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区多措并举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2:19 2

摘要:古树名木是镌刻岁月年轮的“活文物”,承载着生态、文化与历史的独特价值。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通过科学建档、精细管护、广泛宣传等举措,为辖区41株古树名木筑起坚实保护屏障,让“绿色记忆”焕发新生。

古树名木是镌刻岁月年轮的“活文物”,承载着生态、文化与历史的独特价值。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通过科学建档、精细管护、广泛宣传等举措,为辖区41株古树名木筑起坚实保护屏障,让“绿色记忆”焕发新生。

精准建档,动态管理。区自规局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综合运用专业定位技术、实地勘察、群众访谈等方式,为全区古树名木开展“地毯式”普查。通过采集树龄、树种、胸径、冠幅等关键数据,结合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为每株古树建立“一树一码”数字化档案,实现生长态势、环境变化等信息的动态监管。经认定,全区现存古树41株,其中二级古树3株、三级古树38株,全部纳入智慧化管理平台,为后续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责任到人,科学管护。为破解“重认定、轻养护”难题,严格落实“一树一牌一策”机制。统一更新41株古树的专属标识牌,明确养护责任人与区政府签订管护协议,并发放专项补助。针对长势衰弱或受损古树,聘请专业团队定制复壮方案,通过树冠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综合措施开展抢救性修复。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13万元,完成古树修复工程19例。此外,建立“日常巡查+专家会诊”机制,定期监测古树健康状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广泛宣传,文化赋能。利用赶集日、“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等形式,普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法规,2024年以来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覆盖群众超万人次。开展“古树文化七进”活动,将古树摄影展、自然课堂带进社区、学校和企业,挖掘古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生态价值,引导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爱树护树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市中区将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极探索“认养制”“云守护”等社会参与模式,构建古树名木保护长效机制,让古树名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名片。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