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赖默斯”155毫米自行火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5:46 5

摘要:“普赖默斯”(Primus)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初“精兵强军”战略下的产物。当时,新加坡陆军面临两大痛点:其一,传统牵引式火炮无法满足装甲旅的高机动性需求;其二,进口西方火炮系统成本高昂且维护受限。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SKT)联合国防科

普赖默斯

“普赖默斯”(Primus)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初“精兵强军”战略下的产物。当时,新加坡陆军面临两大痛点:其一,传统牵引式火炮无法满足装甲旅的高机动性需求;其二,进口西方火炮系统成本高昂且维护受限。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SKT)联合国防科技局(DSTA)和武装部队(SAF),以FH-88型39倍径牵引榴弹炮为技术基底,融入FH-2000型52倍径榴弹炮的模块化设计理念,耗时六年打造出这款“轻量化履带平台+高精度火控”的复合型武器。其命名“Primus”源自拉丁语“第一”,暗含“东方第一炮”的野心,更体现了新加坡试图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该炮的底盘虽借鉴M109系列,但动力系统采用通用动力公司的HMPT-500-3EC液压传动装置,输出功率达404千瓦,较M109A6提升15%,这折射出新加坡在动力总成领域的自主创新。

早期版本

“普赖默斯”的车体设计堪称“轻量化与防护性”的矛盾统一体。其全焊接钢质装甲炮塔厚度虽未公开,但通过实测数据可推断其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直射,而车体底部采用V型防雷设计,能降低反坦克地雷的毁伤效能。悬挂系统采用六根高强扭杆+铝合金双缘负重轮的组合,第一、第六负重轮配备液压减震器,这一设计使其在30°斜坡上仍能保持稳定射击。值得关注的是其履带系统:履带板挂胶处理,诱导轮与托带轮的橡胶衬套设计显著降低噪音,这在城市巷战中具有战术价值。此外,炮塔顶部集成7.62毫米机枪,采用电动俯仰机构,可实现360°环射,填补了近程防空盲区。

结构示意图

“普赖默斯”的火力输出能力堪称“小口径身管的大能量”。其39倍径身管虽不及PzH2000的52倍径,但通过发射远程全膛底排增程弹(ERFB-BB)仍能实现30公里射程,这得益于新加坡在发射药技术上的突破——采用双基推进剂与可燃药筒,使膛压峰值控制在335兆帕以内,延长炮管寿命至2000发。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弹药体系:除常规高爆弹、发烟弹外,新加坡自主研发的155毫米子母弹可携带64枚反装甲子弹药,每枚子弹药配备自毁装置,这一设计使其在反装甲集群作战中具备“饱和打击”能力。火控系统方面,其数字化系统可自动完成弹道解算,结合GPS差分定位技术,首发命中概率较传统火炮提升40%。

主炮特写

“普赖默斯”的防护设计体现了“隐蔽-发射-撤离”(SHOOT-AND-SCOOT)战术理念。其炮塔采用低轮廓设计,正面投影面积较M109A6缩小18%,降低被侦测概率。车内配备三防系统,可在核生化环境下持续作战30分钟。弹药储存方面,22发待发弹药采用模块化布局,其中12发位于炮塔尾部旋转弹舱,10发置于车体前部防爆隔舱,这种“前后分离”设计显著降低殉爆风险。此外,其底盘配备液压驻锄,展开时间仅需8秒,配合自动调平系统,可在15秒内完成从行军到战斗状态的转换,这一速度较M109A6缩短近一半。

正面装甲

“普赖默斯”的机动性堪称“小国重器”的典范。其动力系统采用底特律柴油6V-92TLA发动机,最大功率404千瓦,单位功率达14.3千瓦/吨,这一指标接近M1A2主战坦克的水平。传动系统采用5前进挡+5倒挡设计,最小转向半径仅7.5米,使其在复杂地形中具备“坦克级”的机动性。更关键的是其战略投送能力:战斗全重28.3吨,可通过A400M运输机空运,而同级别火炮如PzH2000战斗全重达55吨,需C-17才能运输。此外,其涉水深度达1.2米,配合履带裙板设计,可在热带雨林地区实施“蛙跳战术”。

强悍的越野性能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