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沈阳女子大闹机场后续:航司揭露实情,当事人紧急发声澄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3:49 2

摘要:“啊啊啊,还有三十多分钟,你不让上飞机啊,耽误我事啊,孩子要考试啊”。

文|安青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啊啊啊,还有三十多分钟,你不让上飞机啊,耽误我事啊,孩子要考试啊”。

视频中,“一位母亲”的情绪崩溃与“考公”这一话题的结合,让该事件迅速登上热搜。

对于这种没有时间观念还影响机场秩序的人,不少网友都表示:幸亏没赶上。

然而,事件的一些细节也并非如网友所传的那样。

事情迎来反转了?

01

三步一摸身份证,五步一看座位号。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坐高铁和飞机前的常态。

真的是只要身份证放在口袋里,无时无刻都在紧张。

而老一辈的不少人则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高铁还有一个多小时,爸妈已经开车把我送到站了。”

“15点的高铁,爸妈怕路上堵车,7点就把我送出来了。”

“提前12个小时把我送到机场。”

然而,沈阳的一位女子却与上述那些有着强烈时间观念的父母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坐飞机的流程比较复杂,需要乘客提前到机场。

而每一班飞机也都有自己规定的时间。

沈阳仙桃机场也有自己的规定,那就是距离起飞40分钟前停止值机。

而一对“母子”却是迟到了。

有网友爆料她的“儿子”称是妈妈不愿意打车才来玩的。

机场也是按规矩办事,没让他们值机。

就是这样,这位女子不愿意了。

为了达到目的,情绪激动的她竟大闹机场。

只见她直接对着值机柜台哭喊,甚至下跪磕头。

从她的话语中也可以隐约了解到她与同行的男子似乎是母子关系。

本次二人出行也是为了“儿子”的公务员考试。

她这般连哭带闹的举动,瞬间吸引了其他旅客的目光,

而这段记录着现场混乱场景的视频,不出意外地被网友分享到了网络上。

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网友都展现出了对规则的尊重与理解。

他们纷纷留言表示机场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也有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这对 “母子” 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大家看来,乘坐飞机本就需要预留充足时间应对交通、安检等环节。

不说提前,要是两人能按规定时间到机场,怎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更别说这位女子嘴上说的“孩子要赶不上考试了”,怎么这样像在推卸责任?

似乎不是她迟到了,而是机场的工作人员故意为难她。

甚至有人质疑,要是让这个男子如果考上公务员,不知能否能在工作中遵守的规章制度。

不得不说,这位女子太冲动了。

在规则面前,情绪从来不是通行证。

迟到后,她想的不是如何补救或者说解决问题,而是豁出老脸去为难工作人员。

在她看来,即使值机已经停止了,但飞机还没起飞,自己就可以上飞机。

不知她是否想过,去考试也不是只能坐飞机,买张高铁票照样去。

在机场耽误的时间,换种交通方式估计也出发了。

以“耽误考试”为由道德绑架,错过值机后还拒绝理性沟通,也难怪大部分网友都不站在她的身边。

本以为这件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不承想还有反转。

02

事件发酵两天后,当事人李女士通过极目新闻作出澄清。

她明确否认了网络上 “舍不得打车导致迟到” 的传言,直言当天是与朋友驾车送表弟前往机场。

且两人真实关系为表姐弟,而非网传的母子。

一行人抵达机场时,距离航班起飞仅剩四十多分钟。

机场相关人员告知他们可走快速通道,这让几人稍感安心。

然而当来到值机处,深圳航空工作人员却坚持,必须在航班起飞前40分钟以上办理值机。

双方由此产生争议。

见此情形,李女士就开始和值机窗口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

在多次得到对方的拒绝后,她的情绪就崩溃了。

进而在机场做出了冲动的事情。

并且在她看来,自己当时不是“撒泼打滚”,也没有在大闹机场。

而是选择以下跪磕头的形式请求工作人员。

更关键的是,她的表弟此行并非参加备受瞩目的公务员考试。

而只是考取一个普通的资格证。

不过,当事件发酵至此,考试性质早已不是核心焦点。

—即便抛开 “还未考公成功呼吁想有特权” 的争议不谈。

她在机场大厅跪地哭喊,引发人群聚集的行为,实实在在对公共秩序造成了干扰。

那么大的机场不可能只为她一个人服务。

更别说她的请求似乎和传统意义上的请求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人们遇到问题会选择与工作人员礼貌、平和地沟通。

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是坐在地上撕心裂肺还引来一大堆的乘客围观。

其行为或许是期望借此促使工作人员通融。

深圳航空的回应更是让事情的走向更加清晰明了。

工作人员还表示,李女士的弟弟是在截止值机后的13分钟才到达的。

他们有视频为证。

这与一位自称在现场的网友所言也对得上。

这场风波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李女士提供的通话录音还原了部分事实。

但她的回应却依旧难以消弭公众对其行为的质疑。

毕竟迟到和大闹机场是事实。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此类事件犹如一面镜子。

既照见了李女士这类人群对规则的漠视,也折射出舆论场的浮躁。

当视频截取的片段被无限放大,当情绪化地表达掩盖理性判断,真相往往在传播中扭曲变形。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坚守规则,情绪释放需守底线。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结语

机场方的铁面无私,何尝不是对所有旅客的温柔守护?

就像父母提前3小时送你到车站,本质上都是对众多不确定性的温柔抵抗。

李女士的崩溃或许情有可原,但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在规则框架内解决问题。

好好说话从来都不是不是软弱,而是成年人最体面的自救。

毕竟,能管理好情绪的人,才能管理好人生。

部分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考公不是误机大闹机场的理由 20250519

《中国新闻周刊》|网传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当事人回应 20250520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