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收款”到“全球经营”:高含金量海外支付牌照成跨境支付机构破局关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22:26 1

摘要:赵诚告诉记者,相比前些年出海企业主要需要销售回款快速到账与资金快速兑换服务,如今越来越多出海企业都在海外地区积极推进本地化经营,相应的资金分发(向海外当地销售物流合作伙伴支付款项)、海外业务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

“我们正积极寻找机会,通过收购方式尽快获得海外一些国家地区的支付牌照。”一位国内跨境支付机构人士赵诚(化名)通过微信接受采访时向记者直言。

这背后,是企业出海潮涌,正催生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尽可能获得更多国家地区的支付牌照,快速响应出海企业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赵诚告诉记者,相比前些年出海企业主要需要销售回款快速到账与资金快速兑换服务,如今越来越多出海企业都在海外地区积极推进本地化经营,相应的资金分发(向海外当地销售物流合作伙伴支付款项)、海外业务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旺盛。

“概括而言,以往出海企业更看重收钱与兑钱,但现在他们需要收钱、付钱、兑钱、管钱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他强调说。于是,能否尽快获得海外国家地区支付牌照,无形间成为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在海外当地为出海企业打通“收钱、付钱、兑钱、管钱”闭环的敲门砖。究其原因,一是只有获得当地支付牌照,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才愿与跨境支付机构开展货币兑换、资金归集、现金管理等业务合作;二是只有获得当地支付牌照,才能让出海企业感到跨境支付机构的金融服务合规性,愿意将出海金融需求交给后者解决。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出海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国内跨境支付机构正积极获得含金量更高的海外支付牌照,作为升级自身跨境资金收付兑换服务的基础。

赵诚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希望通过收购方式获取海外支付牌照的一大原因。毕竟,某些国家地区的“高含金量”支付牌照申请获批挑战较大,收购变成一个“性价比更高”的牌照获取方式,有助于跨境支付机构占据市场先发优势,更快响应出海企业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一位跨境支付机构国际合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就合规角度而言,牌照不仅是跨境支付企业进入海外支付市场的基本门槛,更是确保自身金融服务合法合规、保障业务长期可持续运营的重要前提。因此,获取海外“高含金量”的支付牌照,是跨境支付机构实现全球化拓展、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大关键。

跨境支付机构构建三大金融服务能力需“牌照先行”

赵诚向记者透露,随着中国出海企业日益增多,他们对海外业务的资金收付、兑换、分发、管理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无形间给跨境支付机构金融服务能力构成新的挑战。

在他看来,如今跨境支付机构要满足出海企业的一揽子跨境支付服务需求,需具备三项能力:一是收款服务能力的全球覆盖,比如东南亚地区信用卡支付占比很少,大多数当地消费者习惯使用本地钱包,且不同东南亚国家的主流钱包又不同,因此跨境支付企业需连接当地众多的本地化收单收款方式,实现“一家接入,连通全球”的效果,助力出海企业更便捷地完成全球业务收单收款与资金归集;二是打通全链路的企业海外业务支付服务,包括在线收单、全球收款账、,外汇兑换、钱包管理、全球付款、全球发卡等;三是为出海企业提供涵盖财务管理、供应链上下游付款、资金分发、企业费用控制管理、税务管理、融资支持等方面的跨境支付服务生态,解决出海企业在海外国家地区本地化经营的当地供货商/推广商付款、资金分发归集、资金业务精细化管理等需求。

但是,这些能力的构建,都需要“牌照先行”。

赵诚向记者透露,若没有海外当地支付牌照,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在海外当地几乎寸步难行:一是海外当地银行不愿与缺乏当地支付牌照的跨境支付机构开展货币兑换、资金归集、资金分发、接入本地支付方式收单收款等业务合作;二是中国出海企业担心金融业务合规性风险,也不愿将海外业务金融服务需求交给“缺乏当地支付牌照”的中资跨境支付机构。

上述跨境支付机构国际合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成功获得海外支付牌照,不仅意味着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在当地具备扎实的运营能力与业务布局,还反映其风控管理、系统架构、团队建设等方面达到本地化的综合水平。而海外支付牌照申请获批的过程,是对跨境支付企业综合能力的一次深度验证。

赵诚告诉记者,前些年国内跨境支付领域头部企业的海外支付牌照已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经济区域,如今他们正在拉美、非洲等更多新兴市场地区获取新的当地支付牌照,积极响应更多出海企业进军这些新兴市场所衍生的资金兑换、收单收款、资金管理、资金分发付款等旺盛金融服务需求。

“考虑到近年来某些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监管趋严,向新进入者发放支付牌照的审慎态度较高,因此通过收购方式获取当地支付牌照,正成为国内跨境支付机构扩大海外支付牌照范围的新方式。”他表示。

“走出去”金融服务多元化 催生跨境支付机构获取更高含金量海外支付牌照

随着企业出海潮涌催生多元化的“走出去”金融服务,越来越多国内跨境支付机构还日益重视海外支付牌照的“含金量”。

近日,跨境支付机构XTransfer获得由荷兰中央银行(De Nederlandsche Bank,DNB)颁发的电子货币机构(Electronic Money Institution,简称EMI)牌照。

XTransfer国际合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荷兰EMI牌照的获批,标志着XTransfer获得由荷兰中央银行授权的荷兰本地收付与换汇业务资质。借助欧盟监管框架下的“牌照护照机制(passporting)”,这项业务资质将覆盖欧洲经济区(EEA)内30个国家,推动XTransfer进一步赋能拓展欧洲市场,通过本地账户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快速、安全、低成本的支付结算服务。

据悉,以往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在欧洲主要申请PI(欧洲支付机构许可证)支付牌照,其业务范畴主要涵盖账户信息汇总、支付发起(request-to-pay)、二维码识别支付等支付方式。相比而言,EMI牌照获准开展的支付业务范畴更广,除了PI牌照允许的账户信息汇总、支付发起(request-to-pay)、二维码识别支付等支付方式,持有EMI牌照的跨境支付机构不但可以向欧洲电商平台提供收款、VAT(增值税)等服务,还在合规操作与业务许可前提下,向出海欧洲的企业提供资金存储与出金等金融服务。甚至部分欧洲国家允许持有EMI牌照的跨境支付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并在其网络存储电子货币并执行交易,进一步便利出海企业的资金归集分发与现金管理。

在赵诚看来,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方式发生一系列新变化,跨境支付机构都意识到获取更高含金量的海外支付牌照刻不容缓。以新加坡为例,当地的支付牌照类型分成货币兑换牌照、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和大型支付机构牌照。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出海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区域运营总部,对大额资金跨境收付归集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部分国内跨境支付机构正计划将现有的货币兑换牌照、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升级”为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他直言,要获得更高含金量的海外支付牌照,绝非易事。究其原因,是海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高含金量支付牌照发放的审核要求更高。

上述XTransfer国际合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作为欧洲金融极其监管严格的机构之一,荷兰中央银行(DNB)对电子货币机构(EMI)牌照的审核设定极高的门槛,涵盖反洗钱(AML)、客户身份识别(KYC)、数据保护、资本充足率等多项核心要求。为了确保在荷兰市场的合规安全运营,XTransfer建立完善反洗钱、数据安全、客户风险识别、资金隔离的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并在当地投入大量资源,打造具备深厚本地经验的专业团队。在EMI牌照申请过程中,XTransfer还与荷兰中央银行进行多轮深入沟通,反复打磨合规框架,严格对照欧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技术标准,全面展示企业在荷兰长期展业的战略意图与合规能力,最终赢得荷兰中央银行的认可。

赵诚告诉记者,由于通过申请获取海外地区某些高含金量支付牌照的挑战不小,于是部分国内跨境支付机构计划采取收购方式获取相关支付牌照。但是,收购方式同样需要获得海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可。因此,跨境支付机构能否做好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数据保护等合规安全运营,并展现长期深耕当地市场的决心与意愿,将成为他们能否通过收购方式获取这些支付牌照的成败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