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代,凡属官府、宫廷所需物资的置备购办,称之为“采办”或“采买”,统一由户部管理。
文|一说红楼
编辑|一一
薛蟠是紫薇舍人薛公的后代,书香继世,家中有百万之富。
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唐开元初年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
薛家是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科的皇商。
图|薛蟠
在清代,凡属官府、宫廷所需物资的置备购办,称之为“采办”或“采买”,统一由户部管理。
薛蟠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在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
他进京的目的之一,是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第49回,薛科出场。
曹雪芹这样介绍:“薛蟠之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随后带了妹子赶来,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入亲戚。”
薛家是皇商,有百万之富,是金陵一霸。但薛家又是书香继世之族。
所以,薛宝钗的父亲才会令她读书识字,对其进行多方面严格培训,为日后的选秀做准备。
图|薛宝钗
薛蟠不同于其胞妹薛宝钗,整个人看上去既霸道又愚蠢。
薛家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护官符中“丰年好大雪”。可知在如此大雪,长在富贵场中之人,薛蟠和薛蝌都是薛族“虫”字辈。
薛蝌的“蝌”是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虫,即蝌蚪。
薛蟠的“蟠”有两个读音,一个是 Pán,一个是fán。前者和虫无关,后者是虫。
《尔雅·释虫》:“蟠,鼠负。”
这种虫子长半寸许,色如蚯蚓,背有横纹,腹下多足。生长缸底或墙根湿处。
这种小爬虫很难见光明,还有寄生的特性,恰好和“呆霸王”薛蟠的所作所为,十分吻合。
图|薛蟠
进京之后,薛蟠盘踞在贾府不去。
提起薛蟠的字,有说“文龙”,也有说“文起”。
按照封建社会的取名习惯,更习惯将蟠和龙二字连在一起。
这样命名和取字,也能看出正在走下坡路的书香继世之家对薛蟠寄予的厚望。希望其如盘伏之龙,将来有腾飞之日,盼其由小虫变成大龙,以振门庭,以续族威名。
只可惜,薛蟠长大之后实在不争气,成了天下第一弄性尚气之人,不断惹是生非,还闹出了命案。
薛家以为播下的是龙种,实际收获的却是满地乱蹦的跳蚤。
薛蟠又是薛家的独根孤种,父亲死后寡母薛姨妈溺爱他,以致从小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长大后仗着有钱有势,任凭本能的冲动,追求低级欲望的满足。
图|薛蟠
平日所为,他不是花天酒地,就是聚众嫖*娼,甚至追求男色。
薛蟠原本就是个没文化的糊涂人,不免显得粗野、鄙俗,结果成了别人眼中的“呆霸王”。
薛蟠的生活是世俗的。
他组织打野,风流自喜,而实花柳之门外汉,风月之假斯文。
富贵温柔乡中的薛蟠,既不学文化,也不懂经济,一生惟知贪恋酒色,一味图个乐儿,遂致老大无成。
相对于薛蟠的鄙俗,薛蝌要文雅许多。
图|薛蝌(右)
相比于薛蟠,薛科出身高贵,秉性诚实,长得也不俗。
宝玉曾惊叹:“谁知宝姐姐的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个样了,倒像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
薛姨妈谈起薛蝌,说他是个有廉耻、有心计儿的,又守得贫,又耐得富。
相比于薛蟠,薛蝌是个有见识有肝胆、懂感情重孝悌、少喝酒不好色的完美的封建君子,他甚至连宝钗这位淑女身上世故冷漠的弱点都克服了。
曹雪芹毫不吝啬对薛蝌的肯定和赞赏,还安排邢岫烟嫁给他。
图|邢岫烟
对比薛蝌,薛蟠在寡母的一味庇护、娇惯下,成了一个只知吃喝玩乐,永远长不大的愚蠢鲁莽、无法无天的“呆霸王”。
薛蝌早年跟随好乐的父亲到各地做买卖,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
所以,他颇有阅历和见识。
后来,他父亡母病,要承担家庭的重任。相比薛蟠,他更加成熟一些。
只可惜,薛家到了薛蟠这一代,如同贾府到了贾珍、贾琏这一辈,已经是江河日下, 风光不再了。
薛宝钗虽然留意于仕途经济,为人颇有才干,只可惜她只是女儿身。
薛蝌虽然为人稳重,精明能干,但毕竟没有正统的出身。
图|薛蝌(左)
他是二房长孙,一辈子只能像他父亲一样,辅佐长房堂兄薛蟠。
虽然薛蝌的“蝌”有金蟾之意思,但身为商贾,即便是位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不过是个农工商之“商”。
最重要的是,绍承祖业的重任,偏偏落在无德无能的“呆霸王”薛蟠肩上。
前面提到,薛蟠和薛蝌都是“虫”字辈,暗含“肉腐出虫”的意象。
所以,薛家自然行将就木的腐败。
图|薛蟠
薛家虽然是富甲一方的皇商,但子孙(主要是薛蟠)堕落无能,如“蛆虫”一般依附旧制度,最后只能加速家族崩溃。
薛蟠和薛蝌的名字,既是家族衰微的缩影,也承载着复杂的隐喻和伏笔。
曹雪芹将薛家子嗣的命运和历史批判交织,展现了《红楼梦》深邃的艺术象征。
薛家若想翻盘,只能寄希望于“刘海戏金蟾”的薛蝌,只有他有聚财的能力。
或许他的沉稳和责任,能够通过经商重振家业,成为薛家遁去的一线生机。
如果无法崛起,薛家只能在“虫”字辈子嗣中衰亡。
来源:燕子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