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洛川县博物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策划系列沉浸式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社区浸润、校园启蒙、街头宣传及携手高校研学活动,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的文化桥梁,激发全社会对文博事业的关注与热爱。
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洛川县博物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策划系列沉浸式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社区浸润、校园启蒙、街头宣传及携手高校研学活动,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的文化桥梁,激发全社会对文博事业的关注与热爱。
5月14日,“文明薪火:民俗与历史文化进社区”活动走进解放路社区,率先拉开“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帷幕。工作人员携精心制作的文物图片展牌,将洛川民俗节庆的热闹场景、传统习俗的深厚底蕴以及历史文物的独特魅力一一呈现。专业讲解员化身文化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区居民详细解读民俗智慧,讲述文物背后的岁月故事,让居民触摸到先辈的生活温度。互动环节中,居民们纷纷分享家族故事、口述地方传说,共同探讨博物馆融入社区生活的创新路径,让历史文脉在邻里谈笑声中焕发新生。
校园:文物会“说话” ,青春育新苗
在北关小学校园文化的沃土上,讲解员以《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水陆画、燕王剑、瑞兽葡萄纹铜镜、北魏千佛造像碑等珍贵文物,不再是陈列在展柜里的冰冷物件,而是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化作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主角,将同学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活动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现文物的前世今生。知识抢答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参与,在思维碰撞间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工作人员和老师们还一起探讨博物馆如何借助教育资源,在青少年文化培养中发挥更大功能,让传统文化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街头:宣传引关注,未来共展望
5月16日,街头宣传活动成为公众与博物馆的“对话现场”。醒目的主题横幅、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吸引市民驻足。工作人员化身“文博推广员”,向过往行人详细介绍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多元功能。咨询服务台前,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公众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疑问,认真收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每一句询问、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与期待,也为我们探索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高校:研学和声,共谱文化新篇
5月17日,与西北大学携手开展大学生研学活动,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研学和声。同学们穿梭于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与文物近距离接触,聆听讲解员的深入讲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场研学打破了传统的参观模式,形成“参观+研讨”。研讨环节,同学们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围绕博物馆在快速发展社会中的新定位、新使命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和建议。这种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研学,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文化传承新路径。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增进了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参与,更展现了洛川县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未来,洛川县博物馆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深耕公众服务,探索多元发展路径,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灯塔。(雷春霞)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