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这是由初创公司Decart AI和芯片公司Etched打造,是一款实时、可玩、可交互的AI游戏,名为Oasis。虽然官方没有直接说明学习来源,但大伙也能一眼看出是翻版了《我的世界》。
文丨齿轮儿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作为一个热爱二次元与互联网的账号,我们情报姬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都保持着高强度的好奇和关注。
就拿AI技术举例,我们曾观察过红眼平台的阴阳神选罗伯特;
讨论过爽点飞升的赛博网文生成机;
还有管人界的唯一真神,AI主播Neuro sama。
得益于大数据算法,这些剑走偏锋的关注点将我们引导至了魁北哥布林洞穴,AI版《我的世界》的相关信息,就这样直接推到了情报姬的脸上。
据悉,这是由初创公司Decart AI和芯片公司Etched打造,是一款实时、可玩、可交互的AI游戏,名为Oasis。虽然官方没有直接说明学习来源,但大伙也能一眼看出是翻版了《我的世界》。
就情报姬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开发者似乎没有取得mojang的授权。不过我们今天的重点并不在此,版权相关的讨论还是交给更擅长的人吧。
回到玩游戏本身,不同于《沙威玛传奇》这种人力为主,AI作为素材辅助的游戏制作,Oasis的内容由纯AI计算产出,以每秒20帧的速度不断生成新的画面。
甚至可以说这压根不是个游戏,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AI视频,每一帧都会以上一帧作为母本,然后根据素材库中的学习结果进行接下来的补正。而玩家手中的所谓控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操控AI生成的趋向。
不过俺寻思,这说到底不还是《我的世界》,那咱们的目的就很简单了……
今天,我决定要进行一项之前从未有人达成过的挑战——我能在电脑得了健忘症的情况下,通关《我的世界》吗?情报姬已经成立7年了,是时候有电脑来尝试在得了健忘症的情况下通关这款游戏了。
这可能吗?这真的能完成吗?
今天,我决定要进行一项之前从未有人达成过的挑战……
在游戏开始界面,玩家可以从这几个初始地形中选择出生点,也可以自己上传截图作为旅程开始。这种放在原版游戏中,意味着开荒阶段资源丰匮与否的选择,在Oasis中却显得无足轻重。
刚进入游戏,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与当今年代不符的模糊气息。角色的行动像挂了大几百ping一样卡卡的,无论是视角转动还是行进指令都有明显延迟。
高达20帧的刷新率让整个世界撕裂感严重,视野四周像人眼的余光一样模模糊糊。而AI像黏合似的生成方式,则又平添了份用方便面修复比萨斜塔的难绷感。
当你行走至色块比较细碎的地形时,这些相似的颜色会被AI扭曲变形,让原本方方正正的方块世界显得黏腻不堪。仿佛AI正试图用一次次的无序生成,将玩家拉入深不见底的赛博泥淖。
而由于AI的记忆逻辑,每一帧只和其上一帧有关系,并不再往前继续读取,导致Oasis让我的电脑成为了健忘症患脑。游戏内能看见的东西只在视野内存在,而一旦将目光移开,再看回来时就和之前完全迥异。
而当你试图低头跳进水中时,却发现连进入水的效果都没有。那是因为在AI的学习素材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站在实地上的角度,所以很难往水中的方向进行生成。
不仅如此,盯着水面的视野区域更是被AI混淆的重灾区。经常会忽然从某一帧开始,“低头”看水的视角莫名其妙变成了“抬头”看天,突如其来的落差会给人一种方向感破碎的错觉,甚至让现实中的半规管都有点架不住。
而这个世界中的所谓“生物”,更是逆天中的逆天。当AI认为一坨东西可能和“生物”有关时,这不可名状的鬼东西就会额外产生一些自己的变化方式,本就很邪典的运作逻辑再塞入九磅十五便士的无序,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时候生吃了南方菌子。
然后更加诡异的情况出现了——行走时头上忽然冒出了疑似金块的东西,鼠标稍微动了一下之后,视野中的黄色部分迅速开始扩张,直到整个屏幕都被完全覆盖。
期间不管如何试图走动和移视角都没有半分作用,视野中全是统一颜色值的黄,AI根据这种母本素材也只会继续重复堆栈。
而最后逃脱出来的方式竟是——靠着多次打开背包从而向画面中增加异色像素,最后阴差阳错改变了AI的后续生成。
更生草的是,前述虽然说是我的诡异经历,但在这个世界中反而显得见怪不怪。而相对的,在原版《我的世界》中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正确放置方块、寻找生物、猎杀怪物等,在Oasis中却难如登天。
官方甚至给出了一个“悬赏”列表,在荒诞不经的世界中完成本应稀松平常的任务,这种古怪的反差感与相当有分量的赏金结合,让更多玩家产生了再来一把的念头。
只能说挑战不愧是挑战,我玩了很久也没完成过最简单的一项。拼尽全力的探索,也只是在庞大的算力表面荡起一丝涟漪,没能让AI大人感到尽兴,真的很抱歉。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体验后,我在心中大概归纳出了一定的规律,于是一边回想着刚才的经历,一边开了个文档,想记录下游戏过程中的体验。
且到此时为止,笔者仍不觉得这游戏有多特别。直到不小心打错了一个字时,发生了些古怪的情况:
在摁下del键改错的同时,我习惯性低头看向键盘,接着大脑莫名其妙地发出预警,要求双眼立刻终止这个行为,然后派了103个电棍在我的意识里同时高喊“不行!”。于是我紧急刹住了视线,将目光重新聚焦回屏幕之上。
在反应过来后,我马上因这种古怪的情况而错愕,接着复盘出了答案:由于前一段时间内的体验,哪怕退出了游戏后,其混沌与不连续的特征仍让我的大脑保留了一些思考惯性。因此在刚才的电光火石间,我竟然会下意识地认为:一旦视线离开屏幕,已经码好的字就会消失。
也许真是说时迟那时快,我的脑海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噼里啪啦地闪过了上述的所有想法。
类似笔者这样出现错觉的情况并非个例,经我们搜索后发现,各个社区中都有在游戏体验过后,短暂出现疑似现实解体(Derealization 现实感丧失症状)的“受害者”。
尽管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不过确实有很多玩家都产生过各种错觉:觉得看到的世界也变得卡顿诡异,余光所及好像在不定形地涨缩蠕动;或是下意识控制自己的视角慢慢移动,以防不小心丢失目标;甚至像担心只要目光离开,曾经在面前的东西就会立刻消失。
当然,这些症状会在停止游戏的半小时内迅速减弱,直至适应现实后完全消失。不过也许会有玩的比较久的倒霉蛋,由于受到刺激过大,在当夜的梦中继续直面电子克苏鲁。
也有比较乐观的网友觉得,这种“不适”恰恰是因为人脑的适应能力很强,哪怕是在与现实规则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也能很快地尝试理解与学习,并展开下一阶段的调整。
他们在感叹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之余,甚至已经在张罗应用的可能与方向了。
充满创造力与行动力的家伙们并不只出现在评论区,实际上,AI在游戏方面的应用之势目前正如雨后春笋。
今年十月份的Adobe Max大会上,有开发者展示出利用AI技术,制作出能让2d图片变成3d素材的新工具。
这无疑会帮到很多有金点子但缺少资金启动的小型工作室,为宝贵的创意们提供廉价而方便的素材。尽管质量可能不算高,但起码够这些创作者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示给整个世界。
不久之前,《街霸6》引入了新的人机模式,玩家可以在这里面对各式各样的AI对手并进行针对式训练。你甚至可以用一定量的对局数据,制作出操作风格和本人极度相似的AI“自己”
这些AI像永远吸不饱水的海绵,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玩家们的对局并进行自我更新。它们目前已经能模拟出大部分段位玩家的平均水平,乃至某些角色的特殊操作习惯……
而这次,我们又看到了完全由AI学习并产出的Oasis,一个能让人得赛博精神病的、归类为生成式视频都没问题的古怪“游戏”。
也许它现在尚显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滑稽和不明所以,却也不妨碍我就此沉迷了一下午,并在短暂的晕眩后饶有兴致地向大家介绍这个怪东西。
因为它们日新月异的成长性与不确定性——真的超好玩。
来源:情报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