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民族志电影课程放映第八期·《铁匠 我算是铁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08:35 2

摘要:民族志电影课程放映第八期将于2025年5月21日(周三)19点开始,放映地点为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3号兰州大学一分部和协楼114室,放映影片为《铁匠 我算是铁匠》。届时将邀请导演到场分享交流,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来参加。

民族志电影课程放映第八期将于2025年5月21日(周三)19点开始,放映地点为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3号兰州大学一分部和协楼114室,放映影片为《铁匠 我算是铁匠》。届时将邀请导演到场分享交流,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来参加。

《铁匠 我算是铁匠》

A Blacksmith I Am

孟子为|纪录片|彩色|91min

影片简介:

纪录片《铁匠 我算是铁匠》,以直接电影模式纪录了今年65岁的石怀德先生钉马掌的故事。

该片由康乐县融媒体中心拍摄组花费两年半时间,在甘肃省的康乐县、临潭县、山丹县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场景历经春夏秋冬四季。它是康乐县的第一部纪录片,该纪录片分三集。

纪录片中65岁的石怀德先生曾在西藏波密服役六年时间,在部队里他学会了钉马掌的技术。复转后回家务农,迫于生计,开始了长达40年的钉马掌生涯。

自开始钉马掌以来,石怀德以质量和诚信为本,为给老客户的马钉一个掌,他宁愿翻几座山,走四五个小时山路。就像他说的“这是答应过人家的事,与钱挣多挣少没关系,这是信誉问题”。

有时候他一天忙碌十几个小时,能挣上四五百块钱。他说:“人要知足,我比工地上的小工挣得多,很可以了。”

打马掌,打到“手热”(手顺)时,一天能打一百多颗马掌,一颗钉子他最高卖6毛钱。“再卖贵的话,咱就不厚道了”,石怀德说。

现在养马的人越来越少,钉马掌的活也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钉马掌这种手艺有可能逐渐消失,但石怀德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一诺千金的态度却一直在延续……

导演简介:

孟子为,汉族,甘肃省礼县人。先当知青,后招工,再考学。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在甘肃电视台当记者20年(其间援藏三年),2003年调到西北师范大学教书。教授,知行学院新闻传媒系主任,甘肃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出版诗集《更蓝之碗裂缝里的大象》和《你不能煮沸大海》,拍摄纪录片《李家山》《盐婆婆的香火》等,获甘肃省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敦煌文艺奖;影片入围英国第15届皇家人类学电影节、美国丝绸银幕亚洲电影节、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等。

导演陈述:

当时拍完、剪完这个片子后,我自己觉得挺满意,因为我很喜欢这种通过非常琐碎的日常生活,大家共同参与,一起去完成一个事情的过程。如果能耐下心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影片里面的很多细节,虽然说真的都很碎、很小,但是都非常有趣。我觉得每次拍片都是一种灵魂的进化,我能感觉到那些比我还苦的人,那么快乐地生活着。拍摄钉马掌的时候,马蹄子硬得像铁一样,那个人顶在胸脯上铲着,一个马四十块钱,铲了一天,挣了三百块钱,你想天都快黑了,太阳都落山了,我们就觉得累成什么样了,我们都不忍心说话。那个人就在路边水管子下洗手洗脸,还说挣三百块钱,好得很啊,比工地上好多了,这是那个人第一次笑,脸上笑得像开了花一样。拍片能让你掌握很多社会的实际情况,让这种最真挚的东西常常触动你,你了解的跟网络上、报纸上看到的有所区别,你就能逐渐对社会有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反映到你身上,你自己就能在心里面表现得有良知。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