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主角于和伟,贡献了他一如既往的好演技,用诸多大案和一位“愣头青”刑警到专家的成长线,呈现着中国刑警35年的飞速发展。
没有流量,不炒CP,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三角恋,《我是刑警》就这样静悄悄地成为爆款。
豆瓣评分7.8,收视率连续多天蝉联第一,刑侦好剧的实力不容小觑。
第一主角于和伟,贡献了他一如既往的好演技,用诸多大案和一位“愣头青”刑警到专家的成长线,呈现着中国刑警35年的飞速发展。
《我是刑警》播出以来,“富大龙什么时候出来”就成为热门评论之一,身为影帝的他成为观众最大的期待。
千呼万唤,直到第30集,富大龙才隆重登场。
富大龙饰演追查“东林三女童案”的刑警陶维志,风尘仆仆、灰头土脸又不修边幅的他一出现,为案子兢兢业业的形象就立住了。
为了破案,陶维志披星戴月辗转全国各地,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一直翻到了大清律例。
追查时,他是执着、较真又有些轴的刑警;收集证据时,他又秒变生意人和老板套近乎,不动声色间就完成采集;采集完成那一刻,他眼神犀利又变回刑警。
切换自如,行云流水,富大龙用眼神、神情和动作诠释着影帝的实力。
追凶路上风餐露宿,富大龙外形沧桑憔悴、眼神疲惫;跟秦川见面时,富大龙拘谨朴实,犹犹豫豫的手真实到位;吃饭时,他狼吞虎咽,刻画出刑警的耿直实在。
富大龙出现的头两集,确实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他饰演的刑警执着坚韧又接地气,把基层刑警的不辞辛苦和不屈不挠诠释得淋漓尽致,只是后期的演绎遭到很多质疑。
用力过猛、格格不入、配音出戏,少数观众对富大龙的表演和配音给出了差评。
雷主任劝陶队换个方向案时,富大龙表演失控的同时口音和情绪格格不入,让人出戏。
案子始终停在“临门一脚”,陶维志抓住DNA不放,跟曹阳他们较真儿,思维和语言表达上有些刻意拧巴,很多观众质疑富大龙没有演出刑警队长的睿智和果断。
更让观众诟病的,是富大龙的口音,声音一出来就跟喝大了一样,模糊不清,方言又说得不好,听起来很难受。
“我天,富大龙为什么这么说话啊?”
“富大龙这个声音咋个回事,太出戏了!”
更有甚者,有观众表示富大龙演得不像刑警,更像农民工,带着醉酒的口音和样子。
平心而论,配音确实是《我是刑警》的败笔,如若换了演员本身现场同音的方言,效果肯定比现在更好。
富大龙演技整体不错,只是偶有用力过猛,被吐槽,更多的是被配音拖了后腿。
他将人物的执念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呈现出来的疲惫和无奈入木三分,只有观察细致入微、对表演有极致要求的演员,才会偶尔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
剧中有一幕是陶队长蹲在墙角、不顾形象地啃着方便面,观众能深深感受到,支撑他的是不屈的信念,这其实正是演员的功底。
刑警的形象并非千篇一律地睿智果断、刚毅威武,陶队长就是一个性格很轴、较真认死理、敬业有个性、不顾形象不拘小节的西北基层民警的形象,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名好警察。
山区的警察和大城市的警察形象肯定不一样,富大龙想呈现的,大概正是他们的不同。
这部剧中,如果富大龙的表现不够完美,更大的问题其实是配音。
《我是刑警》热度和收视率都不错,只是,距离爆款剧王还差着“临门一脚”,是不是配音的问题?
来源:米椒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