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家庭影院市场,合并式AV功放非常普遍,乃至很多新人根本就不知道功放居然还分前级和后级这回事儿。但是当你了解到并且用分体式前级+后级替换掉之前的低端合并功放以后,可能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在家庭影院市场,合并式AV功放非常普遍,乃至很多新人根本就不知道功放居然还分前级和后级这回事儿。但是当你了解到并且用分体式前级+后级替换掉之前的低端合并功放以后,可能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什么是前级和后级?
前级也叫前置放大器,主要作用是把信号源过来的微弱音频信号初步放大并润色一下,加入DSP处理、空间校正、音量调节、信号源切换等功能,再把处理好的信号输出到后级放大器。
后级也叫功率放大器,或者说纯功放,负责把前级过来的信号进一步放大,驱动音箱正常工作,正所谓“前级出声,后级出力”。
使用时候呢,需要用音频信号线把他们对应的声道连接起来,不会接线小伙伴的看这里:《后级功放怎么接线?家庭影院小白科普时间》。
家庭影院功放为啥要分为前级和后级?
其实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家庭影院功放只有一台,也称为合并式功放,相当于把前级和后级塞到一台机器里了。
那为什么又要把前级和后级分开两台机器呢?这就像一伙山贼和一个集团军的区别,山贼不会分得那么细,烧火做饭偷鸡摸狗的都是一伙人;而集团军会有专门的炊事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才是真正的战争机器。
所以之前我们在试用天逸AD-7300PA+时候也说过,家庭影院玩到一定层次,必然要上后级:《家庭影院有必要上后级吗?天逸AD-7300PA+后级功放试用》、《为什么我建议日系AV功放用户上后级?》。
而今天我们要试用的是一款11个声道的纯后级功放——天逸AD-8300PA,7.1.4全景声影院直接拉满,相比AD-7300PA+,前三声道功率在一个水平线上,环绕偏弱,但胜在数量更多。
简单就是美
在工业设计方面,我觉得有时候过渡设计反而画蛇添足,极简风格也不错,天逸AD-8300PA这种一体式金属拉丝前脸就挺好,甚至那两个折痕都有点多余,直接“一块拉丝铝板的艺术之旅”就完事了。
简单清爽,只有一颗周围隐藏了一个环形工作状态指示灯的电源按钮。
顶部和底部有大量散热孔,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在使用时候也要注意机柜里给它上下留出足够的散热空间。
侧面有两颗主动散热风扇,通过内置智能降温系统控制,平时基本不转,也没什么噪音。
炎热夏季或者房间温度很高的话这东西才会发挥作用,迅速降温保护硬件系统正常运转。
蜂窝式减震脚垫,爱折腾避震的小伙伴还可以升级更高端的。
背后是一排RCA、一排XLR和一排喇叭接线柱,看起来蔚为壮观。
输入接口用哪个主要取决于前级,有条件的话建议优先使用XLR平衡接口。因为平衡传输其实传输的是两组反相位的信号,利用相位抵消的原理剔除掉干扰信号,得到一个更高电平的原始信号,抗干扰能力更强。
非平衡传输只有一组信号,一般是单端接地的做法降低干扰,抗干扰能力主要取决于线材的屏蔽层,所以一定要用好点的线,特别是线比较长的情况下。
天逸AD-8300PA的RCA插座与AD-7300PA+相比看起来少了一些高级感,不过喇叭接线柱是24K镀金的。
背部最右侧是国际通用的110~230V电源接口,过流保护器,以及一个非常好用的联动接口。
这个TRIGGER接口有什么用呢?使用随机附赠的3.5mm联动信号线从前级对应接口连上去就行了,每次看电影时候不需要再手动开关后级。
别小看了保护电路!
据我了解,挺多发烧友都有被后级烧坏过音箱的经历,甚至还有一些DIY的三无产品后级用着用着就冒烟了……看电影虽然不能停,但毕竟小命更重要。
为提高功放电路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天逸AD-8300PA配备了温度补偿电路及直流伺服电路并设计了适量的负反馈电路,有过压、过热、过载、过流、短路五重保护,不会因为功率大烧坏音箱,就可以放心用了。
配件除了电源线、联动信号线和使用手册,还有一对“铁耳朵”,方便工程安装时固定在机柜里。
独特功率分配设计
虽然每声道独立模块,但是和自家的旗舰AV功放AT-3000设计思路相同,天逸AD-8300PA的每个通道并不完全一样,其中L\C\R前三声道是320W/8Ω大功率额定输出,其余声道150W/8Ω。
《国产旗舰AV功放是什么使用体验?只有1个缺点,天逸AT-3000评测》
大部分多声道后级功放的每个通道都是一样的,为啥AD-8300PA这样设计呢?
它更强调前三声道,是因为前三声道在整个影院系统里信息量最大。尤其是中置,某些影片中前三声道的信息量甚至达到八成以上。
说白了就是我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大部分都是前三声道发出来的。这样做优点显而易见,投入产出比更大,说白了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AD-8300PA后级11个声道使用独立模块,每个声道都是HI-FI级电路和工艺、布局、用料几乎完全一样。最大区别是前三声道末级为三对大功率管,而其余8个声道末级为2对大功率功放管。
超低噪声双差分放大电路和镜像恒流源负载可以极大的提升整机的信噪比,提升电压放大级的电压增益和稳定性,展宽听阈范围的频响,第二级为共基电路放大及镜像恒流源负载,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并有效改善电路放大级的线性特征,使其更加适合家庭影院的高声压大动态、驱动力强、转换速率高等需要。
为提高功放电路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路末级特意设计了温度补偿电路及直流伺服电路并设计了适量的负反馈电路以确保该机的稳定。最后经由3对著名好声的安森美NJW0302G/NJW0281G音频专用大功率管以三级达林顿电路组成推挽输出,提供每声道320W/8欧姆的强大功率。
很多小白用户不知道前后级的线应该插哪个端口,AD-8300PA没有这个烦恼了,每个通道的名字都有中文标注,尤其是特别标注的前三声道,无脑照着插即可(用不到的就空着)。
开关电源不行?
经常有人说开关电源不行,主要是开关电源工作时,要通过高频开关动作来实现电压变换,其开关频率通常在几十千赫兹到数兆赫兹。这些高频的开关动作会产生高频噪声,这些噪声容易通过电路的布线、元件之间的耦合等途径,窜入到音频信号通路中,进而对音频信号造成干扰,导致最终输出的声音出现杂音、底噪增大等情况,影响音质效果,另外还有劣质开关电源输出纹波偏大和瞬态响应不足问题。
不过随着开关电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优质电源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采用更好的滤波和屏蔽措施有效克服上述提到的一些弊端,AD-8300PA功放的电源其实就是移植于天逸自家的大功率专业音响功放中的数字开关电源,是一项已经相当成熟、带负载能力极强的音响专用供电单元。
这款电源可以给出3000W的能量输出,不是普通开关电源能比的,它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可靠性高、噪声低,还节能环保。
不管使用了什么技术,好听才是硬道理。
试听
听感评价部分会比较主观,不同的房间声学环境、器材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套设备:
播放机:HIMEDIA HD950B;
前级功放:TONE WINNER AT-2180;
音箱:Atlantic Technology IWTS30(3)/SA SOUND FR535(4)/SA SOUND NFC83(2);
超低音:TONE WINNER SUB-4000(风暴4000);
音频信号线:PALIC PSUB-4(定制版)。
除了功率大增,加后级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声道数量增加了,测评室里这台天逸AT-2180本身只有7个声道,但是它支持11声道pre out,这样就可以直接玩7.1.4全景声了。不过影音室正在升级改造,目前只装了7.1.2声道,略显遗憾。
相比合并功放本身推动音箱,效果提升比较明显,尤其是在THX级声压输出时,整个声场的气势、张力,一耳朵就能听出来。而且它更耐听、真实自然,比如《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里大量飚车片段,那种奔驰在旷野里的感觉,会让你忘了自己只是在一个几十平的小影音室里。
打斗场景也变得更加有力,特别是《功夫熊猫》这种动作片看起来会更爽。一拳下去像打在胸口上,刀剑划过的空气啸叫,这个并不只是低音炮在工作,音箱在充裕的大功率推动下更能发挥出真实实力。
AD-7300PA+和AD-8300怎么选?
这两款产品的性能上限差不多,因为声道更多导致物料成本增加,AD-8300价位略高,不过我觉得它们差异还是挺大的,也反映了两种搭配理念:AD-7300PA+代表了平等(equality),声道可以少,但是每个都要一致,虽然左右前置散热片更大;AD-8300则代表了公平(equity)。
这可能有点反常识,前面刚提到了它独特的功率分配设计,不是说好钢用到刀刃上吗?怎么又说公平?其实并不冲突,资源分配的侧重差异恰恰是为了公平。前三声道距离听音位更远,并且承担的工作量更大,所以就给他们更强大的输出功率。
至于选哪款,还是那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AD-7300PA+属于纯改善型,买这款就是奔着给7个地面声道“涡轮增压”去的,天空声道另配一台4声道后级或者用合并功放自带的放大器,免得浪费了。
而AD-8300的用户,很可能用的是纯前级,需要更多的声道去驱动音箱。
总结
你真的需要一台后级吗?
我们应该都是从合并式功放玩起来的,甚至最初可能只是一对多媒体音箱简单听听,接触到5.1环绕声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升级到全景声,折腾低音炮,继续研究发现功放居然还分前级和后级,当你用后级代替合并功放驱动音箱时,可能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就像你喝惯了夜店的鸡尾酒,突然尝了一口纯纯的伏特加。
我觉得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后级并不是必需品,但它却是高端玩家进阶之路上绕不过去的一个打卡点,也就是说只要你玩影院的热情之火不熄灭,就迟早会有一台这玩意。
来源:家庭影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