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小案”突围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7:28 1

摘要:深夜,宝鸡高新某小区物业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闪过三个黑影。他们轻车熟路地拆下刚交付业主的阳台推拉门,搬上一辆面包车——这已是近期第三次。而作案者中,竟包括两名本应守护小区的保安。这一幕荒诞的“监守自盗”,正是宝鸡市高新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近期破获的系列盗窃案之一

深夜,宝鸡高新某小区物业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闪过三个黑影。他们轻车熟路地拆下刚交付业主的阳台推拉门,搬上一辆面包车——这已是近期第三次。而作案者中,竟包括两名本应守护小区的保安。这一幕荒诞的“监守自盗”,正是宝鸡市高新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近期破获的系列盗窃案之一。

“小案”背后的大民生

“一辆自行车、几扇门窗,看似损失不大,但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就是几个月的积蓄。”开发区派出所所长吴海辉说。近一个月内,该所已接连破获7起盗窃案,抓获13人,涉案金额超10万元。涉案金额不算大,但案件类型覆盖了校园、商铺、小区乃至企业,折射出基层治安的复杂现状。

在高校密集的高新区,民警通过视频追踪锁定嫌疑人王某刚时,他正准备将一辆山地自行车转手。这辆价值千元的车,是一名学生勤工俭学攒钱所购。而在高铁新城一家连锁便利店,店员指着空荡荡的货架苦笑:“两个月被偷了三次,连收银台的零钱盒都不放过!”

从“被动接警”到“主动狙击”

面对分散的盗窃案件,高新警方改变传统的“接警-侦查”模式,转而强化巡逻防控与数据研判。派出所将街面见警率提升30%,并通过整合辖区300余个监控探头,建立起“主动追踪-分析研判-实时抓捕”的闭环机制。

4月中旬,某咖啡馆价值近万元的桌椅被盗后,民警立即筛查周边72小时监控录像,最终锁定嫌疑人赵某某。而在便利店系列盗窃案中,民警通过比对嫌疑人陈某芳的作案时间与路线,发现其专门选择凌晨无人时段,利用监控盲区下手。“这类案件往往具有连续性,必须主动出击。”办案民警刘天表示。

破小案的治理困境

尽管案件接连告破,但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待化解。例如某小区失窃案频发,物业公司存在招聘保安时“看重成本,背景审查流于形式”的问题。除此之外,加上监控设备老旧、安保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都是失窃案的隐患源头。类似问题在校园和商业区也同样存在。

为了防微杜渐,基层警力在提高破案率的同时,也需要开展多方协同的源头治理。为此,开发区派出所尝试与社区、企业建立联防机制,定期开展安防培训,督促落实责任。并将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视频,在商圈和学校滚动播放。

追赃与信任重建

“破案不是终点,追回损失才能让群众安心。”这句话是所里民警的共识。在电动车被盗案中,民警48小时内追回车辆并交还失主白女士;学生自行车案中,嫌疑人到案后,警方协调其家属先行赔偿。这些细节,成为重建警民信任的关键。

5月12日下午,一场特殊的仪式在开发区派出所院内举行。数十名受害者从民警手中接过被盗的现金、自行车、电动车和香烟。一名大学生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山地车,声音哽咽:“这辆车是我送外卖攒了三个月买的。”便利店店主王女士清点着追回的香烟,反复向民警鞠躬:“没想到这些东西还能找回来。”

高新公安分局副局长曾会三坦言:“追赃比破案更难”。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高新警方通过追踪二手市场、协调嫌疑人退赔等方式,累计为群众挽回损失上百万余元。这场集中返还,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对犯罪分子的震慑——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被盗财物定会物归原主。

随着夏季来临,派出所已经开始计划联合辖区物业、企业保安员增设夜间“警保联合”巡逻岗、动态增设无人机场新的巡逻航线和飞行架次,并对二手交易市场展开常态化排查。“每一起小案都连着民心。”吴海辉所长说,“我们得让群众知道,有人在意他们的‘小事’。”

来源:乡野小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