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土高原的腹地庆阳,有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年时光,以光影为幕、牛皮为笔、唱腔为魂,演绎着历史与传说,它就是被誉为“庆阳五绝”之一的道情皮影。
《帅账》 庆阳融媒记者 赵彩霞 摄
在黄土高原的腹地庆阳,有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年时光,以光影为幕、牛皮为笔、唱腔为魂,演绎着历史与传说,它就是被誉为“庆阳五绝”之一的道情皮影。
道情皮影以独特的牛皮雕刻技艺和婉转悠扬的唱腔闻名,三五人、一盏灯、数杆皮影,便能在“亮子”上构建出精彩绝伦的艺术世界。艺人十指飞动间,说念唱打一气呵成,让窑洞内外充满生机,带领观众走进充满想象的奇妙天地。
1987年,由史呈林、谢正礼等6位艺人组成的“中国甘肃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远赴意大利,让环县道情皮影首次惊艳世界,收获“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美誉。此后,它不断收获荣誉:2003年入选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7年被列入申报世界非遗预备名录。
如今,环县道情皮影构建起完善的四级传承人体系,史呈林、高清旺等国家级传承人领衔,40多家戏班、300多名表演艺人与60多名雕刻艺人共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180余部保留古老文化符号的剧目,在黄河之滨、黄土高原上持续传唱,成为原生态艺术的活化石,让道情皮影这一千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古今演义。 特约摄影 张永鑫 摄
皮影走出国门。 特约摄影 张永鑫 摄
皮影戏表演。 庆阳融媒记者 陈飞 摄
皮影戏直播。 特约摄影 张永鑫 摄
环县职中学生展示皮影戏。 庆阳融媒记者 陈飞摄
皮影戏表演传承。 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 摄
皮影展示。 特约摄影 张永鑫 摄
皮影上色。 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 摄
皮影雕刻。 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 摄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