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管控“根基” 织就平安“密网”——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0:55 2

摘要:派出所作为公安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基础管控的“神经末梢”,在维护辖区稳定、服务群众等公安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锚定“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目标,探索推行“分级监管+ 数字地图 + 积分报表”的基础管控

派出所作为公安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基础管控的“神经末梢”,在维护辖区稳定、服务群众等公安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锚定“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目标,探索推行“分级监管+ 数字地图 + 积分报表”的基础管控新方法,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场所监管、安全防范等工作,将公安基层力量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中,用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精准施策 织密人口管理“服务网”

西园路派出所全力夯实“三实”基础信息,依托基础管控平台,以“入户走访+数据碰撞”的组合拳,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攻坚战。社区民警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逐户上门登记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确保辖区人口信息实时更新、精准无误。截至目前,辖区人口信息准确率已提升至98%以上,为精准管理和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辖区内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派出所创新实施“一人一档案”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定期走访提醒和风险预警等机制,派出所对重点人群的管控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目前,重点人员管控率已达100%,彻底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分级监管 筑牢场所安全“防火墙”

在场所行业管理上,派出所推行分级监管策略。依据风险程度,将辖区旅馆、网吧、KTV、危化品企业等重点场所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明确风险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和措施,结合日常各类清查行动生成检查任务,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同时,派出所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在旅馆业,严格落实“实名入住”系统,数据实时接入基础管控平台,实现自动比对预警;针对寄递物流业,派出所实施“开箱验视+实名登记”数据上传机制,让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为辖区安全加上多重“保险锁”。

科技引领 打造立体防控“安全盾”

科技赋能让防控更智慧。派出所结合平安小区建设,在住宅小区、购物商圈、交通干道等关键区域安装了200余部智能监控,并集成了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先进功能。这些“电子眼”如同忠诚的卫士,24 小时守护着辖区的安全。今年3月,辖区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车盗窃案,民警通过调取智能监控视频进行人脸识别,仅用3小时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截至目前,民警通过视频追踪已破获多起盗窃案件,辖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5%,科技防控成效显著。

此外,派出所创新“警格+网格”联动宣传模式,每月定期组织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安全知识。同时,利用小区物业微信群向辖区居民发送预警短信,提醒居民提高警惕。

数据融合 激活实战应用“新动能”

西园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打破数据壁垒,整合汇总人口、场所、警情、监控等信息,全面形成辖区“数字地图”,处警民警通过移动终端可实时掌握现场周边情况,平均处警时间缩短3 - 5分钟,出警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派出所以“积分报表”实现考核监督可视化。平台自动生成民警基础工作“积分报表”,详细记录走访户数、信息采集量、隐患整改数等工作数据,实现 “工作留痕、质效可评”。每月对民警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有效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基础工作完成率从原来的80%提升至95%以上。

机制保障 构建责任落实“闭环链”

通过制定《基础管控平台工作责任清单》,派出所明确了社区民警、辅警在人口管理、场所监管、安全防范等各项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利用基础管控平台的“任务工单”功能,将工作任务精准派发到个人,完成情况直接纳入绩效考核。为提升民警、辅警对基础管控平台的应用能力,派出所定期开展“小班化”实操培训,邀请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民警使用平台的各项功能。

此外,派出所积极与街道、社区、小区物业对接,建立“四方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基础管控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形成“问题共商、隐患共治”格局。在辖区某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四方联动,及时解决了小区停车难、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从底数模糊到清晰可查,从粗放防控到精准施策,达拉特旗公安局西园路派出所将持续推动“基础管控+智慧警务”深度融合,为辖区长治久安和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来源:平安达拉特)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