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儿子乘坐马航失联,10年后父亲竟然收到来信,看完后崩溃大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0:14 2

摘要:黎明远就是那个跌入深渊的人,他的儿子乘坐马航MH370失联,他的生活从此变得支离破碎,像一面镜子被人摔在地上,再也无法复原。

时间是最无情的东西,它像一把刀,割开人的记忆,也割开人的伤口。

有些伤口即使过了十年,依旧会在某个瞬间鲜血淋漓。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路都不同,有人一帆风顺,有人跌入深渊。

黎明远就是那个跌入深渊的人,他的儿子乘坐马航MH370失联,他的生活从此变得支离破碎,像一面镜子被人摔在地上,再也无法复原。

01

2014年3月7日,黎明远站在工地上,手机铃声在口袋里响起。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志航”两个字。黎明远的脸上露出微笑,按下接听键。

“爸,我马上要登机了。”电话那头,黎志航的声音充满兴奋。

“记得检查护照和机票,到了马来西亚给我发信息。”黎明远看了看表,皱了皱眉头,工地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知道了,爸。你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志航笑着说,“我这次一定会得奖的,到时候回来给你看奖杯。”

“好,爸爸等着你的好消息。”黎明远想说更多,但工地主管在远处向他招手,“你先去排队吧,我这边还有点事。”

“好的,爸,那我先挂了。”

“一路平安。”黎明远说完,挂断电话,把手机放回口袋,快步走向主管。

那天晚上,黎明远回到家,妻子赵雅芝已经做好了晚饭。她坐在餐桌旁,脸上带着不满。

“志航登机了吗?”赵雅芝问。

“嗯,他下午的飞机,应该已经到了。”黎明远脱下外套,坐到餐桌前。

“你应该去送他的。”赵雅芝把一碗米饭推到他面前,“这么重要的比赛,你居然没去送他。”

“我也想去,但是项目正在关键时期。”黎明远低头扒了几口饭,“等他回来,我一定去接他。”

赵雅芝摇摇头,不再说话。

那天晚上,黎明远躺在床上,想给儿子发一条信息,但他想儿子可能正在休息,就放弃了。他打算第二天一早再联系。他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他后悔一辈子。

02

2014年3月8日,黎明远早早起床,拿起手机查看,没有志航的消息。他给志航发了一条信息:“到了吗?住得怎么样?”

发完信息,黎明远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开车去了工地。

中午,黎明远正在工地食堂吃饭,手机突然响起。是赵雅芝打来的电话。

“明远,你看新闻了吗?”赵雅芝的声音异常紧张。

“什么新闻?”黎明远问。

“马航MH370失联了!志航坐的就是那班飞机!”赵雅芝的声音带着哭腔。

黎明远的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他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不可能。

“你别着急,可能是报道错了。”黎明远试图保持冷静,但他的声音也开始发抖,“我现在就回家。”

黎明远开车回家的路上,打开了车载广播。广播里正在播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的消息。飞机在凌晨与地面失去联系,搜救工作已经展开。

到家后,黎明远和赵雅芝一起守在电视前,不断刷新航空公司官网和各种新闻网站。黎明远不停地拨打志航的电话,但都是无人接听。

“我们去机场吧。”黎明远站起来,拿起车钥匙,“也许那里有更多消息。”

在机场,黎明远和赵雅芝看到了许多像他们一样焦急等待的家属。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安抚家属,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消息。

黎明远挤到前面,抓住一名工作人员的手臂:“请告诉我,我儿子在不在飞机上?他叫黎志航,今年19岁。”

工作人员面露难色:“先生,我们正在核实乘客信息,请您稍安勿躁。”

“什么叫稍安勿躁?”黎明远的声音提高了,“那是我儿子!我唯一的儿子!”

赵雅芝拉住黎明远的手臂:“明远,冷静点,这样对工作人员发火没有用。”

黎明远深吸一口气,松开了工作人员。他走到一旁,拿出手机,再次拨打志航的号码。还是无人接听。

那天晚上,机场的大厅里挤满了等待消息的家属。有人哭泣,有人祈祷,有人在愤怒地质问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黎明远和赵雅芝坐在角落里,手机电池已经耗尽,但他们不敢离开,害怕错过任何消息。

凌晨时分,航空公司终于公布了乘客名单。黎明远颤抖着接过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查看。当他看到“黎志航”这个名字时,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在上面。”黎明远的声音几乎听不见,“志航的名字在上面。”

赵雅芝扑到他怀里,失声痛哭。黎明远抱着妻子,但他的眼睛干涩,一滴泪也流不出来。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习惯了解决问题,掌控局面。但现在,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

03

接下来的日子,黎明远和赵雅芝几乎住在了机场。每天都有新的消息传来,但都是模糊不清的。搜救行动在南印度洋展开,但一无所获。

黎明远请了长假,加入了家属互助组织。在那里,他认识了林国栋,一个与他同样失去亲人的中年男人。林国栋的女儿林思思也在MH370上。

“你觉得他们还活着吗?”一天,黎明远问林国栋。

林国栋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知道。但我必须相信她还活着,否则我就撑不下去了。”

黎明远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一个月过去了,搜救行动仍在继续,但希望越来越渺茫。黎明远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他开始研究海洋学和航空知识,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

“明远,你不能这样下去。”赵雅芝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地说,“你已经一周没好好睡觉了。”

“我必须找到他。”黎明远头也不抬地说,“如果官方找不到,我就自己找。”

“可是你这样对身体不好。”赵雅芝试图劝说。

“那你呢?”黎明远突然抬起头,“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放弃了?你是他妈妈!”

赵雅芝的脸色变白了:“我没有放弃。我只是…接受了现实。”

“什么现实?”黎明远的声音提高了,“没有人告诉我他死了!没有人告诉我他们找到他的尸体了!在那之前,我不会放弃!”

赵雅芝摇摇头,离开了房间。

黎明远和赵雅芝的关系逐渐恶化。黎明远全身心投入到寻找志航的行动中,而赵雅芝则开始慢慢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半年后,搜救行动暂停。官方宣布MH370可能已经坠毁,所有乘客生还的可能性极低。

黎明远拒绝接受这个结论。他辞去了工作,将所有积蓄都用来参与民间搜寻行动。他和一群同样失去亲人的家属一起,租了船,雇了私人侦探,甚至尝试联系灵媒。

“明远,你必须停下来。”赵雅芝在一个晚上对他说,“我们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了。”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志航只有一个。”黎明远固执地说。

“我知道你爱志航,我也爱他。但是…”赵雅芝的声音哽咽了,“他已经不在了,明远。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你怎么能这么说?”黎明远看着妻子,眼里充满了失望,“你就这么轻易放弃了我们的儿子?”

“我没有放弃他!”赵雅芝大声说,眼泪流了下来,“我只是不能看着你这样自我摧毁!你已经变了,明远。你不再关心我,不再关心你自己,甚至不再关心我们的婚姻。”

黎明远沉默了。他知道赵雅芝说的是事实。但他无法改变。对他来说,找到志航已经成为了唯一的目标。

两年后,黎明远和赵雅芝离婚了。赵雅芝搬回了老家,开始了新的生活。黎明远则独自住在他们曾经的家里,那里成了他寻找志航的指挥部。

04

2024年,MH370失联已经过去了十年。黎明远已经50岁,头发花白,面容憔悴。他仍然住在那个公寓里,但公寓的样子已经大不相同。

志航的房间被保留得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床上的被子平整地叠着,书桌上的书籍整齐排列,墙上挂着志航获得的各种奖状和证书。这个房间就像一个时间胶囊,封存了十年前的记忆。

公寓的其他地方则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文件。地图、报告、照片、证词,所有与MH370有关的信息,黎明远都收集起来,贴在墙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网。

黎明远的生活极其简单。每天早上,他会去附近的公园跑步,保持体力。然后回家,继续研究MH370的资料,联系世界各地可能有线索的人。晚上,他会坐在志航的房间里,看着儿子的照片,讲述一天发生的事情,就好像志航还在身边一样。

每年的3月8日,黎明远都会去海边,放一盏灯。他相信,这盏灯能够指引志航回家。

这一天,黎明远刚刚从海边回来,放下背包,门铃响了。打开门,他看到了吴教授,他大学时的导师,现在已经退休。

“老师。”黎明远让开身子,让吴教授进来。

吴教授看了看满墙的资料,叹了口气:“明远,你还是老样子。”

“有新的线索。”黎明远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有人在印度洋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疑似飞机残骸的物体。”

“明远,”吴教授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已经十年了。”

“我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黎明远的声音有些生硬。

“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吴教授说,“志航不会希望看到你这样的。”

黎明远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你知道吗?前几天我梦见他了。他站在远处,冲我笑,但我怎么跑也追不上他。”

吴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这说明你内心已经开始接受了。明远,生活必须继续。你可以记住志航,但不能被过去束缚。”

黎明远没有回答。他走到厨房,给吴教授倒了一杯水。

“大学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去教书。”黎明远说,“建筑系,兼职。”

吴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个好主意。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你的经验对学生们很有价值。”

“我还没决定。”黎明远说,“我怕我没时间。”

“没时间做什么?”吴教授问,“继续寻找已经不可能找到的答案吗?”

黎明远看着老师,想要反驳,但最终没有说话。

那天晚上,吴教授离开后,黎明远坐在志航的书桌前,翻开了抽屉。里面整齐地放着志航的笔记本、画册和一些小物件。

黎明远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这是志航在大学时用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他的学习心得和设计灵感。黎明远一页一页地翻着,突然,一张照片从笔记本中掉了出来。

照片上是志航和黎明远站在一座他们一起设计的纸质建筑模型前。那是志航十岁生日那天,黎明远请了假,和儿子一起完成了这个模型。照片上的志航笑得很开心,黎明远的手搭在儿子的肩膀上,脸上也带着笑容。

黎明远看着照片,眼睛湿润了。他翻到笔记本的最后几页,看到了志航出发前写的一段话:

“明天就要去马来西亚参加比赛了,很兴奋,也有点紧张。爸爸因为工作太忙,不能送我去机场,但我理解他。他一直是我的榜样,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他那样优秀的建筑师。这次比赛,我一定要拿奖,给爸爸一个惊喜。”

黎明远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他抚摸着儿子的字迹,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如果他当初去送志航,如果他多陪陪儿子…

黎明远擦干眼泪,合上笔记本,做了一个决定。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大学,接受了兼职教授的职位。同时,他联系了一家教育基金会,以志航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小型奖学金,资助有建筑梦想的学生。

生活似乎有了一点转机。黎明远开始在社区大学教授建筑课程,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他的课很受欢迎,学生们喜欢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黎明远有时会提到志航,告诉学生们他儿子的故事和梦想。

05

一天下午,黎明远正在整理教案,门铃响了。他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性站在门口。

“请问是黎明远先生吗?”女子问道。

“是的,你是?”黎明远疑惑地看着她。

“我叫苏雨晴,是'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女子自我介绍道,“我们基金会专门帮助重大灾难的受害者家属寻找心灵慰藉。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和您聊聊。”

黎明远迟疑了一下,最终让开身子,请苏雨晴进来。

“我看到您在社区大学教书,还设立了奖学金。”苏雨晴坐下来,说道,“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谢谢。”黎明远简短地回答,“你们基金会具体是做什么的?”

“我们基金会由一位失去亲人的企业家创立,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重建生活,找到新的希望。”苏雨晴解释道,“我们提供心理咨询、生活援助,也会帮助家属了解真相,获得正义。”

“真相和正义。”黎明远重复这几个字,眼睛盯着墙上的资料,“十年了,我连儿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哪来的真相和正义?”

苏雨晴看着黎明远,眼里充满同情:“黎先生,我理解您的感受。失去亲人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之一。但正如您通过教书和设立奖学金所做的那样,我们可以把这种痛苦转化为正能量,帮助其他人。”

黎明远没有回答。他站起来,走到志航的房间门口,推开门:“这是我儿子的房间,十年来一直保持原样。”

苏雨晴跟着走进房间,环顾四周。房间里有志航的照片、书籍、奖状,还有他做的模型。

“您儿子很有才华。”苏雨晴看着一个建筑模型,说道。

“他本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黎明远说,声音里带着骄傲和悲伤。

“能告诉我更多关于您儿子的事吗?”苏雨晴问,“他的性格、爱好,他的梦想?”

黎明远看着苏雨晴,本想拒绝,但不知为何,他开始讲述关于志航的故事。他讲了志航小时候如何对建筑产生兴趣,如何在学校里获得各种奖项,如何立志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建筑师。

“他很聪明,也很固执。”黎明远笑着说,“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小时候,他决定做一个高塔模型,试了无数次都倒塌,但他不放弃,最终成功了。”

苏雨晴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微笑。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黎明远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人交谈了,特别是关于志航的事情。

“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苏雨晴站起来,“黎先生,谢谢您的分享。如果您愿意,我下周还可以再来和您聊聊。”

黎明远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苏雨晴定期来访,与黎明远交谈。她总是一个好听众,耐心地听黎明远讲述关于志航的点点滴滴。黎明远发现,和苏雨晴交谈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

但有一天,黎明远在整理书柜时,偶然看到苏雨晴的一张名片掉在地上。他捡起来,发现名片上除了“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还有一行小字:“为生者带来慰藉,为逝者传递思念。”

黎明远皱了皱眉头。他打开电脑,搜索“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网页上显示,这个基金会成立于两年前,由一位匿名捐赠者创立,主要工作是帮助灾难受害者家属。

黎明远关上电脑,陷入沉思。这个基金会成立得有些晚,马航MH370失联已经过去八年了。为什么他们现在才来找自己?而且,苏雨晴对志航的事情如此感兴趣,是否有其他目的?

下次苏雨晴来访时,黎明远试图询问更多关于基金会的信息,但苏雨晴总是避重就轻,很快就把话题转回到志航身上。

黎明远的警惕心升起。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和苏雨晴会面,但开始留心她的言行。

06

3月5日,距离MH370失联十周年纪念日还有三天。黎明远像往常一样,准备去海边放灯。这是他每年的习惯,无论风雨,他都会去。

就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门铃响了。他打开门,看到邮递员站在门口。

“黎明远先生?”邮递员问道。

“是的,我是。”黎明远回答。

“这里有一封给您的信。”邮递员递给他一个信封,“请签收。”

黎明远签了名,关上门,看着手中的信封。信封是淡黄色的,看起来很普通,但寄件人地址那一栏空白,只有收件人“黎明远”三个字。

黎明远觉得奇怪,他已经很久没收到私人信件了。他走进客厅,坐到沙发上,小心地拆开信封。

信封里是一张折叠的信纸。黎明远打开信纸,看到了开头的称呼:“亲爱的爸爸。”

他的手突然开始颤抖,不住地发抖,信纸在他手中抖动,几乎拿不住。泪水不自觉地从眼眶中流出来,他既激动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志航的字迹!他太熟悉了,那独特的笔触,那略微向右倾斜的笔迹,绝对是志航的手写!

黎明远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信纸,生怕它会像梦一样消失。他擦干眼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读下去。

信的内容让黎明远震惊不已,他的眼睛紧盯着每一个字,嘴唇微微颤抖。信中写道:

“亲爱的爸爸: 你还好吗?十年了,我终于有机会给你写这封信。我知道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年我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

那天,飞机突然失去控制,我们坠入了南印度洋。在黑暗和寒冷中,我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奇迹般地,我被一艘不愿意公开身份的科考船救起。因为失忆,我在一个偏远的小岛上生活了多年,直到最近才恢复记忆。

爸爸,你还记得我十岁生日那天,我们一起做的那个摩天大楼模型吗?你告诉我,建筑不仅是艺术,更是责任。你说,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还有临行前,你在电话里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一路平安'。我知道你一直内疚,觉得自己应该去送我。但爸爸,请不要自责,我理解你。工作对你来说很重要,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我会尽快回来见你,但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请再等我一会儿,爸爸。 爱你的儿子:黎志航”

黎明远读完信,整个人如遭雷击,双腿发软,跌坐在沙发上。他的手仍然在颤抖,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他反复阅读着信中的内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只有志航才知道的细节——十岁生日的模型,临行前的电话。这些事情只有志航才会知道。

“志航还活着?”黎明远喃喃自语,内心既激动又困惑,“这怎么可能?”

他猛地站起来,走到电话前,拨通了林国栋的电话。

“国栋,你能来我家一趟吗?有重要的事情。”黎明远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挂断电话后,黎明远又给吴教授打了电话。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确认,这封信是真的。

07

林国栋和吴教授很快就到了黎明远家。黎明远把信递给他们看,声音颤抖地说:“志航的信,他还活着。”

林国栋和吴教授仔细阅读信件,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怀疑,再到担忧。

“明远,你真的确定这是志航的字迹吗?”吴教授小心翼翼地问。

“我太确定了。”黎明远说,指着信上的一些特定字迹,“看这里,这个'建'字,志航写得很特别,下面的点总是写成一个小勾。再看这个'梦'字,上面的草字头总是写得很大。这绝对是志航的字迹。”

林国栋和吴教授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信里提到的那些事情,只有志航才知道。”黎明远接着说,语速很快,“那个模型,那句话,这些都是我和志航之间的事情,没有其他人知道。”

“明远,”林国栋终于开口了,声音很轻,“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个骗局?”

“骗局?”黎明远瞪大眼睛,“谁会做这种事?为什么?”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林国栋叹了口气,“有些人以捉弄别人的痛苦为乐。”

“不可能。”黎明远坚定地说,“这绝对是志航的字迹,绝对是他写的信。他还活着,他就要回来了!”

吴教授看着黎明远激动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明远,我们都希望志航还活着。但是…十年了,如果他真的获救,为什么现在才联系你?”

“信上说了,他失忆了。”黎明远指着信纸,“他在一个偏远的小岛上生活了多年,直到最近才恢复记忆。”

“那艘救起他的科考船呢?”林国栋问,“为什么不公开身份?这不符合常理。”

黎明远沉默了。他知道林国栋和吴教授说的有道理,但他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经过十年的等待和寻找,他终于收到了儿子的消息,他不能再次失去希望。

“我相信这是真的。”黎明远最终说,“我相信志航还活着,他会回来的。”

林国栋和吴教授没有再说什么。他们知道,此时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黎明远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思考。

他们离开后,黎明远又把信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信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仔细回想,确认这些确实是只有他和志航知道的事情。

那座模型,是在志航十岁生日那天,他们一起完成的。那是一座摩天大楼的模型,黎明远确实告诉过志航,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这是他们之间的对话,没有第三个人在场。

还有临行前的电话,最后一句“一路平安”,这也是私人对话,不可能有外人知道。

看到这些细节,黎明远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事情只有志航才会知道,难道儿子真的还活着?

但是,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如果志航真的还活着,为什么是现在才联系他?为什么不直接回来,而是写信?那艘科考船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公开身份?

黎明远决定联系前妻赵雅芝,分享这个消息。尽管他们已经离婚多年,但赵雅芝和他一样,是志航的亲生父母。

电话接通后,黎明远急切地说:“雅芝,我收到志航的信了,他还活着!”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赵雅芝的声音响起:“明远,你还是放不下吗?”

“不,不是那样的,我真的收到了志航的信。”黎明远急切地解释,“信里有只有志航才知道的事情,他说他被一艘科考船救起,因为失忆,所以现在才联系我们。”

“明远,”赵雅芝的声音充满担忧,“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有人在捉弄你?”

“你也这么想?”黎明远的声音低落下来,“林国栋和吴教授也是这么说的。但信上的笔迹确实是志航的,那些细节也只有志航才知道。”

“明远,看在我们曾经一起生活的份上,听我一句劝。”赵雅芝说,“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志航已经不在了,我们都该接受这个事实,继续生活。”

黎明远没有回答。他挂断电话,心中的希望正在被一点一点侵蚀。

那天晚上,黎明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的心在希望和怀疑之间摇摆。一方面,信中的细节让他相信志航真的还活着;另一方面,逻辑告诉他,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抑制不住地想:如果这真的是志航的信,那么志航很快就会回来,一切疑问都会得到解答。如果这是骗局,那么骗子的目的是什么?金钱?但信中没有任何与金钱有关的内容。恶作剧?这种恶作剧也太残忍了。

黎明远的思绪飘到了苏雨晴身上。她最近频繁来访,对志航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这封信会不会与她有关?

黎明远决定调查“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看看这个组织到底是什么来头。同时,他也要弄清楚苏雨晴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08

第二天一早,黎明远就开始了他的调查。他首先在网上搜索了更多关于“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的信息。

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介绍,它成立于两年前,由一位失去亲人的富商创立,目的是给绝望的家属一丝希望。基金会的工作包括心理咨询、生活援助和真相寻找。

黎明远注意到,网站上没有具体提到创始人的名字,也没有详细的财务报告。这增加了他的怀疑。

他决定亲自去基金会的办公地点看看。根据网站上的地址,基金会位于市中心的一栋办公楼里。

黎明远来到办公楼,找到了基金会的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一些励志的海报和灾难受害者家属的照片。

前台的工作人员告诉黎明远,苏雨晴今天不在办公室,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工作,与家属接触。

黎明远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是说想了解一下基金会的工作。前台给了他一些宣传资料,并邀请他参加下周的家属互助会。

黎明远离开办公室,决定跟踪苏雨晴,看看她到底在做什么。

他记得苏雨晴说过,她每周三下午会去一个社区中心参加活动。黎明远在社区中心外等待,果然看到了苏雨晴。

让他惊讶的是,苏雨晴不是一个人来的。她和一位中年男性一起进入了社区中心。黎明远觉得那个男人看起来眼熟,仔细回想后,他认出那是陈志强,另一位MH370失联乘客的父亲。

黎明远跟着他们进入社区中心,保持一定距离。他看到苏雨晴和陈志强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交谈,陈志强看起来情绪激动,苏雨晴则不停地安慰他。

会面结束后,苏雨晴离开了社区中心。黎明远继续跟踪她,看到她又去了另一个地方,与另一位MH370失联乘客的家属见面。

这一幕让黎明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苏雨晴到底在做什么?她为什么要接触这么多MH370的家属?

接下来的几天,黎明远继续他的调查。他发现,苏雨晴确实是“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她的工作主要是与灾难受害者家属接触,提供心理支持。但他也发现,苏雨晴似乎特别关注MH370的家属,她接触的大部分人都与这个航班有关。

黎明远还尝试联系了那些与苏雨晴有过接触的家属,想了解她具体做了什么。大部分家属表示,苏雨晴只是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失去亲人的情况,给予心理安慰。但有一位家属提到,苏雨晴曾经问过很多关于失联乘客的个人习惯和性格特点。

这一切都让黎明远感到更加困惑和不安。苏雨晴和那封信之间是否有联系?她接触那么多MH370家属的目的是什么?

黎明远决定直接面对苏雨晴,质问她真相。

09

3月7日,距离MH370失联十周年纪念日还有一天。黎明远在家等待苏雨晴的例行拜访。

下午三点,门铃准时响起。黎明远开门,看到苏雨晴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惯常的微笑。

“黎先生,好久不见。”苏雨晴说。

黎明远让她进来,没有像往常一样倒茶招待,而是直接坐在她对面,严肃地说:“苏小姐,我有些问题想问你。”

苏雨晴的笑容有些僵硬,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当然,请说。”

黎明远从抽屉里拿出那封信,放在桌子上:“这封信,你知道吗?”

苏雨晴看了一眼信,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什么信?”

“有人冒充我儿子给我写了一封信。”黎明远盯着苏雨晴的眼睛,“你知道这件事吗?”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苏雨晴的声音变得有些紧张。

“别装了,”黎明远的声音提高了,“我知道你一直在接触MH370的家属,包括陈志强和其他人。你问他们很多关于失联乘客的个人信息。你想干什么?”

苏雨晴的脸色变得苍白。她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眼中带着泪水:“黎先生,我很抱歉。”

“所以是你写的信?”黎明远的声音颤抖着。

“不是我写的。”苏雨晴摇摇头,“是基金会的决定。我们…我们只是想给你们一些希望。”

“希望?”黎明远几乎是吼了出来,“你管这叫希望?用谎言给人希望?”

“这不是谎言,”苏雨晴急切地解释,“我们想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爱永远存在,你们的亲人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爱和记忆永远存在。”

“所以你们伪造我儿子的字迹,伪造只有我和他知道的事情,就为了这个?”黎明远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痛苦。

苏雨晴的泪水流了下来:“黎先生,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看到你们这些家属日复一日地活在痛苦和绝望中,我们只是想…”

“想什么?”黎明远打断她,“玩弄我们的感情?你知道这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你知道我每天晚上做多少噩梦吗?你知道我有多希望志航还活着吗?”

“我知道,我都知道。”苏雨晴哭着说,“我接触过很多像你一样的家属。我看到了你们的痛苦,也看到了你们的坚强。基金会的创始人,他也失去了亲人。他创立这个基金会,就是想帮助像你们这样的人。”

“那你们为什么要伪造信件?”黎明远质问道。

苏雨晴擦了擦眼泪,说:“基金会的创始人相信,有些家属需要一个形式上的告别,一个仪式,帮助他们接受现实,重新开始生活。这些信件,就是这样的仪式。”

“你们怎么可能知道那些只有我和志航知道的事情?”黎明远仍然不敢相信。

“我们有专业的调查员。”苏雨晴低声说,“他们通过与你的交谈,查阅社交媒体,收集公开信息,甚至…调查你的私人物品,比如志航的日记和笔记本。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写出那样的信。”

黎明远听到这里,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们居然调查他的私人物品,窥探他和儿子的记忆,然后利用这些伪造一封信,玩弄他的感情。

“滚出去。”黎明远站起来,指着门口,声音低沉而愤怒,“立刻滚出去。”

苏雨晴低着头,默默地起身,走向门口。在门前,她转过身,脸上带着真诚的悔意:“黎先生,我知道道歉无济于事,但我真的很抱歉。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式错了。”

黎明远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她。苏雨晴叹了口气,打开门,离开了。

房门关上后,黎明远的双腿突然失去了力量,他跌坐在沙发上,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那封信,那个让他重新燃起希望的信,原来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黎明远拿起信,想要撕碎,但手停在了半空中。他无法这样做。尽管这是一个谎言,但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志航的笔迹”,最后一次感受到儿子的存在。

他把信小心地放回信封,然后放进抽屉里,锁上。

那天晚上,黎明远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将“生命的星光”基金会告上法庭,让他们为这种残忍的欺骗付出代价。他接触了一位律师,开始准备起诉材料。

同时,他也决定彻底告别过去。是时候放手了,是时候面对现实,接受志航已经不在的事实了。

10

3月8日,MH370失联十周年纪念日。黎明远没有像往年一样去海边放灯。他留在家里,开始清理志航的房间。

十年来,这个房间保持原样,成为了黎明远心中的圣地。但现在,他明白,这个房间也成为了束缚他的牢笼。

他小心地收起志航的衣物、书籍和物品,每一件都唤起无数回忆。他把这些物品放进箱子里,准备捐给慈善机构。

在整理志航的电脑时,黎明远发现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他尝试了几个密码,都无法打开。最后,他输入了志航的生日,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只有一个视频文件,日期是2014年3月7日,就是志航出发前的晚上。黎明远的心跳加速,双手颤抖着点击播放。

屏幕上出现了志航的脸。他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摄像头笑了笑。

“嗨,爸爸,妈妈。”志航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视频,那可能是出了什么意外。我本来没打算录这个的,但今天晚上,我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可能是第一次独自出国的紧张吧。”

黎明远的泪水再次流下。屏幕上的志航是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就像他记忆中的样子。

“爸爸,我知道你很忙,没能送我去机场。但我理解你,真的。你一直是我的榜样,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建筑师。”志航继续说道,“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关于建筑,还有关于生活,关于做人。”

“妈妈,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爱护。我知道你总是担心我,但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照顾好自己。”

志航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来要说的话。

“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如果我不能回来…请你们不要太难过。生活必须继续。爸爸,继续你的工作,继续设计那些美丽的建筑。妈妈,继续你的绘画,你的画总能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

志航笑了笑,眼中带着泪光:“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我爱你们。永远爱你们。”

视频到这里结束了。黎明远坐在那里,泪流满面。他终于听到了儿子最后想说的话,终于得到了儿子的告别和祝福。

那一刻,黎明远心中的某个结终于解开了。他知道,志航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儿子的爱和记忆会一直陪伴着他。

几个月后,“生命的星光”基金会案件开庭当天,黎明远突然决定撤诉。他在法庭外见到了苏雨晴,告诉她他的决定。

“为什么?”苏雨晴惊讶地问。

“因为我理解了你们的初衷。”黎明远平静地说,“尽管方式错了,但你们确实想帮助我们这些家属。而且,那封信,虽然不是志航写的,但它确实帮助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苏雨晴感动地看着黎明远:“谢谢你的理解,黎先生。”

“不用谢。”黎明远说,“我希望基金会能够改变方式,真正帮助那些家属,而不是用谎言。”

苏雨晴点点头:“我会向基金会提出这个建议的。”

黎明远转身离开,心中感到了久违的平静。

一年后,黎明远重返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全职的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融入了很多新的理念,受到了业界的赞誉。同时,他也成为了“生命的星光”基金会的志愿者,帮助那些像他一样失去亲人的人找到继续生活的勇气。

在志航的生日那天,黎明远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有些谎言,或许比真相更有意义。”

黎明远把信放在志航的照片旁边,微笑着说:“生日快乐,儿子。”

窗外,阳光明媚,新的一天开始了。

来源:清风唏嘘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