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指明了方向,坚定了集团坚决扛起示范引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使命的信心和决心。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将把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指明了方向,坚定了集团坚决扛起示范引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使命的信心和决心。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将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成果转化为实干担当、拼搏奋斗的强大动力,紧扣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布局,坚决守住天然橡胶、蔗糖、粮食战略物资保供“基本盘”,推动茶叶、咖啡、花卉产业向新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探索和丰富联农带农富农新模式,持续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聚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1+10+3”重点产业布局,全力打造“胶、粮、糖、茶、咖、花”六大产业,持续推动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干热河谷保护性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农垦因胶而生。近年来,云胶集团持续推进天然橡胶单产提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引领带动云南天然橡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云胶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天然橡胶种植端资源整合力度,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加工端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能释放,守住产量、守稳质量,推动天然橡胶产业良性发展。”云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恒普说。
“ ‘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咖啡的肯定,让我们咖啡企业感到十分自豪。”咖啡厂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徐智勇表示。
云南咖啡厂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咖啡加工厂。多年来,咖啡厂公司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以做优做强云南咖啡豆为根本,不断拓展全球咖啡主产区的咖啡豆源,增强保供促销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品咖啡改良配方,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效应,努力讲好 “云啡”发展故事。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机遇,着力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将咖啡厂打造成为云南咖啡的领军企业。” 徐智勇表示。
天蒙蒙亮,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旁,云花公司工作人员已抵达各自岗位,头天夜晚提前经过质检、加工、包装后的一箱箱鲜花,正从冷库运出,即将送达各个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对云南花卉产业给予了肯定,我们倍感骄傲。”云花公司总经理董文怡说,“接下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加大新品种培育研发,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市场占有量,扎实做好鲜切花基地产能投资,进一步完善建设高标准设施花田,继续提高鲜花品质的稳定性,做好‘云花香’自有品牌及销售渠道建设,推动 ‘美丽产业’变成‘幸福产业’。”
茶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茶业集团坚持走质量兴茶、绿色兴农之路,强化资源整合,探索新机制开辟新赛道,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八角亭”品牌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新茶饮赛道销售额超亿元,为推动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茶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严毓锦表示:“下一步,茶业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精5%古树茶、做强95%台地茶’,立足云南优质茶叶资源产区,围绕名山名寨、新茶饮、商超、国际市场4条赛道,聚合市场和科研力量,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出更多‘拳头产品’,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带动农户增收,引领带动云南茶产业现代化发展。”
云南农垦糖业集团始终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以“扶持+保障+奖励”三位一体的惠农机制,让边疆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边疆经济“活起来”。
“为了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户增收,今年以来,农垦糖业集团夯实原料基础,把稳面积、提单产作为巩固蔗糖产业的重要着力点。截至目前,本榨季甘蔗入榨量、产糖率、优一级品率等重点指标较上榨季均有大幅提升。产量上去了,推动产业发展,农民也就增收了。”农垦糖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岳建冬表示,“下一步,农垦糖业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方面锚定‘扩面积、提单产、增总量’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广甘蔗良种良法应用,提升原料管理效率,全面提高蔗糖产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深化联农带农创新机制,沉到田间地头服务,以‘做给蔗农看、带着蔗农干’的方式,构建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谱写乡村振兴甜蜜新篇章。”
云胶集团所属15家橡胶企业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临沧、德宏等州市,本着“同开垦、同发展、同戍边、同受益”的“四同”原则,各橡胶企业以实施“橡胶产业+垦地共建”的模式,积极与地方深入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县域橡胶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云胶集团所属江城公司成功打造的“公司+基地+农户+示范+市场”五位一体的“江城模式”也是助农惠农的具体实践。公司通过基地建设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以示范引领推广先进种植与管理技术,紧密对接市场,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保障产品销售顺畅,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企业和农户种植橡胶41万亩,助力江城县曲水镇从温饱走向小康,以橡胶产业带动地方发展,巩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持‘驻一方宝地、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经济’的理念,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发挥好‘江城模式’的联农带农惠农作用,畅通江城县、墨江县各民族群众的致富路,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云胶江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德文表示。
在大理古生村云粮集团绿色种植基地,几名职工正在向合作社农户开展粮食种植技术指导培训,这是云粮集团大理公司每年都要推出的“田间课堂”。近年来,云粮集团在大理洱海流域开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通过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承包管理模式,发动当地农户注册成立了16家农业服务公司,通过农业种植累计直接使用当地务工人员近32万人次,实现了当地农户就近打工、还田于民,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同时为洱海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集团坚持科技赋能,与华中农业大学、省科技厅和省农科院联合建立云南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创建云南首个农业领域创新联合体——云南省花卉产业创新联合体,通过搭平台、建机制、促转化,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2024年,集团所属产业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开展蔗渣生物降解地膜中试转化项目及花卉有机栽培基质项目,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机制、研发与生产深度咬合的“双驱动”机制、市场倒逼研发进度的营销提前介入机制和风控前置的资金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四个机制”,贯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
“接下来,产业研究院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在精准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持续下功夫,做实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地膜’、‘基质’等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在集团转化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优势化为胜势,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与潜能。”产业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潘赋恒表示。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种业短板愈发凸显,成为 “卡脖子”难题。对此,云花公司按照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发展着力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构建云南花卉种业研发、生产加工、物流服务、花卉及种球集散体系,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云花公司以百合种球国产化为突破点,自2021年启动百合种球国产化项目,技术团队通过近5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百合种球组培、鳞片扩繁、大田生产系列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4年,云花公司首批自主繁育百合商品球面世,其病毒含量不超过千分之二,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我们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持续在种子端、种植端、市场端发力,加大新品种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云花公司总经理助理郭自梅表示。
在位于西双版纳州的云胶景阳公司车间,李明忠正带领研发小组穿梭在机器间。李明忠是全国劳模、云岭工匠获得者,李明忠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机修专业队队长。2020年,云胶景阳公司在勐捧第一制胶厂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李明忠劳模工作室”,李明忠成为两个工作室的带头人。
工作室成立后,他带领由制胶厂技术骨干组成的团队,定时或不定时召开技术研讨“诸葛亮”会,交流、分享橡胶加工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技术和经验,鼓励、指导团队成员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阶梯式安全通道、绉片机安全防护罩设置和压薄机紧急停机保护开关、压薄机辅助喂料装置等16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安全生产。
“企业需要科技,科技要求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企业的活力。”李明忠表示,“下一步,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大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集团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充分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实境外替代种植促进国际减贫事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际业务,加大中老铁路沿线布局,形成了国内国外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农业发展、对外合作从“走出去”到“走得稳、走得好、走得深”的重要转变。
2006年起,集团在老挝成立云橡公司,带领当地百姓积极发展橡胶、甘蔗等产业,目前已累计投资超15亿元,橡胶种植面积近17万亩,带动发展橡胶50万亩,运营5个橡胶加工厂,年产能超11万吨,橡胶已成为老挝北部的主要产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短期用工10万余人次,带动当地百姓年增收3亿元以上,用实际行动促进了老挝经济社会发展。
老挝梭都罂粟替代种植务工搬迁示范区负责人威通·维万桐说:“农垦集团在老挝开展罂粟替代种植,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机遇。云橡公司带领我们大力发展橡胶产业,助力广大胶农增收致富,彻底改变了‘植烟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2023年,由集团实施的中老两国第一个国家级罂粟替代发展综合示范项目——中老(丰沙里)替代发展综合示范项目顺利移交老方,该案例获评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国务院国资委“海外履责篇”优秀案例,被老挝政府授予“特别贡献奖”。
在与老挝深入开展“替代种植”的同时,集团还积极与老挝农林部共同建设老挝橡胶与农产品产业研究院,并帮助老挝建立了橡胶国家强制标准,以农业标准制定为抓手,有力推动了老挝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好云南区位优势和集团十余年‘走出去’发展积累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在努力建设成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的同时,继续围绕老挝橡胶产业发展、境外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农产品国际贸易等重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推动集团国际化进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万象农发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罗元庆表示。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
保山市勐糯镇位于云南省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乡镇。农垦糖业集团勐糯分公司立足民族和区位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甘蔗产业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工艺升级等举措,探索出“一根甘蔗甜万家,民族团结共繁荣”的特色发展路径,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始终心系边疆民族地区,牵挂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与兴边富民。作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公司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紧紧围绕‘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发展总目标,扎实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强化联农带农作用,把甘蔗产业的甜蜜指数转化为民族团结的幸福指数,谱写边疆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新篇章。”农垦糖业集团勐糯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丁军红表示。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云胶西盟公司少数民族员工占83%,公司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始终致力于改善员工、承包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示范+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西盟县4镇2乡3000多户,8900余名当地群众发展天然橡胶产业24万余亩,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
“下一步,云胶西盟公司将严格按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标准,对标对表,狠抓落实,持续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利用好产业优势、组织优势,积极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云胶西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建国说。
获得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云胶孟连公司,一直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公司通过采取“宾弄赛嗨”(傣语音译,意指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的方式,帮助当地贫困胶农发展橡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让同一区域的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边疆经济发展,营造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的良好氛围。
“做民族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经常与不同民族的一线车间员工和当地植胶区胶农交心谈心,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走进他们的心中,为制胶厂收购原料和增加产量做好基础。”在云胶孟连公司孟连制胶厂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厂长的陈华,常年和植胶区的少数民族同胞打交道,他表示,“我将继续团结好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本地各民族群众,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陈玲 王玲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