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薛仁贵一生如何?杰出的人才与伟大的时代,总是互相成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09:15 2

摘要:隋唐名将辈出,尚武之风盛行,对于那个时代的人那说,是个最好的时代。当时正处于士族统治瓦解,而寒门士族正在崛起的转型期。尤其是唐朝在这一基础上,更加迈进一步。这也为寒门人才的开发与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隋唐名将辈出,尚武之风盛行,对于那个时代的人那说,是个最好的时代。当时正处于士族统治瓦解,而寒门士族正在崛起的转型期。尤其是唐朝在这一基础上,更加迈进一步。这也为寒门人才的开发与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薛仁贵就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纵观他的一生,因战功而成名,逆势崛起。也因惨败吐蕃而没有被过于惩罚,继而再次重用之际,发挥自己的余热,成就自己的功绩。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唐朝开国之初的锐意进取与革新包容的政策。他也因此成为时代的宠儿,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薛仁贵是绛州人士,祖上是南北朝时期名将之后,只不过沉寂两百年,沦为寒门子弟,靠务农为生。在其30岁之际,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丽的战事。唐承隋制,采用府兵制的军户制度,战时征召士兵打仗,战后回归农田务农的体系。

薛仁贵通过这一次的行动,在辽东留下自己的足迹,也是自己事业的起点。当时唐朝之所以征伐高丽,有两点考虑,最重要的还是国防安全问题,高丽已经严重威胁唐帝国的东北安全。另一点就是世仇,隋炀帝三征高丽而大败,大量士卒因此而战死异地他乡,这一战也是为了雪耻。

唐太宗利用自己还有剩余的有限精力,以及功臣名将即将凋零,后继乏力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压制与火力输出,争取一战定江山,减除隐患。当大军攻打辽东要地安市城时,自身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

高丽经营百余年,势力雄厚,又占据天险要道。强攻代价太大,唯有诱敌主动进攻,从而埋伏迎战,发挥自己的野战优势。而守将误以为唐军实力不行,因而中计被打败。这一战中薛仁贵作战勇敢,且一身白袍特别出众,被唐太宗赏识,从而一战封官。成为其事业的起点,从此开启自己的开挂人生。

第二代接力者唐高宗李治,执掌政权时,更是因此在担任皇宫侍卫期间,因其护主有功而被赏识重用。在辽东战场紧急之际,又被委以重任,再次攻伐辽东高丽。通过辽东横山大战与石城之战,再次成功大败高丽,赢得辽东的主控权。把高丽势力赶出辽东,退往朝鲜半岛苟延残喘。

之后更是征伐北部不臣服部族,击败契丹,并俘虏其首领,因此而再次升官。而最出名的三箭定天山,就是征伐西部九姓铁勒,最终成功俘虏三部首领,削弱对方的威胁。大好形势却因为主官误判,以及自己强制纳妾,加之粮草不济,最终无奈放弃继续的攻势。并因此获得处分,成为戴罪之身

最后一次征伐高丽之战,再次出山的薛仁贵,之后在新城之战与金山之战,两次力挽狂澜,挽救危局,成功击败高丽的反击。并趁胜出击,与其他唐军于平壤会师,终于消灭高丽。这个危害中原王朝数十年的政权,最终还是被减除。薛仁贵因此又被升官,并先后镇守平壤、新城,成为安东都护府的执行者。他的人生在这一刻达到顶峰,且也是平高丽与稳定秩序的第一人

但事业高峰期之后的就是滑铁卢,吐蕃是他的败笔,但并不全是他的失误。青藏高原的地势,限制唐军的优势发挥,面临吐蕃进犯,唐军最大的困境就是,补给困难与地形限制。为解决这一危机,薛仁贵决定兵分两路,自己率领铁骑先行攻击,留副将守住后勤通道,最后合力围敌。

而他前期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只不过其副将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轻敌冒进,最终落入敌人包围圈,最终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薛仁贵冒死突围而还。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绩,而唐高宗对其的处置,只是剥夺一切的权力与官职,并没有过于苛责。

之后的官途起起伏伏,被重用过哦,也被发配过,最终在云州镇守,击退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直到自己的逝世。这三年时间是自己最后的辉煌时期,保证北方边境的安稳,成为当时最具威慑力的将领。

薛仁贵的一生,因唐太宗的赏识,而得以在军界立足。又因为唐高宗的恩威并重,而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君主提供良好的舞台,而他自己则搭建自己功绩。两者之间互相成就,最终造福彼此的成功。唐初时期的进取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最终涌现一大批的人才,成就盛唐赫赫威名。

来源:晓爱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