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为提高案件侦防质效,黔西南公安按照“属地为主、警种联动、一盯到底”的原则,建立州县(市)公安局、派出所警情日研判机制,带动“打防管控”工作整体升级。
近年来,为提高案件侦防质效,黔西南公安按照“属地为主、警种联动、一盯到底”的原则,建立州县(市)公安局、派出所警情日研判机制,带动“打防管控”工作整体升级。
图丨民警到现场处理警情
今年3月,册亨县盗窃摩托车案件频发,且作案时间集中在深夜。
册亨县公安局情指中心立即联动相关警种部门召开警情日研判会,对当地多起摩托车盗窃案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作案规律,并将这一研判结果迅速转化为行动指令,让派出所民警在发案的高峰时段加大了对发案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最终,用时不到48小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州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0.7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4.37%。
“案件发生后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是破案的黄金时间节点。每日研判会上,办案单位及相关部门会研判24小时内的刑事治安警情,以及48、72小时内突出案件侦办情况,为每一起案件定方向、理思路、抓关键。”黔西南州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张智伦介绍,“快”是警情日研判机制的关键,能精确把准警情“脉搏”。
“警察同志,我被抢劫了!”
今年1月,安龙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被一男子持刀抢劫,且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离现场。接警后,县局情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警情每日研判机制,联合刑侦、交管、技侦等部门开展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逃跑时所乘坐的车辆线索。根据这一线索,刑侦部门迅速展开追踪,在周边县市警方的协助下,成功将其抓获。
“高强度的警情日研判机制把每一起案件都摆在台面上,助推每一起案件驶入快侦快破的快车道。一旦有案件发生,各警种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全面推动多警种合成作战、跨区域案件整体联动、网上网下一体化作战等合成作战模式,大大提高了案件的侦破效率。”黔西南州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刘方阳介绍。
图丨情报指挥中心民警调度警情
不仅如此,黔西南公安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时收集、整合各类警情数据。通过该系统,警方可以快速发现警情的异常变化和潜在规律,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END-
作者:肖靖然
编辑:罗 微
二审:赵佳玲
终审:李娅梅
来源:黔西南公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