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舆 | “16岁前不碰社交媒体”,难在哪儿?

B站影视 2024-12-13 10:53 2

摘要:几天前,杭州一所学校发布了一则倡议书,建议同学们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就在上个月末,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院投票通过法案,禁止该国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被称为“全球最严社交媒体禁令”。

□ 辛语

几天前,杭州一所学校发布了一则倡议书,建议同学们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就在上个月末,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院投票通过法案,禁止该国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被称为“全球最严社交媒体禁令”。

看来,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担忧,环球同此凉热。“禁令”其实就像是设置了一层隔离和保护膜,这种隔离是一个好办法吗?或许,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一刀切”也是值得一试的办法。

01

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这1.96亿未成年人,正是“数字原住民”一代——他们伴随着电子产品、社交媒体和高速网络成长起来。

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曾提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儿童和成人在接触信息上实现无差别,最终会导致“童年的消逝”。英国《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2019年刊登的研究证实,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有些孩子在还需要戴“小天才”手表的年纪,就已经混起了基于智能手表成立的社交圈。扩列、互踩、点赞、接龙……他们懵懂地追求着点赞量与人气,提前感受了一把成人世界的社交攀比与焦虑,社交媒体过早侵入童年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随着年龄增长,从手表到手机再到平板,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屏幕中,孩子们由此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表达自我,不断创建属于他们的“社交密码”,构筑不被成年人窥探和打扰的社交圈层,也遭遇了上一代人在成长中不曾遇见过的诸多风险挑战,例如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社交媒体并没有进行内容分级,血腥暴力的、擦边的等越界内容,儿童和青少年很容易刷到。澳大利亚做出禁令决定的主要理由是“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欺凌者的工具、同龄人压力的平台、焦虑的推手、诈骗者的工具。最糟糕的是,它还可以成为网络捕食者的工具”。这些理由同样没有国界,是有社交平台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的问题。

争议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交媒体上同样有很多科普类、文化类等优质内容,可以丰富孩子的视野,“一刀切”会让孩子失去很多见识世界的机会。同样有人担心,这种把孩子和社交媒体隔离开来的做法,是把孩子和真实的世界隔离开了,会让孩子与时代和社会脱节。

是堵还是疏?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治理问题。

02

近年来,全球多国都推出了针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方面的限制措施,其中不乏全国性或地方性法律。

有的将管理低龄未成年人上网的权限交给父母。比如法国2023年通过法案,要求不满15岁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应得到父母许可。

有的禁止在中小学校使用电子产品。比如荷兰自2024年1月起,禁止各地中小学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有的全面禁止低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2024年3月该州州长签署法案,禁止14岁以下儿童成为社交媒体账户持有者,并仅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允许14至15岁的青少年成为账户持有者。

澳大利亚此次推出的“全球最严社交媒体禁令”,规定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即使获得家长同意也不能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该禁令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倒逼平台承担社会责任上。如果社交媒体企业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阻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使用其平台,则可能被处以最高50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的罚款。

这样“一刀切”的禁令,在草拟阶段就引发了热议。面对批评者的质疑,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本人承认,“社交媒体禁令的实施过程不一定会完美无缺。”

眼下,技术层面配套的“年龄验证技术试验”还未测试完成,该禁令具体如何执行、各地区执行标准能否统一都还是未知数的时候,支持“一刀切”禁令的人们,其实是在支持法案传递出的信号——

“就像18岁以下的禁酒令不一定意味着这一群体绝对接触不到酒,但我们知道应该禁。”

每个地方都在做出自己的探索。是堵好,疏好,还是疏堵结合?当下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 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拉开未成年人与社交媒体的“社交距离”,已经迫在眉睫。

03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并提出了实行社会共治模式。

在社会共治的共同体中,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这些责任包括父母以身作则多阅读、少看手机,引导未成年人选择适合的内容,监督他们安全上网、防沉迷等。

事实上,这样具体到每一个家庭的约束想要落实到位,或许并不比唤起社交平台巨头的良心、或以国家层面强制推行禁令来得更容易。

一方面,当孩子在网络世界游刃有余的时候,很多家长却处于明显“缺课”的状态,不具备引导和监督孩子安全上网的能力。

无论是套用家长信息轻车熟路地绕过防沉迷,还是偷偷用家长绑定的账户充值打赏,“熊孩子”的背后往往对应着失守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家长对于互联网的了解甚至不如孩子深入,该如何发现孩子的各种小动作,又该如何去指导孩子适度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禁止孩子玩手机、与互联网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亲子间矛盾的导火索,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数不胜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95%的青少年主要在家庭场域上网。但如果家长阻拦的措施不当,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冲突严重时还会引发离家出走、自残自伤等极端事件。

杭州学校发出的这份倡议书,积极作用正在于从学校层面亮明了态度。倡议书从学校层面率先传递出让未成年人“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的信号,将极大地给予家长底气和支持,促成有效的家校共育互动。

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家长能不折不扣以身作则吗?

学校的倡议书强调了家长角色的重要性,提出“家长们在家里减少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设立无手机时段”等具体的建议。这不难理解,当成年人自己也沉迷于数字多巴胺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要求孩子戒断数字多巴胺呢?

只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从手机里走出来,重建更丰富的社会生活,手机带来的成瘾性和孤独倾向才有解题的可能。

因此,与其断言“不现实”“因噎废食”,不如试着理解杭州这所学校的探索和尝试。也不妨一起静观澳大利亚“最严社交媒体禁令”的实际成效,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汲取教训,每一次尝试,都不会是徒劳的。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