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白内障,知多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08:18 2

摘要: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变得浑浊不透明,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部疾病。白内障检查需要专门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在家庭中是无法使用的。虽然进行专业诊断很重要,但也有一些在家的自测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提早发现是否患有白内障:

一、老年人如何在家自我筛查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变得浑浊不透明,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部疾病。白内障检查需要专门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在家庭中是无法使用的。虽然进行专业诊断很重要,但也有一些在家的自测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提早发现是否患有白内障:

1) 查看自己或者家中的老年人是否出现了白内障的一些症状,例如渐进性的视力下降、眩光、颜色对比度下降等等;

2) 利用手电筒测试。在一个昏暗的环境中,使用手电筒对着眼睛,观察瞳孔的反光情况。如果瞳孔呈现混浊或不均匀的反光,这可能是白内障的迹象。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能提供初步疑似的信息,但确诊白内障仍需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建议如发现任何视力问题或疑似白内障症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眼科专业检查。

二、白内障的眼科特色筛查

当进行白内障眼科专业筛查时,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来全面评估患者的眼部及全身健康状况,特别是与白内障相关的眼科情况。以下是这些检查的更详细说明:

1)眼部检查:①检查患者的视力、光感及光定位、红绿色觉;②裂隙灯、检眼镜检查,记录角膜、虹膜、前房、视网膜情况以及晶状体混浊程度,排除眼部活动性炎症等病变。

2)特殊检查:①眼压;②角膜曲率以及眼轴长度测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③角膜内皮细胞、眼部B超等检查;

3)全身检查:①对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糖、血压;②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检查,确保可耐受手术,必要时请内科医生会诊。

4)视力预测: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因此,白内障手术前进行术后视力预测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混浊的晶状体遮挡了对视网膜的直接观察,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检查方法对视网膜和黄斑的功能进行评估。

三、生活中如何预防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机体衰老在眼部尤其是晶状体的体现,是生命进展的必然历程,至今仍无有效措施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但有一些生活习惯改变有可能会延缓白内障进展。

1) 避免强光直射入眼:眼睛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加重白内障的进展,为了延缓紫外线对白内障的加重,老年人可在出门时佩戴太阳镜来抵御强光的照射,其中黄褐色镜片的效果最理想。而一些视力较差、不方便戴镜的老年人,可在出门时戴遮阳帽,也能防止强光直接照射眼睛。

2) 避免体液大量丢失:脱水是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一旦遇到腹泻、呕吐或是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脱水的情况时,应及时补充丢失的体液,以预防或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3) 注意膳食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C是维持研究各种功能的重要营养成分。人眼睛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血液含量30倍,老年人随着衰老和代谢的减退,眼中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会加重晶状体的变性和混浊。因此老年人膳食摄入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同时可以适当地补充谷胱甘肽、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硒等营养成分。

4) 控制好血糖和代谢: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白内障也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视物不清或视物遮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血糖及眼睛,关注白内障的发生和进展。

5) 避免受机械性外伤:外伤因素往往会直接产生或间接加剧晶状体的混浊,老年人应在生活中避免碰撞眼睛,运动时佩戴防护目镜,避免球类物体对眼睛的撞击,因为机械性的外力对晶状体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快速且严重的,容易发展为晶状体的完全混浊。如老年人不慎经历了眼部外伤,应密切关注视力和晶状体形态的变化,建议半年复查一次,以免拖延治疗。

6) 遵医嘱科学的用药:从临床研究来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是相对较高的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会与晶状体蛋白相结合,并形成棕黄色物质沉积在晶状体内,形成白内障。老年人应注意避免长期点眼药带来的副作用,包括眼药存储方法不当造成的污染引发眼睛的炎症,眼药内防腐剂对眼睛的刺激作用等,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7)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电子产品的屏幕释放的蓝光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为了保护眼睛,我们需要保持适当的坐姿和屏幕距离,控制使用时间,以及做好劳逸结合。

四、白内障的治疗知多少?

白内障发病率、致盲率高,但并不可怕,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可大大提高甚至恢复视力。

1. 哪种手术方式最好?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白内障程度以及眼部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目前,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公认的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法。此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医生先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微小的切口,然后使用一种称为超声乳化的设备,将混浊的晶状体组织分解成微小的碎片,这些碎片随后会被抽吸出体外。最后,医生会植入一枚人工晶体来替代已经移除的白内障晶状体。整个手术过程通常持续约10-15分钟,患者在手术后往往能够迅速康复,恢复良好的视力。这种手术方式被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白内障手术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仍然存在一些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在考虑手术前应该和眼科医生充分讨论并了解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术方式,例如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体哪种手术方式最合适,需要咨询眼科专家以获取个性化建议。

2. 哪种人工晶体更适合自己?

人工晶体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眼部解剖结构、任何潜在的眼部疾病或异常、生活方式和对视力矫正的期望。在选择人工晶体时,医生会考虑以下不同类型:

1)单焦点人工晶体:单焦点晶体旨在提供清晰的视觉,通常可以在远处或者近处提供良好的焦距,但需要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进行配镜以进行近视或者远视的矫正。这种晶体适合那些对特定距离视力要求较高的患者,比如职业司机或者需要频繁使用电脑的人。

2)多焦点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就像一对变焦镜一样,可以让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很清晰。这种晶体适合那些希望减少对眼镜依赖的患者,无需戴眼镜就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视力需求。

3)散光人工晶体: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白内障和矫正散光的人工晶体。对于患有散光问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植入这种特殊设计的晶体。这种晶体不仅可以解决白内障带来的视觉问题,还能有效矫正散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觉。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状况和生活方式,定制最适合的人工晶体选择方案。这些选择都旨在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视力效果,让患者在手术后能够享受清晰的视觉,最终选择哪种晶体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与医生的充分讨论,以确保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需求的人工晶体。

3. 白内障手术后会复发?

很多患者会有如此表述:“做完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好,但是一段时间后视力却出现逐渐减退的情况”,因此很多人认为白内障手术无法彻底根治,极易出现复发情况。其实,这并不是白内障复发,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需要保留患者原本的晶状体囊袋,这样便于人工晶状体更好地植入,而患者感到视力减退的原因就在于术中所保留的晶状体囊袋出现了浑浊,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后发障”。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白内障术后出现“后发障”的几率约为 2%-5%。在术后出现“后发障”并不意味着白内障复发,也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只需要利用激光将浑浊的晶状体囊袋切开,即可恢复视力。

4. 白内障术后可能会出现那些不适症状?

手术后眼可能会出现轻微流泪和发红,有痒感和异物感,出现畏光、眩光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不必惊慌。还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的几天甚至几周内,视力模糊或不清晰也是非常常见的,这大多数是由手术过程中正常发生的眼部肿胀所致,术后只要按医嘱点药,通常无需过分担忧。

但是患者如果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①手术后眼睛剧烈疼痛或疼痛加剧;②视力下降,手术后眼睛出现大量飞影或闪光;③手术后眼睛明显充血和发红;④头痛、恶心或呕吐。

五、白内障术后应当如何用药和护理?

1. 术后用药及注意事项

手术后白内障的治疗并非结束,术后防护同样至关重要。

1) 白内障术后当天,尽量卧床休息,切勿碰撞术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多喝水,避免便秘。以免造成切口裂开、前房出血、眼压升高和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

2) 术后第2天,医生会给患者开具眼部用药,局部抗炎、预防感染治疗。有时候医生根据因患者术后的特殊眼部情况开具其他的眼药水,请注意,有些眼药水需要放在冰箱里。

3) 当在同一只眼睛上使用多种眼药水时,确保使用眼药水前完成彻底洗手后,倾斜头部后滴入第一种眼药水,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压内眼角,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覆盖眼球表面。等待5分钟,让第一种眼药水充分被眼睛吸收或发挥作用。然后再滴入第二种眼药水,同样闭眼片刻并轻轻按压内眼角,以此类推。

4) 患者一定要注意术后两个星期内的眼部卫生,预防感染。在洗脸和洗澡时,避免让水或肥皂进入手术后的眼睛中,以免引发感染。在术后几周内,避免潜水和游泳,以及参与其他水上活动,以防水污染引发感染。

5) 剧烈运动如慢跑、举重、游泳、园艺、有氧运动、接触性运动等应在术后1-2个月内避免。

6) 白天佩戴太阳镜,尤其是在户外,可以避免强光引起的不适,也可以防止眼睛受伤。

7)不要揉、压、挤手术后的眼睛。任何睡姿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应避免直接压在手术的眼睛上。如果有任何不适,请咨询医生。

2. 定期复查

了解术后复查时间的规定和频率非常重要,因为白内障手术后的复查对于确保眼部康复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术后的第一次复查通常安排在术后的第一周至第二周内。在这次复查中,医生会评估手术效果,检查眼压,并检查术后的恢复情况。随后的复查频率和时间安排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手术效果而定。通常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安排术后的第二次复查在术后的第一到三个月内,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接下来的复查时间。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或者手术后出现不适,建议立即医院就诊,咨询眼科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复查时间规定。及时的复查和遵医嘱非常重要,以确保眼睛健康和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Thompson J, Lakhani N. Cataracts. Prim Care. 2015 Sep;42(3):409-23. doi: 10.1016/j.pop.2015.05.012. PMID: 26319346.

[2]Mesci C, Erbil HH, Olgun A, Yaylali SA. Visual performances with monofocal, accommodating, and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e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ataract. Am J Ophthalmol. 2010 Nov;150(5):609-18. doi: 10.1016/j.ajo.2010.05.023. Epub 2010 Aug 5. PMID: 20691422.

[3]Prokofyeva E, Wegener A, Zrenner E. Cataract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in Europe: a literature review. Acta Ophthalmol. 2013 Aug;91(5):395-405. doi: 10.1111/j.1755-3768.2012.02444.x. Epub 2012 Jun 20. PMID: 22715900.

[4]Liu YC, Wilkins M, Kim T, Malyugin B, Mehta JS. Cataracts. Lancet. 2017 Aug 5;390(10094):600-612. doi: 10.1016/S0140-6736(17)30544-5. Epub 2017 Feb 25. PMID: 28242111.

[5]Deshpande R, Vora U, Mangiraj V, Dole K, Deshpande M. Can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visit be deferred up to four weeks after an uneventful cataract surgery?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dian J Ophthalmol. 2021 Jun;69(6):1409-1413. doi: 10.4103/ijo.IJO_2390_20. PMID: 34011710; PMCID: PMC8302296.

作者简介

苏雯琪

讲师/医师,眼科学博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2018年完成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博士期间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所进行眼部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并在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年会(ARVO)和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国际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

来源:科普健康教育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