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青岛人 | 刘艺东:新文人画的当代解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1:02 2

摘要:个人简介:刘艺东,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树人书画院名誉院长,西安碑林书画研究院常务执行院长,徽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在广东、浙江、山东举办个人画展逾30场,并连续举

刘艺东

个人简介:刘艺东,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树人书画院名誉院长,西安碑林书画研究院常务执行院长,徽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在广东、浙江、山东举办个人画展逾30场,并连续举办“若非有想”刘艺东国画作品全国巡展。

即使是日常生活的烟火场域,抑或红尘万丈中的一草一木,刘艺东皆会赋予其清新静雅的“禅意”之境,令观者在呼啸的数字时代,放空喧嚣,感受久违的“慢日子”和心灵的飘逸。

所谓文人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刘艺东的作品则延续了新文人画精神,既吸纳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当代艺术表白,呈现出诗性的新文人画品格和遥远的“士大夫”精神,于疏密得法的笔法神韵中,形成了一套张弛有道的新文人画范式。

作为北方人的刘艺东,似乎更像是从江南走出来的旧式文人。恰恰是这种地缘的冥冥之意,让他的艺术之路和新文人画面貌有着独树一帜的意境。1958年,刘艺东生于青岛,自幼随父母工作调动去往长春市。他三四岁开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涂鸦,地上、桌上,冬天里有气雾的窗玻璃上,只要能画画的地方,他都会用各种方法随心所欲地涂鸦。当时他的舅舅在一家大型国企的工会从事美术工作,他便像舅舅的小尾巴一样,大部分时间跟着绘画和写标语。他的模仿力极强,晚上,舅舅白天画画剩下的颜料、油漆又成了他的宝贝,很快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大字标语,还模仿画一些宣传画,一画就是大半夜。那个年代,黑板报是重要的艺术传播平台,刘艺东由此大显身手。1972年,刘艺东随家人返回青岛,并进入39中初中部学习,幸运地遇到了他的美术老师杜沂。

杜沂擅长花鸟画,是青岛著名画家。杜沂一眼就看出刘艺东是个画画的好苗子,精心培养他,手把手教,还指导他创作作品参加全市美术大展。1975年,刘艺东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市国庆美术大展并获奖,自此,他的作品每年参展,连续十多年获奖。这一年,他正式拜师,成为杜沂的入室弟子。杜沂不仅对他精心栽培,更是拿出私藏的古代名家画册,让刘艺东反复临摹。刘艺东在传统基础上自然发展,所以他的画作新中有旧,旧化作新,很好地突出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慢慢形成了宜古宜新,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面貌。

2005年,刘艺东离开青岛去了南方,第一站先到芜湖和南京,尔后又去了广州、深圳、厦门,也曾客居杭州和宁波,辗转穿行于南方各地。南京是新文人画的发源地,传承了六朝古都的文化气韵,刘艺东在南京受新文化领军人物朱新建、刘二刚、王孟奇的影响,给了他认知上强烈的冲击,使他对自己前期的创作进行了深刻的观照和反思,似乎打通了艺术的气脉,灵感迸发,创造出独特的新文化符号式的作品人物。他的画作大受欢迎,作品被广泛收藏,大收藏家刘岗一次就收藏了他400幅作品,还有浙江金华浦江三浩轩的陈旭明等,不但收藏了刘艺东的作品,还投入大量资金宣传刘艺东的作品。

近年来,刘艺东的画革古出新,凸显人文情怀,华润与奇趣呼之欲出。画里的人物身高是正常画里人物的一半不到,头部特别大,约占了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多,五官都是简笔勾勒出的,符号式的,光头、浓眉、小眼、高鼻子、大嘴巴,神态各异,看上去全是古人,真是“至相无相,非空非色”,这些变形的人,或喝茶,或对弈,或饮酒、听松、赏月,人人都很清雅、喜气,怡然自得,超然物外。画里的山石、苍松、老树也都是变形的、苍古的,画法自然、朴拙,没有太多刻意的笔墨技巧,却显示深厚的功力。整个画面处处流露着古意与超然,谐趣与童真,达观与清雅,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成熟的新文人画创作个性与符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吕靖雯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