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秋季学期伊始,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3年级~5年级(部分学校扩展至初中阶段)推出了“每周半天计划”,巧妙融合校外课程与深度阅读,旨在深化教育内涵,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近年来
伴随教育改革步伐的
持续加速
如何为学子们构筑一个
更为全面、多元的教育生态
已成为社会各界
广泛关注的重大议题
2024年秋季学期伊始,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3年级~5年级(部分学校扩展至初中阶段)推出了“每周半天计划”,巧妙融合校外课程与深度阅读,旨在深化教育内涵,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记者通过实地探访与资料搜集,生动描绘出“每周半天计划”实施后的斑斓图景。深圳各校积极响应,依据自身特色与周期安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从校内的深度阅读,到校外的自然探索、科技研学;从文化艺术的高雅鉴赏,到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无形中滋养了他们的心灵,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成长更加丰盈。
深圳小学学生走进甘坑古镇,体验彩绘客家小凉帽。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重塑学习体验
与学生共成长
“每周半天计划”在不改变现有学科课时安排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和变换教学场景,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校外课和半天阅读课,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今年10月,深圳小学以“探寻客家文化”为主题,将半天校外课打造成了一场跨学科的文化探索之旅。学生们走进甘坑古镇,将道德与法治、美术、劳动等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客家建筑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他们不仅用眼观察,用手触摸,更用心感受,用笔记录,用创意表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古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独到见解。在客家手工体验区,孩子们更是亲手制作了筷子、体验活字印刷、参与农耕种植、彩绘客家小凉帽,全方位沉浸于客家文化之中。
盐田区云海学校学生走进梧桐山,探索生物多样性。
与此同时,盐田区云海学校的四年级学生迎来了首次“每周半天计划”校外课程。学校依托盐田依山傍海的自然优势,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与实践性的活动,带领孩子走进梧桐山的怀抱,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探究,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激发现代诗歌的创作灵感。“绿叶轻摇风中舞,红花点缀笑草间。”“山间小径曲又折,引领我们探秘踪。”手持《梧桐山植物观察日记》与《诗意表达,记录美好》,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用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诗句,描绘自然界的万千姿态。学生黄钰淇的母亲感慨万分,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还促进了师生、同学间的情谊。
滨海小学学生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探索海洋奥秘。
11月11日,宝安区滨海小学的“小小航海家”们,在“每周半天计划”的引领下,踏上了探索海洋奥秘的征途,目的地是充满航海风情的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接触了邮轮模型,了解了港口航线与安检的严格流程,还深入港口运行指挥中心,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随后,他们实地观摩了船舶进出港作业,学习码头机械的工作原理,更在液压升降桥的现场演示中,感受到了科技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此外,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安全教育课,让孩子们学会了救生衣的正确穿戴与海上应急求生技能,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活动的高潮部分,是《邮轮中心——码头面操作》的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分别扮演“船长”“调度员”等角色,亲身体验了船舶调度与港口运作的每一个细节,对港口的认知与理解达到了又一深度。
全方位多维度施策
深度推动教学改革
为确保教师队伍能够顺利适应并驾驭这一全新教学模式,深圳各学校与教育部门携手并进,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从专题讲座的深入剖析,到工作坊的实战演练,再到在线课程的灵活学习,多种培训形式并举,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为“每周半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11月,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推陈出新,组织近60所学校的教师齐聚亿企科技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每周半天计划”实操训练及课程设计研讨会。通过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生产”“航母制作”等前沿科技劳动项目,以及“陶艺手工”“木艺制作”等传统工艺,教师们不仅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创新突破,更在实践能力上获得显著提升,为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计划将此次学习的成果与学校的中草药特色课程相结合,设计出既富含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又体现劳动精神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感悟成长,在成长中热爱劳动。”罗湖实验学校教师王可欣在体验陶艺课程后深有感触地说。同样,参与培训的其他教师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决心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可以给学生开拓更多劳动场域和基地,让孩子们不止在罗湖,而是在城市的更多地方去进行劳动体验、掌握技能。”翠北实验小学教师白力文表示。
与此同时,各学校也在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力求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应运而生,通过定期收集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结合统一评估与考核,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每周半天计划”中收获满满。
此外,市教育局也在稳步推进“每周半天计划”试点监测前期测评机构的遴选工作。这一重任将由权威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他们将结合深圳的地域特色与项目实施实际,充分考虑文化、习惯等差异因素,构建一套智能化、精细化的监测平台。同时,组建由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试点监测指标体系与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阅读兴趣和习惯以及批判性思维等关键素养进行全面测评。此外,还将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师、学校、家庭等多重因素,包括教师教学水平、资源开发能力、课程设计合理性、校外课与阅读课的实施效果、学校支持与管理机制、家庭教育环境以及亲子沟通情况等,为“每周半天计划”的持续完善与深化提供有力支撑。
家校共赞
教育探索初显成效
资料显示,当前,芬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纷纷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亦不甘落后,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改革路径。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但其核心理念却高度契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学习、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发展,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的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在知识积累、技能提升、情感培育等多方面实现全面跃升。
“‘每周半天计划’给了孩子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以前,孩子总是抱怨学校生活单调乏味,现在却每周都期待着那半天的校外课程,他对科学和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发明。”福田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认为,这个计划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每周半天计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盐田区云海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温克强表示,过去一学期,云海学校率先通过这一计划,让云海的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中,他们亲手触摸自然,亲身体验社会,这些经历不仅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认为,‘每周半天计划’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在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得到了成长。”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