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大手一挥,抛售189亿美债,美国大动脉被切,特朗普寻求访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1:00 2

摘要: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

据和讯网报道,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今年首次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美元(资料图)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美债重要持有国,曾一度排名全球第一。自从2019年被日本超越之后,近年来中国在逐步减持美债,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不过,这一次是自2023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单月长期美债抛售,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行为。事实上,其原因也不难理解,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风险规避。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这是继标普2011年、惠誉2023年之后,第三家主要评级机构对美国信用评级的调整。三大评级机构,已经没人再给美国“满分”信用。

美债是美元资产压舱石,一旦美债崩盘,美元霸权也就崩盘了。美债也是中美关系压舱石。只要中美不彻底撕破脸,中国不会把美债全部卖光的。在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就可以持续减持美债,不断对美施压。要是美国扛不住了,它自然会主动让步。在这一轮关税战中,特朗普也是重点盯住了英日两国。在关税谈判中,日本被列为第一序列。在美日贸易谈判失败后,美英则抛出了一份所谓的“贸易协议”,把英国视为第一个对美“投降者”。

芯片(资料图)

近日,美方出台规定,要求全球范围内都不能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否则将“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同时美方还施压国际机构,禁止给哥伦比亚境内的中企贷款,原因是不久前哥伦比亚总统访华,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上达成重要协议。特朗普政府先后两次对中企出手,明显是忘了得罪中国的后果,很快噩耗就来了。189亿美元的减持规模,是中方用短债置换长债的结果,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抛售美债的可能。

目前,尽管中国在美债中持仓量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着一定规模,并未完全走出美债市场。但凡与美关系继续恶化,相关政策调整,或将迎来更多变数。而对于世界金融市场来说,中国“主动让位”减持美债则是必将面对事实,市场参与者将应对这一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无法预知未来会如何发展,这一变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债市场的开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此次中国减持美债的举动,依然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开始。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日播出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多次提到了中国。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访问中国时,特朗普回答:“我当然愿意。”他补充道,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彭博社注意到,尽管特朗普释放出渴望与中方接触的信号,但他同时承认,此番中东之行旨在让这些国家远离中国影响。谈到本次访问的三个阿拉伯国家时,特朗普反复提到了其重要性:这个地区至关重要,这里是世界能源之都,掌握着巨量能源,还有其他战略资源。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任后,并未营造对话氛围,甚至不履行达成的共识,施行所谓的“对等关税”。如今对于特朗普的访华之请,中方的态度其实依然明确,就6个字:“听其言观其行”。当前局势恰似高手对弈,双方你来我往的对招,就看谁先撑不住投子退让。很显然,最先坐不住的是美国,所以有了特朗普的“希望尽快访华”。最后,对于特朗普能否访华,取决于3个关键变量:是否取消剩余加征的对华关税、是否在台湾问题上言行一致以及能否在稀土问题上给出等价交换条件。

来源:雷霆亮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