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书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0:52 2

摘要: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80后”村党支部书记刘书榕用一部手机,架起了乡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白天,他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夜晚,他“摇身一变”,成了镜头前的主播,一边讲解惠民政策,一边销售红薯、葡萄等土特产。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80后”村党支部书记刘书榕用一部手机,架起了乡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白天,他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夜晚,他“摇身一变”,成了镜头前的主播,一边讲解惠民政策,一边销售红薯、葡萄等土特产。

白天走访农户

晚上化身主播

白天,李子札村的村民们总能看到刘书榕忙碌的身影。只要有时间,他就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探讨红薯、葡萄的种植技巧和产量,倾听他们平时遇到的难题。哪家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多关注、哪户村民的农产品销售有困难……每次和村民唠家常时,他都会把大家对村里发展的建议记在小本上。

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走访的刘书榕顾不上休息,又迅速进入“主播”状态。他注册的直播平台账号成了村里的“线上窗口”。镜头前,他一扫白天走访时的疲惫,精神饱满地向网友们介绍农村不动产权证、城乡医保等惠民政策。他用一口地道的“黄骅普通话”,将严肃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大白话”,并耐心解答网友的疑问。很快,有问必答的刘支书收获了不少粉丝。

以前卖货靠赶集

而今带货打开销路

介绍完政策,刘书榕便开始为村里的土特产“吆喝”。他拿起新鲜的红薯、葡萄、旱碱麦面粉,详细讲解它们的种植优势和口感特点。“咱们村的红薯,是沙地种植,又甜又面,蒸煮烤都好吃!”“咱们这个旱碱麦,做出来的馒头特别的筋道。”直播间里,他真诚地推荐,配上农户们辛勤劳作的画面,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从最初的寥寥数人观看,到后来直播间人气越来越旺,订单也纷至沓来。

刘书榕的直播带货,一下子打开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更让李子札村被更多人知晓。村民们感慨道:“以前卖货靠赶集,起早贪黑还卖不了多少。现在刘书记的手机就是咱村的‘新集市’,坐在家里就能把东西卖出去!”

敬老食堂建起来

村里老人有口福

“大伯大娘,今天的牛肉饺子好吃吗?”“太好吃了,吃了整整一盘呢。”“书榕啊,这每天不重样的饭菜,都把我给吃胖了。”茶余饭后,刘书榕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好不热闹。这样温馨的画面,早已成为了李子札村敬老食堂的生活日常。

李子札村常住人口1686人,其中独居老人有50多人。刘书榕发现,许多老人因行动不便,常常啃凉馒头、吃冷饭凑合对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老人的“三餐热饭”。他辗转奔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动员社会捐助。2022年5月,李子札村敬老食堂建好了,这也是渤海新区黄骅市首个农村敬老食堂。

牛肉饺子、豆腐炖肉、小米粥……每日荤素搭配的饭菜让老人们吃得暖胃又暖心。敬老食堂成立后获得了社会的关注,也收到了众多爱心捐助,爱心基金累计超25万元,供餐也实现了80岁老人三餐全免。“看着他们吃得香,我比啥都高兴。”刘书榕告诉记者,村里还同步推出了“长者关怀计划”,通过定期义诊、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形成了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沧州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