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从平民到特首,治理香港7年,却在卸任后获刑入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04:16 2

摘要:2017年2月22日,有一则来自香港最高等法院的判决震惊了整个全国人民的心神,港第二、三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被判入狱20个月。

文 | 老闫侃史

编辑 |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7年2月22日,有一则来自香港最高等法院的判决震惊了整个全国人民的心神,港第二、三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被判入狱20个月。

这位曾以“平民特首”形象深入人心的人物,在卸任五年后沦为香港回归以来首位因刑事罪名入狱的特首。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从神坛跌落入狱?

1944年出生于香港警察家庭的曾荫权,从小就品尝到生活的艰辛。父亲病逝后,16岁的他不得不辍学成为药品推销员。

为了生活,他什么都干过,可也是因为在底层苦苦挣扎的这几年经历,让他的政治之路一路通畅。曾荫权通过讲述底层故事赢得民众共鸣。.

1967年加入港英政府后,他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翼翼,那时候他是真的一心为民,勤奋、好学、做实事儿!当然努力很重要,能及时把握住机会也同样重要,1997年他顺利成为香港回归后首任财政司司长。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动用1200亿港元外汇储备入市干预,与索罗斯等国际炒家展开14天激烈博弈。

这场战役不仅守住了港元汇率,更让他成为香港人民心目中的“经济英雄”。2005年接替董建华出任特首时,他的民望一度达到了顶峰,79.2%的市民支持率创下历史纪录。

在任期间,曾荫权推动了西九文化区等大型项目,提出“创地标,显文化,添悠闲”的口号。但是这个耗资千亿的项目因规划反复、成本超支备受争议,甚至被批评为“地产商的盛宴”。

他提出的扶贫措施如最低工资、关爱基金虽缓解了部分民生压力,但基尼系数仍居高不下,2011年香港贫富差距达到回归以来最高点。

财帛虽动人心,但是身为公职人员更应该把控自己。曾荫权曾经一心为民,却还是没躲过利益的诱惑,他向魔鬼伸出了手,以每月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租赁深圳东海花园豪宅,而这座豪宅市场价高达20万元。

更关键的是,房东黄楚标正是其任内获批数码广播牌照的雄涛公司大股东。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不难猜测两人私下达成了什么互利互惠的事情。

这件事后续成了廉政公署调查的突破口。 一步错步步错,曾荫权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在2011年,提名建筑师何周礼授勋,却隐瞒了对方为其深圳豪宅进行室内设计的事实。

这种“隐形利益交换”直接触碰到了香港公职人员的行为红线,虽然他没直接收受贿赂,但未申报的利益关联也构成犯罪。

而曾荫权犯下的事儿不止这些,2012年曝光的“私人游艇事件”中,他被拍到搭乘富商刘銮鸿的豪华游艇前往澳门,引发“官商勾结”质疑。

更严重的是,他在任期间多次接受富商款待,包括入住低价豪宅、乘坐私人飞机等,这些行为虽未直接触犯法律,却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这种“亲商”倾向在政策制定中尤为明显。2011年推行的“政治委任制”因大量任用商界背景人士担任副局长,被批评为“将公权力私有化”。而数码广播牌照审批事件,正是这种官商关系模式的集中爆发。

曾荫权的案子,之所以震动香港,不仅因他身份特殊,更因其成为检验香港司法独立性的标杆。

香港廉政公署从2012年启动调查到2017年判决,耗时近五年。调查过程中,检方传召26名证人,包括时任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提交4000页证物。

陪审团经过20天审理,最终以8:1裁定其行为失当罪成立。法律的威严不能触犯,即使他贵为特首,也没办法逃脱法律制裁。

法律高于一切

曾荫权案创下了多项纪录:首位被起诉的特首、首位入狱的特首、首位被撤销定罪的特首。

2019年终审法院虽以“蓄意”界定不清撤销定罪,但案件审理过程已彰显香港廉政公署“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决心:“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廉政法规”。

案件审理中,控辩双方围绕“行为失当”的法律定义展开激烈辩论。曾荫权的律师强调其“判断错误”而非蓄意违法,但陪审团最终认定其行为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身为公职人员,他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和行为,只要有任何松动,就会造成危害,影响民众对公职的信任力度,他的不法行为,最终也成为了香港公务员体系的警示案例。

案件审理期间,《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等国际媒体持续关注。香港法治的透明度和独立性得到广泛认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反腐样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其职位高低”。

尽管曾荫权推出多项扶贫措施,但香港基尼系数在其任内仍从2006年的0.525升至2011年的0.537,创下历史新高。

高房价、低工资的双重挤压,使底层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逐渐崩塌。 曾荫权案暴露了香港政治精英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脆弱性。

其“平民特首”形象与腐败行为的巨大反差,凸显了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在喊“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但是对某些公职人员来说,他们是反其道而行之,“权力越大,私心越重,廉洁的要求一直往下跌破底线”。

总结

曾荫权案算是一个响亮的警钟,敲响在所有公职人员的心上。身为人民的官,他们能有那么大的职权,是人民共同赋予给他们的,他们应该把这些权利用来给民众谋福祉,而不是给自己的一己私利谋好处。

得到民心难,失去民心却很容易!所有公职人员都应该谨记在心,不管身职多大的高位,只要动了歪心思并付出实际行动,早晚有一天都会跌落神坛。

而法律威严高于一切,不管是谁滥用职权,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制裁!

信息来源:

香港廉署起诉前行政长官曾荫权行为失当罪名——2015-10-05 14:31·央视新闻

来源:老闫侃史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