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归=官富二代混文凭?”最近某平台抛出这个话题,评论区直接炸成火锅现场。但我要说——这届网友可能骂错人了!
“海归=官富二代混文凭?”最近某平台抛出这个话题,评论区直接炸成火锅现场。但我要说——这届网友可能骂错人了!
先甩个暴击数据:智联招聘《2024海归就业报告》显示,海归平均月薪15440元,国内毕业生10058元;硕士学历海归薪资直接飙到16800元,是国内硕士的2倍还多!一线城市更离谱,海归月薪22000-30000元,国内毕业生还在1万出头挣扎。
但诡异的是——骂海归最凶的,往往是月薪5000的那批人。
上周参加同学会,老张拍着桌子骂:“我表弟英国水硕回来,进大厂起薪1万8!我985毕业苦熬五年才到1万2!”结果转头发现,他表弟每天加班到凌晨,周末还在恶补行业报告。
更魔幻的是企业态度。格力研发团队8%是海归,第一大股东是开曼群岛注册的国际资本(含美国资本),掌门人张磊还是耶鲁硕士。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放狠话“不用海归派”,转头却给海归团队批了千万级研发预算。
这波操作像不像你妈一边骂你“就知道玩手机”,一边偷偷给你生活费加码?
但最扎心的真相是——海归早就分层了。
✅ 真学霸组:MIT博士回国年薪百万,带团队攻克芯片难题
❌ 镀金混子组:澳洲野鸡大学毕业,简历造假被HR当场揭穿
✅ 资源玩家组:爹妈砸钱送进常春藤,回国直接继承家业
有猎头朋友吐槽:“现在招海归跟开盲盒似的,运气好挖到宝,运气差招回个祖宗。”
不过最黑色幽默的是——那些骂海归的网友,转头又羡慕起“海归大V”。司马南、张维为、胡锡进……哪个不是海归背景?陈平教授“2000元人民币>3000美元”的神论,不也是留美期间悟出来的?
所以说啊,这届网友根本不是歧视海归,而是仇富+酸葡萄心理!就像你买不起爱马仕,就骂它logo太土;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得倒牙。
但数据不会说谎:
❶ 某大厂HR透露,清北复交海归简历通过率比国内生高40%
❷ 北上广深海归落户政策年年放宽,抢人大战白热化
❸ 某留学机构内部数据:中产家庭留学预算5年涨了3倍
最后灵魂拷问:
如果孩子能进全球前50名校,家里砸锅卖铁也供得起,你会送他出国吗?
当海归拿着2万月薪交税时,键盘侠们还在为“爱国”吵得面红耳赤——这算不算当代最大的黑色幽默?
其实现在留学生也精了,某书爆款攻略:《如何用30万预算假装藤校精英》《回国求职避坑指南:这些公司看到海归就扔垃圾桶》……
互动时刻:你身边的海归是真学霸还是混文凭?评论区蹲个真实案例!
来源:灵狐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