,说是给她做伴娘的,也要给她做一件伴娘服装,趁一趁这件新娘礼服。
一般新娘子找伴娘都是找 比自己样貌差一些,身高矮一些的,可佩珊看着远房表妹虽然年轻,一脸的稚气,但竟莫名的顺眼。
佩珊一边给那远房表妹量身高,一边记录一边随口问表妹有没有男朋友。
那表妹脸皮子薄,只管说害羞笑。
准新娘落落大方,代替她回答:“哪里有?老板娘要是有合适的给我这个妹妹说说,介绍介绍。”
小笋嘴皮子厉害,问道:“我们倒是有个好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的,也能挣钱,人也踏实。只是年纪准备往三十去了。和这伴娘有点差距,你们嫌弃不嫌弃?要不嫌弃,我们就给你们牵牵红线?”
准新娘笑:“那有什么嫌弃的?现在能挣钱才是正道。多大的年纪?”
“哎呀,那肯定合适。”小笋不肯实说年纪,怕人家姑娘觉得差距有点大,只是把左玐的有点各种放大了吹:“真的很好的,不会抽烟喝酒,不会风花雪月的,不赌博,没有什么坏习惯。是我们本家的弟兄。真愿意啊?真愿意留个联系电话,或者把照片留下给我们,我们也叫他把照片给你们过过目。怎么样?”
准新娘全程替远房表妹答应,那表妹只管低头笑。
佩珊在一旁打量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越看这姑娘越欢喜,在心里转动了好几万个念头。
这次一定要先下手为强,替左玐做媒成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们![玫瑰][比心]
来源:婚姻使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