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武汉街边小摊到全国卤味行业领军品牌,周黑鸭在2025年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但这家以“甜辣风味”闻名的卤味巨头,却未能用亮眼的业绩为30周年庆献礼。
都说三十而立,可惜周黑鸭正在走下坡路。
从武汉街边小摊到全国卤味行业领军品牌,周黑鸭在2025年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但这家以“甜辣风味”闻名的卤味巨头,却未能用亮眼的业绩为30周年庆献礼。
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周黑鸭实现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滑10.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滑15.0%。
虽然营收净利双降,但并不妨碍周黑鸭成为中国消费者品质信赖卤味领导品牌。因为在周黑鸭的三十而立的发布会上,尚普咨询集团向周黑鸭颁发了这份市场地位证明书。
有意思的是,据尚普咨询公司的业务员表示,类似的认证只需要10万。有行业朋友告知,5万也可以搞定。
01 万店计划溃败
将目光回溯至三十年前。
彼时,重庆人周富裕在武汉航空路电业菜场支起一方简陋的卤味小摊,凭借独特的“甜辣风味”,这份带着市井烟火气的滋味迅速在江城街头巷尾蹿红,成为武汉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与味觉记忆,为周黑鸭的品牌传奇写下开篇。
2002年,周黑鸭在武汉开设首家门店,正式开启品牌化之路。2006年,公司成立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生产加工体系,同年周黑鸭还在南昌尝试开设11家加盟店,但因管理问题,后续收回了所有加盟店。
2016年,周黑鸭带着778家直营门店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更因产品溢价被称为“鸭脖界爱马仕”。
2019年11月,周黑鸭开放了区域特许加盟,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申请人。
此后几年,周黑鸭门店规模显著增长。
2020年,周黑鸭门店规模大幅增长33%至1755家,其中自营门店1157家,加盟店598家;2021年,周黑鸭通过“直营+特许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门店总店数达到2781家,其中加盟店增至1535家;2022年底,周黑鸭门店总数为3429家,其中加盟店1983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6月,周黑鸭相关负责人透露,2023年预计全国直营+特许经营门店总数量达到4000 - 5000家。从2020年数据来看,当时周黑鸭门店为1755家,按照此计划,未来三年(即到2023年)周黑鸭要开3000家店左右,以实现门店总数超4000家的目标。
另外,当年10月,周黑鸭还首次提出“万家门店”的布局计划,并表示将加速布局下沉市场。
可惜的是,进入2023年,周黑鸭的门店扩张速度就慢了下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周黑鸭的门店总数为3816家,其中自营门店1720家,特许经营门店2096家,与4000家门店的计划失之交臂。
数据摆在眼前,周黑鸭门店总数已从2023年的3816家缩减至2024年的3031家,关店数量高达785家。
加盟商选择退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
有加盟商指出,加盟一家30平米的周黑鸭门店需投入35万(加盟费+装修),每月净利润不足3000元,滞销产品强制报废导致年亏损8万元。
其次,周黑鸭产品定价偏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周黑鸭的高价策略使加盟商在销售上陷入困境。
02 营收净利双降
加盟商挣不到钱,周黑鸭的日子也不好过。
早在2020年,这家老牌企业就陷入间隔一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窘境。
数据显示,2020年,周黑鸭实现营收21.82亿元,同比下滑31.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滑62.89%。
尽管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疫情反复导致的客流骤降与门店停业,但2022年、2024年再度出现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现象,似乎表明其增长困局并非偶然。
2022年,周黑鸭实现营收23.43亿元,同比下滑18.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滑92.62%。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再次双双下滑,分别为24.51亿元和0.98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0.7%和15.0%。
事实上,整个卤味行业的日子都不算好过。
2024年全年,绝味食品实现营收62.57亿元,较2023年减少了10.04亿元,同比减少13.8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34.04%;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减少49.39%。
2024年全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减少9.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减少42.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减少15.99%。
换言之,2024年,卤味行业“三巨头”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集体遭遇营收与净利双降。
03 战略困局难解
营利双降的背后,是周黑鸭品牌战略与市场环境的严重错位。
众所周知,周黑鸭虽以“解馋小食”的市井形象深入人心,但却在2016年上市后强行将鸭货“抬咖”为高端食品背刺消费者。以至于被不少消费者吐槽“太贵了,吃不起了”“价格在提高,可是越来越不好吃”等等。
那么,以路边摊起家的周黑鸭到底卖多贵呢?
以鸭及鸭副产品价格来看,2013年至2016年,周黑鸭平均售价为63.9元/公斤、70.6元/公斤、80.8元/公斤、88.1元/公斤,4年间涨了24.2元/公斤,也就是12.1元/斤。
2017年以后,周黑鸭就不再公布鸭及鸭副产品售价,但据中信证券研报称,受推出满60减30元、满80送100g小包装产品等优惠活动后,2017年周黑鸭千克均价为83.0元/千克,同比减少3%。按此估算,2017年周黑鸭鸭及鸭副产品的平均售价为85.46元/公斤,五年间该产品涨了10.78元/斤。
以周黑鸭的明星单品鸭脖举例。据中银国际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周黑鸭鸭脖销售单价为45元/斤。而2023年2月周黑鸭淘宝旗舰店一盒300克的周黑鸭鸭脖锁鲜装,售价为40.9元,折合每斤68.17元。
如此定价,让周黑鸭逐渐脱离了大众消费能力,同时也被消费者贴上了“价格刺客”的标签,每次购买钱包都被狠狠“刺”了一下。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年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性价比,而非单纯为品牌溢价买单。
相比之下,新锐品牌如“脱骨侠”“王小卤”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周黑鸭的高价定位逐渐失去吸引力。
面对这一变化,周黑鸭也试图通过退出新品来抢回消费者,但其新品藤椒虾球陷入“又贵又怪”的口碑泥沼,椰子水、“嘎嘎香”复合调味品等新业务与主业呈现“毫无协同”的割裂状态,且这些新品既未形成爆款效应,也难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
周黑鸭在年报中也承认,2024年,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追求性价比的“反向消费”、注重消费体验和情感连接的“疗愈经济”等消费新趋势涌现,对传统消费企业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从股价表现上不难看出,卤味赛道的红海里,周黑鸭的三十周年并没有想象中顺风顺水。老板周富裕2024年回归以来,收获的依然是线下门店收缩,线上销售乏力。周黑鸭该如何自救?
来源:圆周率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