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粗略看了一遍,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内容,剑指贴牌乱象和劣质酒精酒。看来是给整个行业来了个"大扫除",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酒企,真的怕是要凉凉了。
Hey~我是酒徒老高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的《白酒生产许可细则》,6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了!
有酒友问我:"酒徒,这个新规意义大吗?"
我粗略看了一遍,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内容,剑指贴牌乱象和劣质酒精酒。看来是给整个行业来了个"大扫除",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酒企,真的怕是要凉凉了。
第一点,贴牌酒(也就是OEM代工)必须由具备全流程生产资质的企业负责。就是说你必须有自己的酒厂,有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产线,那些只租个办公室、连个酿酒车间都没有就敢给别人贴牌生产的"皮包公司",这是不允许了!
第二点重要的是,酒瓶标签必须说实事求是,原来那些随便打个"茅台镇""纯粮酿造"“窖藏15年”.......这类标签,就可以放肆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规要求必须清晰标注:
原料到底是啥(有没有食用酒精、香精)执行什么标准(固态法、液态法等)实际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新标准还明确规定:以粮谷为主要原料酿造的才能叫"白酒",那些添加食用酒精勾兑的产品要归类为"配制酒"。
注意,新规不是要禁止酒精勾兑酒,而是要求诚实标注,不能再打着纯粮酒的旗号忽悠人了!
第三,监管和惩罚。一旦发现问题,最高罚款100万,还可能直接吊销执照。而且建立了全程溯源系统,发现问题直接一查到底,品牌方和生产方都跑不掉。
1. 几十块钱的"坤沙酱香"白酒
真正的坤沙酱香白酒需要长时间发酵、多次蒸煮和长期陈酿,成本能有多低?那些2-30块钱一瓶还号称"坤沙酱香"的,大概率是串沙酒或勾兑的酒精酒。
2. 山寨"名酒"
市面上那些"XX老窖"、"XX特曲",模仿茅台、五粮液包装的山寨酒,大多是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新规要求标注原料和工艺、具体的生产厂家,这些碰瓷酒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3. 冒充纯粮酒的酒精勾兑酒
有些白酒打着"纯粮酿造"的旗号,实际却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新国标明确规定,这类产品不能再称为"白酒",而是要归类为"配制酒"。不是说不能生产酒精勾兑酒,而是必须老老实实标注清楚,不能再忽悠消费者了!
据业内人士估计,新规实施后,现有市场约20%的产品将面临淘汰或转型。
有一点需要说明:
正规的酒精酒,以后不能叫白酒,而是改名叫配制酒、调香酒,它们只要是正规生产,材料和工艺达标,通过食品安全检测,依旧可以正常销售的。
比如酒精酒里最出名的牛二,早几年依旧更改酒的种类,依旧是最后欢迎的低端口粮酒。
普通人怎么分辨
我教你几招简单辨别方法:
1. 看"身份证"
每种酒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生产许可证编号。可以扫码或者去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看看这个企业到底有没有生产资质。
2. 看原料表
如果原料只有水、高粱、小麦等粮食,可能是纯粮酒; 如果出现"食用酒精"、"液态法"字样,那就是酒精勾兑的配制酒了,这本身没问题,关键是别被当成纯粮酒卖给你!
3. 价格要合理
别再相信"50块钱的5年陈酿"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好酒需要时间和工艺,成本摆在那里。一瓶声称是"老酒"或"窖藏"的酒,价格却不到100元,十有八九是勾兑酒。
所以,认准有实体酒厂、有口碑、信息透明的品牌,就基本上不会上当受骗。
各位酒友们,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酒徒老高一点号