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眼间,就到了2022年3月25日,这是人民作家浩然90诞辰纪念日。(今天,2022年3月21日二月十九日,是浩然农历的生日,九十年前这一天,他出生在河北省开滦赵各庄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
尊师重友堪楷模(58)
一一胡世宗先生如此对待良师益友
51万字凝聚追思浩然的情感(中)
(接上篇)胡世宗在纪念浩然九十岁生日时,摘录自己1982年的两篇日记,形成了一篇追思恩师的长文:
转眼间,就到了2022年3月25日,这是人民作家浩然90诞辰纪念日。(今天,2022年3月21日二月十九日,是浩然农历的生日,九十年前这一天,他出生在河北省开滦赵各庄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
我在《胡世宗日记》(卷六)里,找出了两则日记,是1982年3月,浩然50岁生日的前天和当日的日记摘抄。四十个春秋就这样飞逝到历史的尘烟中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被列入隆重推出的文学典藏书目,这应该是浩然最感欣慰的事情。
1982年3月23日
后天是浩然五十岁生日,今天一早赶到他通县的家,与他的几位业余作者朋友孙宝琦、孟宪良、老华、树林等,在浩然家的楼下,与浩然一起,测距,刨坑,浇水,把九棵毛杨树栽种下了。这九棵小树苗,是从远处运来的。九棵这个数字是偶然的,因为可以多也可以少,只是树与树要拉开距离,只能种这九棵,也寓意生命长久吧!我们在栽树时拍了照,这是对浩然生日最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我们扛着锹回到房间,洗一把脸后,就在浩然家吃中饭。饭后,客人们都走了,浩然与我谈家里的事情,他送给我十一本我还没有的他的书,只要有副本,全送我,他说我保存比他自己保存还会好一些。
1982年3月25日
到文学讲习所看望我们辽宁来上学的陈秀庭和马秋芬。
今天是浩然五十岁生日。我应邀于晚6时赶到他家,他一家人全在,“外姓人”只我一个。晓凡发来了生日贺电:“恭贺五十岁生日,再多盛年‘艳阳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打来电话。红野的儿子山山给“胡爷爷”背唐诗和儿歌。大海虎实而威严。山山1979年5月4日生,大海1981年10月10日生。一家人融洽和谐。拿出了习水大曲和北京啤酒,菜多是罐头装。
浩然说,他父亲五十岁时生了他,他是收胎的。他的童年是在赵各庄度过的。他和姐姐成了孤儿,后走向革命。他高兴地告诉我,今天,他五十岁的生日,自传体小说《乐土》之一,在通州开笔了。他想写四部:《乐土》、《阳光》、《雨露》、《时代》。他说,我太爱这个时代,太爱这片土地了!他说,《艳阳天》短篇结构,横着写。半夜3点醒来,想出这个路子,心里痛快极了。
我请浩然给我写一条幅,他说他写不好大字,有点恐惧。他后来琢磨了几句诗,给我写了:“自识东西走南北,喝遍乡土万井水。处处有情处处爱,苦酿人间美中美。不觉艰险临高境,回首畅观浪花飞。天无尽期志未了,愿将心身化纸灰。五十生日录自题小像赠世宗”,下面还盖着他的大印。我对此极为满意。
我看浩然有一个草稿本,封面有“收获时节”几个大字,贴一张白纸,上面是他“开笔的话”:
“今天是我五十岁生日,开笔写这部自传体的小说。
“它是‘自传’,又是‘小说’。
“我想通过它,把我五十年走过的一些人生脚印老老实实地描摹下来,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听凭公正的评判。
“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分段地写,尽可能每段都能独立成书。它的总书名叫“乐土”,以段为书,各有别名。所以读者可以从‘之一’看下去,也可任意选读其中……”
他说写到这里没有完。
我记得浩然在那个会上讲他的读书,特别启发人。他说他1949年3月开始学文化,连读书的读字都不会写。他只有小学三年半的文化。他的很多“本事”都是后天学来的。他说他写《艳阳天》时只读过四部中外长篇小说,其中有《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和《铁道游击队。他说,近八个月读闭门读书,读了29位作家的近百部作品。他说,写书不读书不行。
浩然说,我主张中国作家应该给中国人写中国人的故事,他说,我总感到,生活在地球中这个空间——我们中国,是应该出大作家的国度。中国没有高老头,却有梁生宝。他还说,对于作家,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两大主题,一是对生活不倦地探索,二是对艺术构思能力不倦地提高。
这一整天,几乎都是浩然在演讲,他实事求是地讲自己创作的甘苦,讲创作的体会,大家受益匪浅。
因在热水镇这个地方有《春风》《草原》《百柳》三个杂志的在场,浩然说了一句:“春风又绿大草原”,我接了一句:“百柳拂动热水泉”,大家连连称妙,我又补了两句:“友情更比泉水热,宁城酒香铭心间!”当时饮的是宁城老窖。我乃杰兄酒量大,邻桌赤峰和呼和浩特来的朋友三番来敬酒,我称“三打祝家庄”,乃杰兄亦呈酣然状。
我与浩然的交往,在当时的日记中都留下了文字痕迹。我把大部分提及浩然名字的日记都选载到书中,这就带出了许多看上去与浩然无关的人和事,可这正是那个时段社会和文坛的原生态现实。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描写浩然和评论浩然作品的文章,约十篇左右,记述了浩然留给我的印记。
我只是从我的角度,把浩然的为人处世、文学活动及文学创作成果,他与时代、与社会、与文坛的联系的某些状态及他思想情感方面的某些跃动展现在书里,呈献给喜欢浩然、想了解浩然和研究浩然的朋友们阅读,也留给苍苍茫茫的历史。
浩然非常尊重赤峰的作家朋友王栋。我曾与浩然一起拎着水果和糕点去北京一个医院去看望王栋。王栋也曾约我一起去拜访浩然。
我在浩然通州的住处,看到墙壁上张贴的一个“账单”,写着杂志的名字,有的括号里写着作品的标题,这是他要给八方编辑朋友许诺给稿子的提醒:1、长春(误会);2、鸭绿江(活水鱼);海燕(能人楚世杰);4、长城(寡妇门前);5、当代(傻丫头);6、花城(老人和树)。7、芙蓉(小黄花);8、中国少年报;9、百柳;10,新港;11、文汇;12、旅伴;13、学作文;14、花朵;15廊坊;16、北方文学;17、东方少年;18、小溪流。由此让我知道,正值盛年的浩然,精力多么旺盛,笔力多么雄健,这样多的约稿,他都一个一个答对。那天晚上我住在他家,他拿出两篇短篇小说新作,让我读,然后告诉他哪一篇更好些。他说,王栋要一篇,另一篇是国内一个大刊物要的。他让我评判哪个好,他说把好的给王栋。
内蒙的作家张长弓是我们共同的好友,长弓的书法那是有口皆碑。我在贺敬之家就看到墙壁上悬挂着长弓的条幅。在浩然家,同样有长弓的一幅题字:“云帆击水百川行,彩霞铺路迎好风。春潮助你三通鼓,人生昂奋是冲锋。”
我感到在浩然心中,遥远的内蒙大草原这边,他的友情是多么的宽厚和深挚!
胡世宗原汁原味两则43年前的日记,不加修饰,不用修改,不必补充,形成追思浩然的文章是那么真实,那么自然,那么细腻。一个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倾心文学创作充满激情的浩然跃然纸上,浩然与胡世宗感情密切无话不说纯粹真挚的友情浸润在字里行间,胡世宗对恩师浩然的缅怀之情思念之意感谢之心散发在厚重的日记里(未完,转下篇)。
来源:乐观的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