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高调宣布成功空袭巴基斯坦目标,媒体全天候报道“胜利”画面,街头彩旗飘扬,民众游行庆祝。
印度高调宣布成功空袭巴基斯坦目标,媒体全天候报道“胜利”画面,街头彩旗飘扬,民众游行庆祝。
48小时后巴基斯坦反驳,称印军战机被击落无一得手,印度开始封禁外媒、限制社交平台信息传播。
而中国央视则公开歼-10CE战果,确认击落5架印军战机。
印度的“胜利神话”被事实撕裂,高调开战的“胜利”正逐渐显现反转。
南亚地区在5月初,印巴再度发生军事摩擦,紧张局势迅速升级。
印度政府于凌晨通过多家媒体发布通告,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了一次定点空中打击行动。
印媒随即启动全天候宣传模式,称此次军事行动针对的是境内武装组织据点,行动目标精确,战果显著。
国家级电视台循环播放“成功打击”的画面,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有关印度空军战绩的图文信息。
从各种“战报”以图像和视频形式迅速传播,一些主流媒体称,印军击落多架巴军战机,并摧毁了多个军事设施。
印度城市广场开始布置庆典标语,街头播放爱国歌曲,地方政府组织群众游行,气氛高涨。
但不到48小时,来自巴基斯坦的官方通报改变了这一局势。
巴基斯坦军方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印度空军未经允许进入本国领空,巴方战机立即做出战术反应。
根据巴军发布的战况简报,巴空军未损一机,并在拦截中击落数架印方战机。
与印度所公布的信息完全相反,巴方通报中没有“被打击目标”受损的信息,也未提及地面设施遭破坏的细节。
更引人注目的是,巴方公开了作战中拍摄的部分视频资料。在这些画面中,可以看到一款中国制造的战机——歼-10CE。
这架战机是近年来由中国出口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具备全天候空战能力,这一细节成为冲突中具有关键意义的证据点。
在外界试图了解真实战况的同时,印度国内开始对网络信息进行管控。
多个媒体平台账号被封禁,包括新华社、环球时报等中国官方媒体社交账号。
一些印度本地的军事评论账号也在几小时内无法访问。《纽约时报》驻印度记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空战损失分析后,其账号随即遭到访问限制。
英国BBC、德国之声和美国CNN等多家外媒也在后续报道中确认,他们部分驻印记者和通讯账号在该事件期间被短暂限制或禁用。
这一情况引发外界质疑,多个国际媒体发布社评指出,印度政府似乎在限制境内外对冲突信息的报道和讨论空间。
中国央视军事栏目《军情时间到》5月17日的节目发布了与此次空战相关的画面和解读。
节目中军事专家指出歼-10CE在此次交战中表现出色,共击落印方战机5架,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机。
还提到,歼-10CE在整个作战过程中保持完整状态,未出现任何损伤。
该信息引起全球关注,法国媒体《世界报》称,这是印军近年采购的“阵风”战斗机首次在实战中遭遇较大规模损失。
《华尔街日报》援引军事研究机构评论称,此次空战的技术表现,可能对未来南亚地区空中力量对比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印方未公开承认战机损失数量,但有印度空军内部人士对外媒透露,在战后检查中确认至少4架战机未返回基地。
不仅中国和巴基斯坦方面提供了相关资料,一些国际独立观察机构也对空战情况进行了技术分析。
印度本地独立核查机构“Alt News”指出,部分印度媒体播出的“摧毁卡拉奇军事目标”的画面,实际来源于加沙地带的公开资料。
一段展示“击中巴军设施”的视频,经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后被确认由AI合成,存在多处不符合物理规律的细节。
关于此次印巴冲突中歼-10CE的优秀表现,军事专家普遍认为是因为歼-10CE在此次空战中的表现具有技术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该型号战斗机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较强的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和空中打击能力。
导弹系统配置具备中远程作战能力,在超视距作战中拥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军事专家张学锋在节目中披露了一处细节,解释为何印度的“阵风”不敌歼-10CE。
张学锋表示,印军“阵风”虽然属于第四代半战机,但其机头雷达体积受限,作战时对远距离目标锁定能力较弱。
在混合战场环境下,“阵风”易处于被动局面。
印军战斗体系为“多国拼装”架构,包括俄制、法制、美制等多型号设备,存在系统兼容性问题。在多种平台同时作战时,难以统一战术部署和数据共享。
空战结果逐渐被外界掌握的过程中,印度政府始终未对“战果”做出调整声明。
各大媒体继续播放原有“胜利”宣传内容,公共场合张贴的标语和宣传物未做更改。
当前印度正处于重要选举周期,军事行动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支持率和国际形象。
印度长期寻求在亚太区域获得军事影响力,其作为美国等国家战略合作伙伴的地位,需要维持一个强势的安全印象。
如果在对巴军事行动中被认为“受挫”,将影响其在西方安全体系中的位置。
在国际军贸市场,印度的谈判筹码也受到影响。
作为武器进口大国,其每年军购交易总额庞大,一旦空军战绩不佳,会动摇其在未来合作中的议价能力。
本次事件不仅是一场短时空战,更呈现出信息战、技术战和舆论战的多重交错。
随着更多图像、雷达轨迹及战后分析资料公布,冲突中的技术细节、操作流程和战术应对逐渐清晰。
但各方在信息披露方面仍保持高度选择性,使得事件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
外界普遍认为,该事件将对南亚空军力量结构产生持续影响,同时也对外界如何理解信息传播与军事透明度提出新的问题。
文/编辑:来碗米饭
信息来源:美媒:印巴冲突期间印媒假新闻泛滥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账号 05.19 10:52
破防了?印度对中国媒体下黑手 观察者网 2025-05-15 17:07
央视证实歼10一举击落多架战机专家称阵风与歼10单机对抗吃亏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官方账号 05.17 20:38
来源:聆听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