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马加爵案”震惊全国,只有23岁的大学生竟自己一个人杀害了一整个寝室的同学。
2004年,“马加爵案”震惊全国,只有23岁的大学生竟自己一个人杀害了一整个寝室的同学。
“谢室友不杀之恩”这句话,一开始就是从这件事之后开始流传的。
最让人们不理解的是,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却唯独放过了一个室友,这不是意外,马加爵之所以主动放过这唯一的幸存者,竟只是因为当年的一饭之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和其他舍友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鼎鑫公寓6栋317室飘出阵阵恶臭。
宿管员循着味道撬开317室衣柜的瞬间,四具蜷缩在塑料袋里的尸体轰然倒地。
这个场景像枚重磅炸弹,在春城昆明疯狂传开,而凶手竟是同宿舍的马加爵,这个曾获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的“天之骄子”,用三天时间将铁锤砸向四位朝夕相处的同学。
马加爵的刀锋最终停在了林峰门前,当这个广西老乡敲门邀请打牌时,浑身血污的杀人魔默默收起了锤子。
多年后人们才知晓,大二那年冬天,林峰看见缩在宿舍角落发高烧的马加爵,二话不说冲去食堂打了份热腾腾的饭菜。
这个细节被马加爵在狱中反复提及:“他端着饭盒的手冻得通红,汤面还冒着热气。”
在宾阳中学读高三时,马加爵就是老师口中的传奇。这个总穿着补丁衣服的农家少年,能解出让数学老师都挠头的难题。
可当同学嘲笑他“鞋子露脚趾”时,他会突然攥紧拳头冲出教室。班主任在评语里写道:“该生性格孤僻,易怒,需注意心理疏导。”
2000年踏入云南大学校门时,马加爵的帆布包里只装着两套旧衣和一沓助学贷款证明。
当室友们讨论着耐克鞋和网吧联机时,他总躲在阳台用二手收音机听英语。
这种格格不入在邵瑞杰出现后被打破,同为广西老乡的邵瑞杰,会拉着他去食堂拼饭,会借给他《射雕英雄传》盗版碟。
可当邵瑞杰在牌桌上脱口而出“难怪龚博不请你参加生日会”,马加爵二十三年积累的自尊轰然崩塌。
案发前七天,马加爵在旧货市场买石工锤时,老板看他眼神像看怪物。
他低头盯着磨破的鞋尖:“要最结实的,能砸开……水泥地。”当晚,他在日记本上画满宿舍平面图,用红笔圈出每个人的床位。
唐学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提前返校借宿,竟会成为马加爵计划里的第一个祭品。
2月13日傍晚,唐学李正趴在床头看报纸,马加爵的锤子已高高举起。塑料袋套住头部的瞬间,他甚至没来得及发出声响。
第二天邵瑞杰洗脚时,马加爵就站在他身后,锤子穿透热水蒸气砸向天灵盖。当杨开红推门撞见满地血迹时,马加爵的锤子像雨点般落下。
最讽刺的是龚博,这个被马加爵以“三缺一”为由骗来的学霸,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
李玫瑾教授在分析案情时指出:“马加爵的电脑里存着大量色情影片,寒假期间他多次出入校外发廊。”
当邵瑞杰可能将这个秘密当作笑谈,马加爵的杀人动机就变成了双重保险,既报复侮辱,又封住秘密的嘴。
但林峰的幸存证明,再扭曲的灵魂也有裂缝,那道裂缝里照进过一碗热汤的温暖。
逃亡路上,马加爵在ATM机取钱时,监控拍到他盯着取款机屏幕发呆。
银行卡余额显示350元,这是他留给自己的“赎罪金”。在三亚流浪的日子,他混在乞丐堆里看《法制日报》,当看到自己照片被印在头版时,突然捂着脸哭得像个孩子。
被捕后面对镜头,马加爵总在重复一个动作:用铐着手铐的手整理衣领。
这个曾经连买件新衬衫都要犹豫半年的穷学生,直到死刑执行前都没穿过西装。
他在遗书里写道:“请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我不想有坟墓,不想有人记住我。”
如今,云南大学317室已改造成心理健康咨询室。墙上的挂钟永远停在2004年2月15日,那是马加爵最后一次处理尸体的时间。
每年开学季,总有新生对着“林峰”这个名字发愣,这个唯一从死亡名单上被划掉的人,毕业后拒绝所有媒体采访,消失在茫茫人海。
有人说在深圳电子厂见过他,工牌上印着“林峰”,午休时总爱独自去天台吃饭。
这起案件像面镜子,照出人性最幽暗的褶皱,当马加爵的锤子砸向同学时,也砸碎了无数家庭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
而林峰那碗饭的余温,至今仍在提醒人们:在仇恨的深渊里,善意或许就是那根最细弱的绳索。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
央视网
来源:科普早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