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文献丛书《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近期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5月15日,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该丛书成果发布暨学术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数十位
系统展现革命年代文艺创作成果及时代风貌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成果发布
图为大型文献丛书《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河北教育出版社供图
河北日报讯(肖煜、徐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文献丛书《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近期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5月15日,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该丛书成果发布暨学术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丛书在党史、文学史等领域的文献价值与研究意义展开交流探讨。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包括《〈晋察冀日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察冀画报〉文艺文献全编》《晋察冀日报社人物志》《河北红色文艺作品选》5个系列57卷。丛书全面辑录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党报党刊上刊登的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歌曲、版画等文艺作品,并系统梳理当时文艺发生、发展、传播以及社会各界文艺活动的各类消息和报道,同时选编了大量河北红色文艺作品作为补充,完整勾勒出这些创作于战火之中的文艺作品的原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新斌谈到,华北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数以万计的文艺作品,留下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艺史料。这些作品不仅是文艺创作,更是燕赵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集体记忆和行动号角,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以学术匠心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以有精神、有道德、有温度的研究成果,展现了燕赵儿女共同的情感价值、共同的理想追求和文化力量。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邢建昌强调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在红色文艺研究范式中提出的新问题。他说:“丛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整个华北地区,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这种系统性整理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研究素材,而且促使研究范式从单一审美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
《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既为学界提供了解码革命文艺的钥匙,也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范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景俊美认为,丛书是一部静态的文献汇编,更是一座动态的精神宝库。它在史料整合、理论突破与价值激活三重维度上,完成了对华北革命文艺的学术传播与时代重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越在谈及丛书的重大影响时指出,丛书通过辐射式学术引力激活研究动能,构建起红色文艺研究的接力传承生态。他表示,丛书的出版犹如一座“学术灯塔”,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它不仅吸引了众多研究机构的关注,还激发了众多学者投身于抗日文学、解放文学以及红色文艺研究的热情。这种效应如同接力赛一般不断传递,为相关研究领域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